难忘的记忆 深切的怀念

寒江独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3日19时26分,我敬爱的舅父讳清世行三老大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一岁。</p><p class="ql-block"> 得到舅父去世的消息,我不胜悲痛,急忙赶到舅父住处,大约是十九点五十分钟,老表们已经给舅父换好了寿衣,舅父的身体还是软的,嘴还豁着。我们跪着为舅父烧了落气纸,联系殡仪馆。大约八点半,我们一起将舅父遗体送到了殡仪馆洞庭厅。</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九年农历己卯腊月三十,舅父出生于卸甲河罗家竹园一个人普通农民家庭,外祖母赵氏,算得上是官家小姐,她的两个伯父都是前清举人、贡士,曾经在湖南担任过几届县令。舅父五岁那年,外祖父不幸去世,我母亲最大,也还不满十八岁。当时一家六口人简直像天塌下来了一下,不知所措,举步维艰。因此,舅父失去了读书的良好机会,只是在十岁那年读了一冬一春的私塾。一九五四年,遭遇特大洪水,逃难到荆门县农村,以打短工维持生计。大水退后,返回家乡、重建家园,连续务农两年有余,在此期间,自学文化从不间断,每晚上楼亮灯学到鸡鸣,舅父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大舅二舅,于是在一九五六年年春到卸市小学插班读五年级一年后小学毕业,一九五七年八月,被当地政府安排到光荣村小学教书,从此走上教育岗位,先后在光荣、卸市、新桥三所小学任教,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一九六三年暑假,被推荐到监利师范轮训,而且带薪学习一年。舅父十分刻苦,仅一年的时间,就学完了中师全部课程,一九六四年七月,以优异成绩中师结业,留校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八月上班,担任监利师范主管会计,并指定为学校总务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零年二月师范停办 ,被调到毛市区姚铺公社中小学担任召集人(教育辅导员)负责全面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春,从姚铺调入监利中学,旋即被县文教科抽调到县计委协助工作,负责审核全县临时合同工转正的档案材料并负责拟订通知。</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二年春,监利师范恢复招生,县文教科与县计委协商后,回监利师范,负责后勤工作,由于工作出色 有老县长董明香同志介绍,于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二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增补为监利师范支部委员。一九七五年由县委组织部正式任命为监利师范革委会办事组组长(总务主任)。</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秋,调到监利县教育局计财股工作,具体负责全县的勤工俭学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春成立监利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担任业务组组长。</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春成立了监利县教育系统劳动服务公司,担任经理。</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秋调回监利县勤工俭学办公室任副主任,分管业务。</p><p class="ql-block"> 从监利师范调入监利县教育局后,一直从事勤工俭学,二十年如一日,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组织表彰,四次被评为监利县劳动模范,三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二零零零年春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 从我懂事起,舅父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没有舅父,我的人生一定会是另一条轨迹。正如我受王遐举先生的影响而爱上书法一样,受舅父的影响,我走上了教育岗位。舅父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敢于开拓 勇于创新 在姚铺工作时,姚铺小学设有初中班,校舍破烂不堪,如遇雨天,无法教学,教师用膳,轮流自炊,生熟兼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舅父亲自写好书面请示递交到毛市文卫组,争取到四千元维修费,及时组织校舍维修。为了解决教师吃饭问题,从毛市街请了一位炊事员,上级固定拨款二十元,学校七位教师每人每月出一块五角钱的搭伙费,合并为三30.5元。使得老师吃饭放心,炊事员工作开心。并且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后面开荒造田,水白近两亩,当年收获水稻七百余斤,补贴了教师生活。</p><p class="ql-block"> 宅心仁厚 工作细致 1971年在抽到监利县计委工作期间,发现文教系统有300多人原来未经劳动部门办理“临时合同”,不符合这次转正规定,而这些人都是监利教育的中坚力量,由于教育部门没有及时向劳动部门申报,劳动部门也未曾追究。后来在地区劳动部门召开的会议上,舅父作了专题汇报,回监利县后,首先审批了文教系统的代课教师,解决了这些教师的工作问题,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工作。</p><p class="ql-block"> 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回监利师范工作的八年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几大亮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组织资金与施工力量并带领师生挖基槽,打硪夯实基础,修建了52间教工宿舍,和栋九间能容144人的学生宿舍。</p><p class="ql-block"> 二是筹资备料,监督质量修建了一栋三层十二个教室的教学楼,和一栋能容700人开会活动的大礼堂。</p><p class="ql-block"> 三是为解决好学校学农基地,到毛市与区、社、队三级领导协商同意在双碾大队所辖的沙湖中划拨了一片湖荒并带领师生围湖造田100亩。还与双碾大队协商解决秧脚和坮基8亩。又负责筹资备料监督质量,建修了能供两个教学班的教学与生活的用房。</p><p class="ql-block"> 四是不辞辛劳赴武汉、下广州购机械、买材料在校内开办了日光灯盒厂。组织调配师生劳动生产,创收过六万多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p><p class="ql-block"> 老有所乐 热心公务 2000年春,舅父退休后闲住在监利县委党校宿舍,为了消磨时光,开始研究古典诗词,学习写诗,舅父创作的旧体诗有百余首,已由表妹夫姚志咏结集出版,今年疫情期间,我闲着没事,用小楷把舅父的诗文抄写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2003年开始参加族事活动,2004年和学广先生克服严寒,校对罗氏监裔《豫章园志》,2006至2007年自费编印“六甲公元纪年对照计龄一览表”等六项内容的小册子,供宗亲在登记、编撰族谱时备査。2010年又校对了《老湾支民国谱文献之二》。</p><p class="ql-block"> 含冤受屈 代人受过 1998年,县纪委把勤办人员既不属贪污又不是受贿并符合地区教委会议精神和监利教育局(95)6号文件规定,在7年内按劳均分的资料销售回扣费每人共2万余元定为集体私分之罪,将舅父和书记、主任各打50大板,撤销党内外职务,开除党籍,降两档工资,之后的连年増资也全部落空。</p><p class="ql-block"> 与病抗争 意志坚强 一直以来舅父,舅父的身体都不是太好,尤其是年纪大了之后,更是大病缠身。2016年冬,舅父住院一个多月,各个器官都已衰竭,后来通过心脏搭桥,舅父又奇迹般地活过来,记得舅父出院后,我去党校宿舍看他老人家,与他老人家聊天,他老人家竟然能够把欧阳修的《朋党论》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即使是我,也做不到。这近四年来,舅父一直与病抗战,顽强地活着,直到最后。我想,如果舅父不是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又活四年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舅父已经离开我们一周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记下这些,来纪念我的舅父,愿舅父在地下安息!</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