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起宵岭造钱洞,湾里人没有不知道的,南昌博物馆还有历史文献记载,它就在太平镇原宵岭大队(现枫林村委会)铁钯地老基(现为宵岭水库库区)对面山上的石垅里,这片石垅距离铁钯地村仅百米之遥,站在村口就能一眼望见。造钱洞由于年月稀久,洞口早已坍塌埋没,找不到踪迹,造钱洞遗址一直埋藏在地下,至今未见天日。</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宵岭造钱洞曾是中国江南地区民间铸币基地之一。在当时的货币流通体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说,当时南方通用的铜币均在此铸造发行,其影响力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造钱洞的洞口是由巨石叠积形成的一条石缝,从外观上看就是一座石垅,十分隐蔽。洞内很大很深,甬道纵横交错,建有铸币车间、储备房、值班室之类的各种洞室,可见当时的铸币规模较大,且有着较为完善的铸币设施和空间布局。造钱洞也因其所处位置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曾有当地农民进入过造钱洞,并在洞中发现过“明钱” (即明朝铸造的货币,这是人们通常的叫法)。现在当地有些农户家中还保留着有“江南省造”字样的“大明宝钞”、“洪武通宝”和“乾隆通宝”的铜币,但是不是出自造钱洞铸造,却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湾里旅游局为保护历史文物、开发旅游观光景点,曾组织当地群众寻找宵岭造钱洞遗址,但由于造钱洞在地下年代己久,地质地貌发生了改变,寻找造钱洞遗址,最终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远去,隐藏在大山石窟里的造钱洞,已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迷团。沉没在岁月长河里的造钱洞,何时重见天日,人你只能翘首以盼。</p><p class="ql-block"> 尽管造钱洞没有找到,但它依然留在当地人们的记忆之中,故事仍在民间流传,让人们对这个曾经的铸币之地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并且,南昌博物馆还有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这为研究造钱洞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p><p class="ql-block">有道是:</p><p class="ql-block"> 明钱出处多江南,宵岭曾经好辉煌。</p><p class="ql-block"> 石窟秘藏铸币坊,基地设施堪精良。</p><p class="ql-block"> 岁月见证兴衰事,今朝埋土时日长。</p><p class="ql-block"> 探寻遗址终无果,唯待重开见阳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