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2月30日中午,陕西省安康市文广局刘局长、陈科长一行三人,赴安康市广播局退休老干部____原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唐安礼家中亲切看望慰问,并代表组织将一枚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章的国家荣誉为他颁发和佩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老战士唐安礼为我们唱起了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他的思绪又回到了70年前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时大家都唱着歌,气势宏大,歌声中我们跨过鸭绿江,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要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是由曾时任炮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周巍峙作曲,这首歌创作于1950年,歌曲采用了进行曲式,气势雄壮,节奏铿锵有力,是一首传唱度非常高的歌曲。</p><p class="ql-block"><img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37479210/02a967b71b063afa5212d5e8082534aa.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c0NzkyMTAvMDJhOTY3YjcxYjA2M2FmYTUyMTJkNWU4MDgyNTM0YWEuanBn/nickname/5YiG5Lqr5b-r5LmQ/userid/Mzc0NzkyMTA=/sign/a8ed769ad32efc40bce08b7b4da5250d%7cimageView2/2/w/750/interlace/0/q/8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首歌的歌词当时载于新华社的电讯稿,之后被作曲家周巍峙看到,为词进行谱曲,并将其首刊在《时事手册》上,歌名是作曲者之后修改的。由于这首歌的曲调强烈地表现了抗美援朝英雄岁月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因此它是一首喜闻乐唱的大众歌曲,这首歌曲一经问世,即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讲述:陕西省安康市广播电视局退休老干部,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一军老战士唐安礼</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父爱如山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回想起五四年冬季我报名参军前后,爸爸目睹了那几年我的变化成长。我当上了儿童队长、武装队班长、加入了青年团、在全乡搞宣传、治安。还被选派我去县上集训,宣传《义务兵役法》,紧接着我就报了名,要参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爸爸对我这一举动,沉默了。他不愿打击我血气方刚的积极性,同时,又不希望我去参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他目睹了我们村里前一年去参军的七个青年,当年底六个就在朝鲜阵亡,一人伤残复员回家来了。再加上我们院子里一个人在抗战时,被抓去当兵,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他母亲哭了几个月,我们都目睹了那悲伤场景。所以,我理解爸爸的心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这一批体检的又是七人,其中六人都在同一天得到了入伍通知书,可是没有给我送通知书,我心里纳闷,情绪不好。“知子者,莫如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午饭时,爸爸要喝酒,以往都是叫我去取酒,今天是爸爸自己先取来了。他自己倒酒时,问我:通知没来?见我不高兴,也迟迟没回答。就笑迷眯眯的开导我:没有通知你,我才说这话,解放军英勇善战,但自古以来都是“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我们家分了十亩土地,都是共产党给的,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前几天,粮站的艾同志不是找你谈了吗?要你去粮站工作,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嘛?爸爸的话,有一些道理,但我还是听不进去。午饭我只吃了一点点,就放碗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和爸爸都没想到的是,饭后两小时左右,突然听到村党支部书记传来300米以外的喊声……叫我去取入伍通知书。还告知:明天上午八点到乡政府集中去县里。我取来入伍通知书给爸爸看后,我们父子两的心情同两小时前,来了个反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第二天一大早,大嫂做了一顿丰盛早饭。这是为我离家参军送行。要是以往,有这多好菜,爸爸定要喝酒。可是今天,他却说不喝酒。整个早饭,爸爸的脸上没有一丝微笑。饭后,爸爸跟两个小侄儿说(我大哥二哥的第一个儿子):我们去送你幺爸去。不过1000米的路程,我在前面走,爸爸一只手牵一个小孙子,跟在我后边。我们全程没有说一句话。到了乡政府,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工作人员给爸爸送了光荣军属的大红花,给两个小孩几个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仪式很快结束,立即整队出发,步行四十里到县城集中。我们四川同抗战区和老解放区还不太一样,很少有妻送夫,父母送儿上战场的氛围,有旧社会躲壮丁的习惯。所以,“抓壮丁的电影”要选在四川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但是,土地改革以后,要保卫胜利成果,到朝鲜的志愿军中,四川人很多,很勇敢,不怕死。所以,伤亡的人相对较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到县里换上军装,领了第一个月六万元的津贴(老币,一万元老币合新币一元),编了新兵的班、排、连、营。我被指定为一个班的班长。排,连,营长都是来带兵的现役军官,步行120里到了地区后,给我们发了“中国人民解军”胸章和“八一”帽徽。我们兴高采烈地戴到衣服和帽子上后,都想第二天去照一张当兵的正规照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没想到,排长在两小时后,单独找我谈话。他的意思是,如果叫我们到朝鲜去,你怕不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当即回答他:怕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接着排长说:一会儿统一宣布,各班把每个人的帽徽、胸章、统一交班长收回。我们现在是军人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班里的同志问我:刚戴上又要取下来,这是干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就用排长那句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叫干啥就干啥!没有那么多为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在县里就将我换下来的全部内外衣裤,请送我们到县上来的乡武装部长,连同五万元钱带给了爸爸。到朝鲜后,我一直保持每两个月给爸爸寄十元钱。每月给爸爸写一封信。他每次回信看起来很平淡,但我知道:他一直惦记我这个与他相依为命的幺儿,是他不愿意让我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过多的为他分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部队从朝鲜回国后,我从部队休假回家看望爸爸时,正是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各家都吃生产队的集体食堂,把各家灶都撤了,集体食堂也给我分了一份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超常发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爸爸从三岁时就开发我的智力,加上二哥教我读写英文字母,和简单的常用单词。我参军后马上就学无线电通信。两个班的学员多是初中,高中毕业文化,其中还有一个大学二年级的,而我只是上过了小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课堂上,除了学英文,还要学读写俄文、拉丁文字母,记它们的电码符号。一年的课堂学习,我还成了教员心中的典型。教员经常表扬我,叫我做三种外文抄写的示范,在《学习园地》里,展出我抄写字体流利的电报,和各科都是满分的考试成绩。军部广播站还来录音采访了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部队还把我作为先进代表,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里的全国劳模,毛泽东号司机长岳尚武,工业劳模黄宝妹,清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长?记不准名字了,一起座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部队领导突出的推荐了我:只有小学文化,而学习成绩优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座谈时,清华那位教授,离开座位去看了教室后墙上的《学习园地》,返回座位时感叹道:小学文化,能取得如此成绩?是了不起奇迹呀!我要把这奇迹,带回清华,向学子们宣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会后,我们都互相在对方的笔记本上,签名留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遗憾的是,我的那个笔记本,连同在朝鲜的一些照片,在文革期间丢失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五年的学习、实习、电台工作,都得到领导的肯定,先后给了我十一个奖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也是入伍第一年,一起毕业的两个班里,第一个晋升下士,同时,调去教导连当班长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还参加了西安、北京国防体协组织的报务竞赛,分获团体一、二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是学一行,爱一行,无论是后来学电子学,还是广播电视技术,都不愿意落在同行们的后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电子学时,一年定级是:我和另一个转业军人被评定为三个级中的最高一级。我不好意思在工资待遇上超过我们的师傅,他们是专科毕业,工作多年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也有人私下说我傻,领导、师傅、学员,大家在一起评定的工资,你还不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做广播电视工作时,趴山涉水,不辞劳苦,在地方经费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仅让山里人最早看到了电视,还做出了两个“科技成果”,当年为国家节约了不少资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前两个科技成果助我在中级职称评委会上,全票通过了我的工程师职称。有评委提出,我可马上申请晋升高级职称。因为我其中一个科技成果先于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全国推广两年多。他们还为我遗憾,没及时申请专利。我没有接受马上申请晋高的好意,只说:待我再出一个成果后,再申请晋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这类人,在那个年代是只顾干好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愿落在别人的后面,也不计较个人待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从电视节目《国家记忆》里,多少同志为了报效祖国,回国来了。为两弹一星,隐姓埋名,不同家人联系,夫妻见面几天、都是组织安排。人人都是全国一盘棋中的一颗棋子,把自己无条件地交给组织安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党恩不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参军后,在部队的工作,学习锻炼了我。教育了我要心系着国家的安危。几十年来,我养成了关注敌情、军情、党情。每年“七•一”,都要算算我入党多少年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党贵在自我纯洁,不断创新,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立于不败之地。造就了领导我国人民,创造共同富裕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全世界。我在党内生活已62年了,我为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而感到终身光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组织教育、培养、信任我,给了我扩大知识面的条件,提高技术的学习环境。我这一生,是爸爸开发了我的智力,是党给了我学习及再提高的机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不会忘记在朝鲜那个山沟里的旧戏台上,也是我当兵一年以后,第一次参加党支部大会。军直教导连指导员邓崇基,副连长刘宝玺,两位领导做介绍人,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