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老同事 欢聚外高桥

杨金荣

<p class="ql-block">冬日暖阳,晴空万里。</p> <p class="ql-block">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关庆祝活动推迟到下半年进行。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在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成立之初的部分老同事于2020年12月25日回到老单位,欢聚一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话情谊</span>,抚今追昔,展望未来。</p> <p class="ql-block">通知约定上午11:00到达基隆路9号保税区管理局大厦(洲际大厦)1407室签到。驾车提前一刻钟左右抵达时,只见当年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原综合办公室老同事中至今唯二仍在保税区管理局工作的施欣华、刘素娟两人,早已分别守候在大楼前后门厅,引导老同事上楼。从停车场角度,先拍一张阳光下高大巍峨的管理局大楼照片。</p> <p class="ql-block">好几位老同事已先到了,大家兴高采烈,握手寒暄。</p> <p class="ql-block">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于1992年3月挂牌成立,最初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合署办公。管委会内设一个部门:综合办公室。</p><p class="ql-block">时任原综合办公室主任杨德锦(右二)、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傅爱明(右一)是这次老同事聚会的发起人。老同事久别重逢,分外高兴。</p> <p class="ql-block">老领导仲伟林副主任到了,与大家一一握手。</p> <p class="ql-block">大家站立在电梯厅旁边,迎候各位老同事,热情交谈,笑逐颜开。</p> <p class="ql-block">[视频]退休生活真开心。</p> <p class="ql-block">老领导陈立品副主任也来了,与大家互致问候。</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领导,曾经的老搭档,相互握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与老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更多人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别多年,畅叙往事。</p> <p class="ql-block">[视频]感慨世事难料。</p> <p class="ql-block">别后经历,退休生活,家人近况,都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当年规建处里的新人,已成长为市管领导干部。</p> <p class="ql-block">红围巾,红衣裳,红红火火,喜庆热烈。</p> <p class="ql-block">进入会议室继续交流。</p> <p class="ql-block">互加微信号,新建微信群。</p> <p class="ql-block">施欣华为这次老领导老同事返回老单位欢聚活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小黄,也在上个月刚办了退休手续。</p> <p class="ql-block">管理局餐厅正在装修,老同事们在会议室吃了盒饭,营养丰富,色香味全。</p> <p class="ql-block">用餐后,前往展示厅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展示馆建在管理局大楼南侧,门前矗立在一块展牌——“三十而立 外高桥保税区提速再出发”。展牌图案上绘有一列地铁列车,轨交10号线二期北延工程已竣工,第二天清晨从市中心方向开来的10号线早班车,就将由现在的终点站新江湾城站延至新的终点站基隆路站。</p> <p class="ql-block">保税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焦健为老领导老同事作讲解。</p> <p class="ql-block">半圆弧形的LED显示屏,播放了一部精彩纷呈的短片,介绍了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p> <p class="ql-block">得知第二天将在这里为地铁10号线开行到保税区举行一个“连接外高桥 链接全世界”的发布会,老领导特地上前把这句口号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视频]办公室主任为老同事作讲解。</p> <p class="ql-block">大家饶有兴趣地观看展出的各种照片图表资料。看到保税区开发建设的许多老镜头,如工程开工,功能开发,政策制定,制度创新等等,大家心领神会,因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亲历者。</p> <p class="ql-block">保税区的发展成就值得骄傲(横屏观看,点击照片可放大)。</p> <p class="ql-block">[视频]办公室主任继续为老同事讲解。</p> <p class="ql-block">外高桥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实行滚动开发,先后经历了七次封关。每次封关,海关总署都会派出验收组前来现场勘察隔离设施,经验收合格后,会与地方签署验收合格证书。同时交付的硬件设施,还有相应的海关办公场所和沿隔离设施修建的海关巡逻道等。</p> <p class="ql-block">显示屏展现了七次封关的时间、封关区域和面积。第一次封关是1992年3月7~9日,封关面积是0.45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封关是1993年4月16~17日,封关面积是1.517平方公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到外高桥保税区为第二次封关剪彩。</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封关是1994年12月18日,封关面积是3.4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四次封关是1997年6月17日,封关面积是0.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封关是2001年4月18日,封关面积是1.12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六次封关是2003年5月29日,封关面积是1.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七次封关是2007年4月16日,封关面积是0.436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播放的宣传片中,拍摄到管委会在外高桥保税区内第一个办公场所的老照片。管委会成立之初,临时办公地点设在陆家嘴即墨路上的船厂大楼,是租用的两套两室一厅民居。为了及早迁入保税区办公,就近为区内企业服务,当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建成了三层楼高的彩钢板房凯兴楼。</span>1992年底,管委会从船厂大楼迁入了保税区,在这幢简易办公楼内办公至1996年2月。</p> <p class="ql-block">放一张保税区管理局现在的办公楼洲际大厦照片,对比强烈。管委会于2006年7月迁入此楼办公。旁边的棕褐色大楼是管委会曾经租用过的办公场所汤臣国际贸易大楼,1996年2月至1999年3月曾在这幢楼内办公。</p> <p class="ql-block">1999年3月至2006年6月,管委会是搬迁至三联发展大楼办公。</p> <p class="ql-block">看到扩建前的杨高公路老照片,大家禁不住会心一笑。杨高路全线是在1992年当年规划、当年开工、当年建成的城市快速干道,体现了“浦东速度”。当初在杨高路建成前,乘坐面包车到保税区上班,是从嫩江路摆渡过江,再沿着乡间小路开到保税区管委会。</p> <p class="ql-block">现在通往外高桥保税区的杨高北路,单向车道已扩建为四快一慢,双向是十条车道,还设有中央隔离带和机非隔离带。</p> <p class="ql-block">老同事步入影视厅观看展望未来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已整合升级为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现已归属临港新片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2015年4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后,原28.78平方公里的保税区域,成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策源地。</p><p class="ql-block">保税区管理局现在管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三个园区。</p> <p class="ql-block">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目前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p> <p class="ql-block">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前身是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也是国内首家实施“区港联动”的试点区域。</p> <p class="ql-block">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是率先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的空港型综合保税区。</p> <p class="ql-block">外高桥保税区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大户的商标,构成保税区的地形图。</p> <p class="ql-block">展馆门厅右侧展板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区提出的要求: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p> <p class="ql-block">老同事留影。前排左起:郭渭靖、徐新棣、邢惠芳、傅爱明、陈立品、仲伟林、杨德锦、舒榕斌、朱斌;后排左起:刘素娟、黄琍珠、周亚芳、李贵臣、范曙明、杨金荣、施欣华。</p> <p class="ql-block">参观毕,回到1407会议室座谈。</p> <p class="ql-block">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同志率各处室处长出席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陈彦峰副主任<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首先表示,欢迎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常回来看看。老同志在浦东这片热土上奉献了力量,做出了突出业绩,同志们都很受教育。彦峰同志</span>介绍了保税区的管理体制沿革和开发建设成就。在外高桥,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企业,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成立后,有300多项政策制度复制到全国各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全国已批准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span>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外高桥保税区为国家累计创造税收(含海关关税)1.8万亿,现在每天创造税收5亿元。未来发展任务更重,浦东新区GDP到2025年要在2018年基础上倍增,达到2万亿。希望老领导老同志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谋划今后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视频]陈彦峰副主任介绍情况。</p> <p class="ql-block">老同事对外高桥保税区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高兴、钦佩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德锦同志作为这次聚会活动的主要发起人,首先发言。</p> <p class="ql-block">德锦同志说,老同事分别经年,大都已经退休。大家重聚首,看展览,叙叙旧,忆往事,展未来,感慨万千。保税区将来发展任务很重,要为浦东新区GDP到2025年在2018年基础上翻番做贡献。以往保税区遇到一些难题,都是借用外脑,请大学、情报所、社科院等来出谋划策,解决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要坚持创新,在内外两个循环上做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立品同志说,驻外工作结束回沪后,1996年至1999年在保税区管委会工作。他回顾了浦东开发决策过程,并认为,往后看,成绩很大;往前看,任重道远。1997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保障保税区的开发建设,意义重大。希望外高桥保税区一直保持第一,在全球自由贸易区排名中也能争创第一。</p> <p class="ql-block">伟林同志说,自己上半场在港务局,下半场在保税区。他分享了一件往事: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外高桥保税区调研工作,浦东新区领导安排我登车,在一刻钟行车途中向市委领导汇报保税区情况。我说保税区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有钱人吸引进保税区投资,要招商引资;二是把没钱人吸引来打工赚钱,能解决就业;三是每天创造1.3亿税收,为国家创收。当然,现在每天税收达到5个亿了,说明成就很大。当时感觉领导听后很感兴趣,后来确实是对自贸区发展非常重视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榕斌同志回顾了在保税区先后接待两任总书记的情况。当年胡总书记来看了保税医疗器械市场,后来习总书记来看了保税文化交易市场。保税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建议管理局今后进一步加强与海关等各部门以及开发公司的沟通协调,重视对亚太运营商全球运营商等各类运营商的服务工作,争创第一。</p> <p class="ql-block">爱明同志说,保税区开发建设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现在保税区的工作比我们当年做得好。曾经外界对保税区里面一些经营活动有负面传闻,我专门到保税区作过调研,提出要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既要支持探索创新,又要规范行为,把我们都没有经验的事做好。外高桥保税区实际上是上海整个自贸区的核心区域,要用当今世界自贸区的最高标准来建设,成为经济活动最开放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曙明同志直奔主题,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税区主要业态如货物仓储、国际贸易、区港合一,还有融资租赁等,都是与口岸有关联。</span>保税区的所有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都是口岸经济形态。保税区要做大做强,可以在口岸经济形态的功能上大力拓展,一项功能即一片市场。保税区已有许多专业市场,随着功能的开发,还可建立更多细分专业市场。保税区未来发展,要进一步重视口岸经济,研究口岸功能,释放口岸潜能。</p> <p class="ql-block">金荣同志感慨说,今天回到老单位,看到了许多老领导老同事,还有新领导,吃到了“老娘家”的饭,非常高兴。从1992年起在保税区工作了14年,这是自己职业生涯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单位。看到展厅里有关1993年4月第二次封关的场景,当时管委会只有十几个人,接到李鹏总理要来剪彩的通知很突然,连夜安排人去找花束和献花的小学生。保税区是国家行为,未来要保持发展势头,还是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沟通,并与各开发公司协调好关系。</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很快,想要发言的老同事还有许多,只能留待下次聚会时再说了。</p> <p class="ql-block">[视频]座谈会结束(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与会的保税区管理局领导和各处室处长同老领导老同事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地铁10号线二期北延到保税区基隆路,隔日早班车就将开通。彦峰同志向老领导老同志赠送了地铁10号线直通保税区纪念卡。</p> <p class="ql-block">纪念卡设计精美,图案活泼,色彩明快,令人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卡内有一套5张地铁乘车卡,可以留作永久纪念。</p> <p class="ql-block">有人带来几张老照片,这张应是欢送管委会最早的老同事傅馥常餐叙会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有的老同志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还有好几位老同事因在外地旅行也未能参加。</p><p class="ql-block">令人遗憾和感到沉痛的是,除已知规建处原副处长刘广义同志退休后在〇〇年代即已因病离世外,突然得悉管委会原副主任宋方生同志、原综合法规处处长李力同志分别于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因病不幸辞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记:</p><p class="ql-block">感念这次难忘的聚会,在会后发了朋友圈,获得许多朋友点赞。</p> <p class="ql-block">在朋友圈看到其他老领导老同事也发了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外出与同学餐叙,在豫园站特地乘坐地铁10号线一站路到南京东路站,拍摄了显示开往基隆路方向站牌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最后要表示:</p><p class="ql-block">感谢陈彦峰副主任出席老同事座谈会,并全面介绍保税区发展情况!<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谢“老娘家”热情接待老同事!</span></p><p class="ql-block">感谢全程参与接待工作的焦健主任,感谢抓拍了许多传神好照片的陈雁副处长!</p><p class="ql-block">感谢郭渭靖同志提供了老照片,并记录了新老领导和老同事的发言要点,为完成这个美篇提供了重要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