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来一场有温度的教研

互助数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基于标准教学设计交流分享系列活动(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数学、科学学科专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长久的酝酿,只为冬日里梅花最美的绽放,窗外寒风瑟瑟,室内暖意融融。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互助路小学两校区全体数学和科学老师相聚在多媒体教室,共同研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标准,指向核心,助力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活动主持 袁 方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数学科学共交流,研讨学习同提升 <p class="ql-block">  互助的数学学科一直坚守:深耕课堂,助力发展;以研促教,共同成长。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分享交流会上,四位老师从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的制定三方面进行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与会老师积极分享学习所得,深入交流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的思考,切实把教研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跟我们分享的是周向群老师,她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她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也为我们分享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即怎样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找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摘录,其次按照目标叙写的路径进行目标分解。同时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可观察、可测量 。并以此来设计评价任务,进而展开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数学老师赵玉茹,在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这一课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她提到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评价要先于教学的设计,评价任务是检测目标达成的直接证据。</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组的常亚男老师带给我们的分享也是干货满满,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为例,详细说明了如何在课程标准里检索知识,截取内容相关片段,这是基于课标设计的技巧。其次,基于教材可以在教材里面参考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根据意图和教材指导建议,进而总结“怎样基于教材”,最后她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个“怎样基于学情”的经验,就是对学生进行教学前测,从而真实直观地了解了学情。这些经验为新上岗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撰写方法。让还在迷茫不知如何下手的老师,瞬间有了思路。</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压轴出场的是六年级组的喻太燕老师,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她毫无保留的给我们分享的《圆的周长》的设计思路。第一步,寻找课程目标出处:“通过测量,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周长的公式”。第二步,解构目标,按目标分解路径将目标进行分解:“学什么”——核心概念圆的周长;“行为动词”使用——了解、掌握;“怎么学”(行为条件)——通过操作;“学到什么程度”——初步、能。并强调根据课标,“了解”对应的同等水平的对应程度是初步认识,“掌握”对应的是“能”,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有了这样对课标的解析,第三步就是结合课时重构教材,她把《圆的周长》这一课分为五小块三大部分,并对照目标又把具体知识分为“了解”领域和“掌握”领域,有了这么详细的分解和重组,接下来可以结合学情设计目标要达成的评价任务。并结合历史素材“周三径一”设计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喻太燕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严谨的研究精神,使在座老师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科学学科在近几年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出现在教学中,它是初中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重要学科的基础,知识面覆盖范围大,对老师整体素质的要求高,互助的科学团队是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团队,科学组的三位老师的分享也为我们带了对这门学科新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科学组的杨梦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她向我们展示了详细的目标设计的细节,即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确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从而追求课堂的高效有序。她的设计的学习过程思路非常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把实践活动于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她的作业中针对再次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进行了设计,从而了解学生目标能力的达成情况。</p> <p class="ql-block">  科学杜璟老师分享的《加速溶解》按照“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着重分析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过程。杜老师从单元整体设计入手,分析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明晰所要达到的程度。又着重分析了她的设计目标的技巧,怎样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并根据本课时设计目标从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表现性评价”设计出目标。即要从认识维度、探究维度和表现评价三个方面来定评价维度,从而掌控整个课程设计。</p> <p class="ql-block">  北校区科学组包丽娟老师分享的《运动与摩擦力》,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经验这一学情为前提,制定教学过程,如橡皮与书本的摩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从而自己概括出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又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答案、发现真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分享交流引起了在座老师的思考,刘珂旭老师、闫丹利老师、李淑佳老师和魏飞红老师把自己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了困惑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p> 主任精彩微报告,解读课标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交流进入下半场,学科主任马瑞站在宏观的角度审视如何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她向我们明确了课程标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并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如何使用课程标准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具体向大家指明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项理念对于教师、对于学生、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马主任又向我们展示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p> 领导专家细点评,助推教师教学评 <p class="ql-block">  温文尔雅的任校长,对此次交流活动也是感慨颇多。她对今天交流活动的成功表示欣慰,也看到了互助路小学未来的发展希望。对此她把近阶段学校对全体老师进行系列培训给予巧妙为“213N”——两次培训,一次比赛,三次分享,N多人的N多收获!任校长对参与本次分享交流活动的七位老师的成长给予较高的认同,并希望更多的老教师参与进来更新教学理念。对此她对我校教师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并对日后带领大家学习新理念,带领互助数学团队稳步前进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的张燕校长对此次活动发表她的活动感言。她感言“互助的年轻人不得了”,同时她对我校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有学习精神,要有研究意识,要会良性沟通,要能高效管理。老师要研究学生、教材、课标,要有研究意识和落地实操力。从专业角度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教育主张,让在座的教师听得都非常激动。</p> <p class="ql-block">  思维的网线连接你我他,“基于标准的教学”点醒教书匠。思维不止,实践不停。当思考与行动牵手、当尝试与反思联袂、当观点与观点碰撞、当经验与经验交织,学科的质感扑面而来——互助教育的风骨即在于此。擦亮学科本色,彰显学科魅力,互助理科在行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 文:齐 杨 闫丹利 乔晨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 辑:互助路小学数学教研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教学

设计

老师

基于

分享

目标

课程标准

互助

学生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