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对2020的深情回顾,刻骨铭记,汗水与苦累相伴,收获与喜悦缠绵。逆境前行,迷茫坚持,挫折成长。既希望翻页,也不舍告别。2021让我们满怀期许和希望,追寻新的未知与激情。</p> <p>闭户庄子静,空雨采果闲。清风疏林拂,市隐遁田园。</p> <p>夏日的海,诗意飘飞。椰林与海韵,热流与凉风,烈日与星空,啤酒与狂欢,山林与草色,海水与幽蓝。。。且不说色彩的饱和度在膨胀,浪漫的情愫在蔓延,寒冷不知何处去了,总之夏日可以满足你一切对浪漫的幻想。。。</p> <p>昨晚羌塘妹(一次纵穿,一次橫穿,一次克里雅。)林夕过来看我,阳台宽大,三人海鲜佐餐,喝酒叙旧,时光倒流。15年五月初,我在叶城准备进克里雅英雄古道,林夕预备骑行新藏线。我在克里雅不堪回首的经历,她在羌塘里也经历了(那次和李志森,小邓,林夕)。都是过眼烟云了。酒喝的痛快,当年柔弱的林夕(一图)。和后来她的刚猛怎么也划不上等号。我问她,是否受过我们当年,进克里雅古道的诱惑,她不言语了。她说在叶城准备出发时,她和同伴到我房间时,我给了她不少蔬菜干,让她在新藏线路上吃,她还没见过这种压缩的菜干。还有后来她要进克里雅时还联系我,问里面路线情况,也鼓励支持她。那年我的线路排的满满的,不然还想再进克里雅。所以所谓的影响都是潜默移化的,也是她骨子里流淌的。不管是否当年中毒的热血青年,还是小白向老鸟进阶之际,亦或我们这样老炮儿退烧后量力而行,但是血总是热的,祝愿九零后的林夕,永不气馁,砥砺前行,在磨砺中发光发热。</p> <p>1934年10月,红军从于都和瑞金出发,刚突破三道封锁线,又面临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血战,这是一场殊死决战,也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国民党以为消灭红军于湘江之测的机会来了。林彪的红一军团担任先锋队,最先从凤凰嘴渡口及大屏渡口过江,为红军主力过江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红军过湘江的代价太大了,当时湘江水被鲜血染红了,突破湘江共四个渡口,大屏渡口直到敌人封锁最后一天,少共国际师(弟15师)才过江。我有很深的长征情结,早年也走过一段长征路(贵州毕节至云南宣威跨乌蒙山段)各种书及长征传记也看了几本,但是总是纸上得来总觉浅,还是实际到所在地理位置看看,胜过书本的描绘。这次我把血战湘江的四大渡口,走了三个,由于在大屏渡口,雨一直下,天也要黑了,这段湘江蜿蜒曲折,我骑着摩托车在湘江两侧,来回打听,也不知道是在南岸还是北岸了。还有一个叫屏山渡口没找到,问当地人也说那一带的桥冲毁了渡口是象征性不明显,所以就找到湘江战役最惨烈之地的三个渡口。</p><p> 悠悠古渡,湘江深流,江畔桂北,散落民居。在凤凰嘴渡口,为体验过江,姓马的摆渡人不要钱,送我往返,但是我不能让人家白送,也表示了我的心意,当地的好像要走亲戚的两个女孩,筐里刚摘下来的黑桑葚,我把雨伞给了她们,并请她们为我和摆渡人老马合影。</p> <p>阔别家乡七月有余,摩托半个版图,一路各种线路,各种玩的方式,至海南,突遭疫情,被迫隔离五个月,欣赏了山水,记得乡愁,骑摩托出岛,半月后至</p><p>合肥,从南京机场飞回长春。</p> <p>回到家乡健身露营聚会。</p> <p>行者之路,生生不息。草原美景,扑面而来。领略其美,终撷其华。一种体验,一分记忆。昨夜返家乡,疲惫且兴奋。都市霓虹,仿佛陌生。草原云朵,最美装饰。路上风雨,反而惬意。经查导航,我单骑六百余公里,顺利到家。期间故事多多,雨中夜行,两次倒车,手机失而复得,李总帮找到。路上遇洪水,唯一两条路线,一条车队要么被超高限制,一条要么涵洞积水太深无法通过。回来路上,油表告急,忐忑骑行到加油站。</p><p> </p> <p>六名队友,其中四人领队任我行,陈春时,玲玲,冰河大山,他们8月12号陆续到邦达机场,住在昌都了。只有我和倾听雨落,因晚点滞留在成都,我先到的双流机场,没想到雨落也在随后到达,也是t1航站楼,我在她取行李出等她,第一次见面机场合影。随后王铁男老师在他住的客栈等我们,并帮我拿包,我和王老师同住房间,宋宋玉江也住在隔壁,也到,没事就过来聊天,雨落住在我隔壁,在研究我带来的线路。后图是我们住的玛夏布鲁客栈老板老唐也是登山徒步爱好者。</p> <p>进布迦雪山大环线前访位于丁青县城附近的天空之寺——孜珠寺。</p> <p>荒野计划探线(2):布加神山大环线历时20天,行程220公里,翻过13个5000米以上的垭口,其中贡根甲垭口5310米,着尼普5370米。营地多半都是在5000米以上,我们六人团队顺利平安完成探线活动。即使要出山了还翻越最后一个5185米的不冻措垭口。从那曲地区的巴青县荣嘠村出山,包车沿着317国道,一路经索县及巴青县至昌都地区的丁青县宿在丁青县的优雅宾馆,今天经类乌齐县后沿着茶马古道穿朱角拉山隧道至昌都市,宿昌都金都宾馆。现上传随队摄影师陈春石老师拍摄的图片。</p> <p>还有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就到家乡了,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夏伯渝老师,寒啸老师及庐山啸云登山基地的朋友浪子,王震,天笑,弛茵,沥青,亚丁,豹子,小周,周岩,刘政委,蓝色天空,豁达,意意,素素,召召,羊羊。小天等等。这些名字及人我都记得,而且去年也是陪夏老师登庐山,游鄱阳湖来庐山啸云基地,很多人都认识,甚至都变成了哥们。太多人的对海盗哥的热情嘘寒问暖,太多要说的感谢话,只有根植在心里。几天来寒啸大神招待陪伴夏老师的同时,一直没忘让我紧密相随及陪伴,多少次接待,多少次寻访,这是倍感荣幸的事。夏老师在身边的话语经历故事让我真的受益匪浅,时时感动。游览庐山时,寒啸对周围景致如数家珍,庐山也不负众望的一如既往的展现她为文而生,与诗作答的古韵之风,的确庐山有太多的风流在这里挥洒,有太多的传奇在这里延伸,而寒啸的啸云庐山登山基地也在演绎着现代的风采。。马上起飞了,先写到这里,由于仓促,还有很多朋友的名字,没来得及写下来,下次一并补上。</p> <p>我们重装白湖友谊峰15天的线路,在户外杂志发表。</p> <p>善瑜邀请来佛山,参加在佛山网红书店《先行图书》店内举行的摩旅分享会。期间还有寒啸大侠从深圳赶来,我是从珠海,“浪子”是从长沙汇聚到广州街头,善瑜驱车来接我们到佛山。昨天我们三人可是上演了从华南东西两翼,“浪子”从长沙中间穿插的大聚会,更是相约到了早期走狼塔线路的队友“贪图旅摄”。善瑜我在江湖早有所闻,他早期也是重装徒步,后来越爬越高,18年五月他从珠峰登顶下来,我们在加德满都,应女子珠峰队长麦子组织的晚宴见面,他一般情况下,言语不多,沉默寡言,但是遇到同道之人,又是另一个样子,无论企业老板,民宿老板,都是风生水起的,爱好又其广泛。他是一个被登山耽误的艺术家。摄影绘画,妙手文章,文艺范十足。做民宿、办画展、出画册、写游记。 就像善瑜说的“登山只是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徒步登珠峰下来,又爱好摩旅圆了骑士梦。</p> <p>献花献给英雄,诗文赞美勇士。恭贺昨晚王铁男老师分享会圆满成功!感谢王老师的精彩演讲。我邀请恩施王铁男来长春参加我儿子的婚礼,也应和长春众多户外人的呼声,要倾听王老师的分享会。我是第一次组织这样大型活动,难免力不从心,好在有王老师的感召力和大家对我的认同支持。所以再次衷心感谢全体筹备人员的鼎力支持,感谢阿蛮,蹊,何信融,通话来的瞭望,这些珠峰及慕峰的勇士加入,感谢协助提供会议场地及住宿帮助的世达,感谢陌然老师的链接及现场视频等维护,感谢吉林户外产业商会刘世昌会长的接待参观座谈活动,感谢二闷和建平的指点,者哥的支持,感谢小毕的精心接待招待,感谢骄阳和小黑的帮助,感谢主持李雪燕医生,感谢团队成员军人,九尾猫,大葱,老牛,猪猪侠,感谢远道而来的福建的水神,白山的刀王雨,通话的瞭望,吉林的偶然和缠绕空白,因来人太多有些还不一定都记全面,还有长春市内的群主,还有献花的林小溪,岩岩,有这些人热心的真诚的无私帮助奉献,才让分享会如此成功。王老师来长春做分享会,这是吉林省徒步登山界的幸事,是一次省内户外人的盛会,王老师的演讲为我们展示了胸怀,开阔了眼界,洗涤了心灵,坚定了永不放弃的理想和信念!祝王老师和所有的户外人永远年轻快乐。</p> <p>昔日同帐,今夜同室。沧桑岁月,澎湃心绪。倾谈夜深,意犹未尽。感谢王老师从乌鲁木齐赶来贺喜,赠送91岁高龄老母亲画家娄慕光送给我家公子的两幅画作。</p> <p>王铁男老师及登顶珠峰的阿蛮及蹊及暴总在我儿子的婚礼现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