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小·数学教研丨单元和学生视角下的整合型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暨婺城区2020年小学集体备课现场会

婺城小学数学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婺城小学数学组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坚持开展“单元和学生视角下的整合型集体备课”和“主题式教学研讨”双螺旋并进式教研,努力将婺小“三三一”集体备课模式落实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0年12月30日,婺小数学人齐聚贤华报告厅,与附小科学组、北小英语组、乾小语文组同台汇报展示集体备课模式。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丁斌副主任,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张根有、基教科徐校彬科长,区教育局教研室叶一平主任、汤旭新书记、分管小学部主任罗良庆及各学科教研员,区各小学校长、分管副校长、科室主任等领导专家参加活动。</span></p> 说课解读 提出问题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在李俊飞副校长的主持下,用问题驱动,对《多边形的面积》整单元进行研讨。</p> <p class="ql-block">  首先,单元主备郭翠老师,从整体面积系列的视角,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知识技能评价进行解读,并提出思考问题: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系列课,知识点和技能点等显性知识是很简单、很类同的,而且当下很多学生已经提前知晓和使用过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我们的课堂要教些什么呢?每节类同课的体验点各自是什么呢?选择怎样的材、按照怎样的序来引导孩子们来充分体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接下来,课时主备商菲菲、郦飞、鲍艳贞、金琪敏、吴仪、祝忆阳六位老师阐述个人教案,并提出需要研讨的问题。</span></p> 聚焦问题 集体研讨 <p class="ql-block ql-block">  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讨,第6小组以视频的方式,对《认识底和高》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陈亚萍老师代表第1小组,对《比较图形的面积》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根据教材编排意图,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实践操作,释疑解惑。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会用“数方格”“重叠”等方法来比较两个面积,而本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割补转化”的方法,理解“出入相补”的原理,探索多种图形的面积。</span></p> <p class="ql-block">  汤亚萍老师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的第一个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在方格纸上展示出平行四边形,部分同学会利用已有经验,通过数格子得出结果;部分同学会通过知识迁移,利用长方形面积=长×宽,将邻边相乘得出结果。对比发现两组数据有偏差,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面积不等于邻边相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用割补法体验等积变形的思想,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p> <p class="ql-block">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是本单元体现“转化”思想的第一节课,如何更好地让孩子们掌握“等积变形”这一转化思想呢?针对这个疑惑,鲍扬帆和邵欣两位老师适时作出补充:学生的“等积变形”思想,缘于直观的“数方格”这种朴素的割补化归方法。因此,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中,落脚点应该在学生数方格中经历从方格的割补凑整到图形割补转化的递进过程,这样才能实现与学生经验的无缝对接。鲍老师还谈到,这节课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除此之外就是让学生体验“等积变形”这一转化思想。让学生去体验,经历猜想与验证的探究活动,获得成功探索问题的体验,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为后续的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等内容打下基础。</p> 困惑归因 作业设计 <p class="ql-block">  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孩子们在解题中,经常会出错。针对这一现象,祝忆阳和宗璐两位给出来自己的归因分析和解决策略。</p> 单元视角 整体把握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备课需要关注三点:知识点、技能点和体验点。知识点、技能点是显性目标,孩子们可以活明白,也可以看书习得;体验点是隐性目标,是需要老师设计材料引导孩子去理解的。体验点的选材立序是我们老师需要真正推敲和思考的。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面积系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的厚度,源于体验点的增设,而非知识点、技能点的讨巧。知识点和技能点带给孩子的乐趣源于成绩,而体验点的乐趣则是源自数学本身。孩子在体验中会迸发出内心的“惊诧”,这种惊诧的不断积累会让孩子爱上数学。</p> 同声相应 携手共进 <p class="ql-block">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的“双螺旋并进式”教研模式下,婺小数学人全员卷入,一起努力,共同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今年11月区教研室组织的数学“一题一队”评比活动中,婺小数学组和郭翠大组长被推荐为婺城区小学数学典型代表,参加金华市小学数学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团队建设经验介绍;且被评为婺城区2020学年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教师个人成绩明显,2019学年有68人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在学生方面,我们明显感觉到教师教对课后,学生更会思考了,上课的状态不一样了,单元卷的成绩上来了,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方有奇迹!诚如局党组成员张根有所说: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倡导实在作风,沉下心去做真教研,让集体备课有生命力、有活力。婺小数学组将继续以教学共同体的方式,开展卷入式教研,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模式,大力提升组织管理、提炼问题、整体智治能力,一起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一起感怀每一次教研的真实和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摄影</b><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 琛</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编辑</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汪静娴 丁云海</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初审</b><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郭 翠</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终审</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商华群</span></p><p class="ql-block"><br></p>

备课

平行四边形

体验

教研

面积

学生

研讨

集体

知识点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