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轩辕庙 拜谒黄帝陵

吉祥

<p class="ql-block"><b>  黄帝陵,即《史记》中记载的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轩辕庙,也称黄帝庙,最早建于汉代,庙址设在桥山之 麓,坐北朝南。唐代正式将该庙祭祀活动列为国祭,并开始重修扩建黄帝陵庙。</b></p> <p class="ql-block">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p> <p class="ql-block">  我们5家(10人)3车庚子全秋自驾游第9日(11月5日)的安排是游览轩辕庙拜谒黄帝陵。上午9时从西安北站出发,约1小时半后进入黄陵县界。</p> <p class="ql-block">  黄陵县,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所在地,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p> <p class="ql-block">  从西安北站出发行驶约170干米后,于上午11点10分抵达黄帝陵景区停车场,大家稍事休息后向景区走去。</p> <p class="ql-block">  远端一潭碧水是轩辕庙前区的印池,系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其意喻黄帝用印之水,又名龙池。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满山古柏,倒映池中,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重现了“沮水夜月”的迷人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一座白色石材桥梁横跨印池之上,名曰轩辕桥,全长66米,宽8.6米,共9跨,跨度6米。桥面两侧及映入水中的红灯笼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从停车场走过来约5分钟就到了轩辕庙前区入口广场,其总长130米,进深70米,总面积约9100平方米,为不对称半椭圆造型。周边用花岗岩条石铺砌,地面选用直径60至80厘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既象征着先民草创文明时的艰辛,又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网络图文)。</p> <p class="ql-block">  入口广场轩辕桥南头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铭牌标志碑(摄影 颂歌)。</p> <p class="ql-block">  轩辕桥桥体全部用造型别致的福建产花岗岩砌成,桥面由12根石梁铺就,桥侧面采用粗犷的蘑菇石面。桥的南北有4块桥墩石,桥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日月图案,桥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天地图案,两边桥头各有望柱一对。此桥洁白如玉,粗犷朴实,可称为近代全石砌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景区依山傍水山水相映,虽是深秋仍优美灵秀,不愧为先祖陵地。</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  拜谒黄帝陵先要经过轩辕庙。</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轩辕庙耸立于高高的台阶之上,从这里上去一共有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的至高权位,彰显轩辕庙的恢宏大气。</span></h1><p class="ql-block 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轩辕庙须经过轩辕桥,桥上两排古铜色灯柱上挂着的红灯笼,使轩辕桥彰显庄重古朴。</p> <p class="ql-block">  我的几位朋友正从桥上向轩辕庙走来。</p> <p class="ql-block">  过了轩辕桥登三十余级台阶就是宽阔的庙前广场,广场地面是先浇注20厘米厚的混凝土后,再在上面铺以20厘米厚的花岗岩石,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广场上还建有四个望柱,左右端然而立,古朴典雅,庄重大方(摄影 牛弘)。</p> <p class="ql-block">  穿过庙前广场便是气度非凡的轩辕庙山门。山门正门门额上的“轩辕庙”三个大字,系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于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山门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屋面采用歇山顶,石墙、石柱、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上覆石筒瓦。山门台基比地面高出2.72米,台基和踏步全部采用花岗石制作。门前有平行的六根柱子支撑,屋檐四角隆起。柱子前有六级台阶,尽显庄严雄伟、大气磅礴之气度。</p> <p class="ql-block">  轩辕庙山门楹联:主联: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人文光辉,千秋永照遍九州。副联:人文初祖功德辉煌,冠盖群伦泽后世;黄帝子孙团结自强,雄振华夏慰先灵。边联:生息昌大,惠利千秋;继天立极,垂泽万世。</p> <p class="ql-block">  跨进山门便见古柏参天,轩辕庙院内有古柏16颗,最珍贵者当属“黄帝手植柏”与“汉武挂甲柏”。</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栽植,树高19未,下围11米,树龄约5000多年。谚云:“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1982年英国林业学专家罗皮尔考察世界多地后,誉其为“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被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东面景观。</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南面景观。</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顶部景观。</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碑正反面图(左图颂歌摄,右图黄戈摄)。</p> <p class="ql-block">  位于轩辕庙正殿前西南侧的那株高大古柏,人称挂甲柏,又称“将军柏”。传说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发动十余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路过黄帝陵,便上山拜祭黄帝。在祭拜之前,汉武帝将其战袍挂在这棵柏树上,以示庄重肃穆,故后人称其为“挂甲柏”(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之北为诚心亭。诚心亭,即原来的过亭,为历代祭祖之人整理衣冠、平静心情、致备祭品之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  在诚心亭西侧,方台上有一天然巨石,石面图案酷似一人在追赶太阳,正合我国古代传说的“夸父逐日”,故俗称夸父石。</p> <p class="ql-block">  摄影,颂歌。</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景区十分重视楹联文化,景区主要殿宇门庭都悬挂楹联牌匾。每年清明节公祭大典都创作悬挂当年特定的会场祭联。黄帝陵楹联言简意赅,咏物寄情,既颂扬了黄帝功德,又抒发了敬仰之情(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  诚心亭之北为碑亭。其形式与诚心亭相仿,面积较之略大。中间仍为过亭,东西两侧有砖墙。卷棚顶,施灰布板瓦、筒瓦,枋额间施旋子彩绘。碑亭楹联:广袤幅员三万里,悠长历史三干年。</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碑亭左侧石碑上是孙中山先生1911年3月为黄帝陵题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赞词刻石背后是蒋介石题字碑石。</p> <p class="ql-block">  碑亭右侧石碑上刻的是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公祭黄帝陵时中共委派代表情况及祭文。为便于阅读,特将石碑图片截为四部分扩大后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祭文开头部分。</p> <p class="ql-block">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嵯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纯,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p> <p class="ql-block">  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p> <p class="ql-block">  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p> <p class="ql-block">  中共代表祭文刻石背后是邓小平题字碑石(摄影 宋平)。</p> <p class="ql-block">  碑亭东侧的碑廊共存放古今石碑五十余通。这些石碑有北宋以来的“御制祝文”、名人题咏和重修碑记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纪念碑,我企盼并坚信终究有一日,台湾回归祖国纪念碑也会同这两座纪念碑一样屹立这里,以祭告祖先。</p> <p class="ql-block">  赵朴初“华夏始祖”题字碑(摄影 颂歌)。</p> <p class="ql-block">  此为浙西钱塘人程寿筠所题石碑,右边一通上题“轩辕庙”三字,左边一通上书“文明之祖”四字 (摄影 一华)。</p> <p class="ql-block">  观赏完碑廊往北是“人文初祖"殿,其初建于明朝,后代屡有修缮。人文初祖殿占地282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门额上悬挂着程潜先生于1938年祭陵时所题写的"人文初祖"四个大字,楹联为:祖功泽百世,宏德润千秋(摄影 牛弘)。</p> <p class="ql-block">  从人文初祖殿以北走出古柏院北墙的中门或东西便门,再登大型石阶上到4米高处,一巨大的广场出现眼前,原来这里就是央视直播清明节举行公祭盛典的大殿广场(摄影 颂歌)。</p> <p class="ql-block">  大殿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坐落着庄严雄伟的祭祀大殿。</p> <p class="ql-block">  大殿广场由花岗石铺就,陈设有“三山五岳”石。广场四周立有9对2米高的青铜牛鼎,黄色龙旗迎风“啪、啪”作响(摄影 宋平)。</p> <p class="ql-block">  整个祭祀广场气势磅礴恢宏大气且庄严肃穆,我放下相机在这里默默站了足足有3分钟,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据汉画像石复制放大的黄帝石像,庄严伫立在轩辕殿的上位(摄影 颂歌)。</p> <p class="ql-block">  祭祀大殿檐下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黄苗子手书隶体“轩辕殿”三个金色大字(摄影 颂颂)。</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建筑为带天井顶式仿汉石型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由高4米、直径1.2米的36根圆形花岗石柱围合成40米×40米的方形空间,柱与柱之间无墙,上覆巨型覆斗屋顶,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反映出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摄影 牛弘)。</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彩色石材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普润祖国大地(摄影 牛弘)。</p> <p class="ql-block">  游客争相在此拍照留念,举手寓意接福。</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用于公祭轩辕黄帝陵的礼器。钟面正中心是篆体"龙魂",庄重凝练,独特精美,表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体现钟铭盛世、钟鸣寰宇、龙凤呈祥、天人合一的意蕴。</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轩辕庙西侧为接待室和文物展室其风格多为明代歇山形建筑(摄影 颂歌)。</p> <p class="ql-block">  这是轩辕庙文物展室里的净瓶观音铜像,北周,旧藏。</p> <p class="ql-block">  文物展室里的铜鹤,清代,旧藏。</p> <p class="ql-block">  结束轩辕庙的游览,我们搭乘景区观光车上山前往拜谒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  下观车后大家怀着对先祖无限敬仰和激动的心情,向山顶走去。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被称为“天下第一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公里的桥山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满山翠柏,郁郁葱葱。因此黄帝陵有一绝叫“桥山古柏”,景区内共有柏村8.1万余株,树龄干年以上的古柏达3万余株,是我国最古老且你在最完好的古柏群。</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的柏树景观有诗为证: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闪轻。桥山彻底高耸翠,泪水缠腰万载青。</p> <p class="ql-block">  走不多久着见了道路左边的黄帝陵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  守护神右前侧像。</p> <p class="ql-block">  文武官员下马处。</p> <p class="ql-block">  想必来谒拜的官员们下马都需从此步行上去。</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魂牵梦绕的黄帝陵园。</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铭牌碑后是巨幅“黄陵谒祖祈福中华”黑底黄字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  摄影,颂歌。</p> <p class="ql-block">  立于黄帝陵陵冢前的“桥山龙驭”碑。关于黄帝之死,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桥山龙驭”碑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的美好愿望(摄影 颂歌)。</p> <p class="ql-block">  祭亭楹联:主联: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副联:奠华夏宏大业绩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陵冢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p> <p class="ql-block">  另一角度的黄帝陵陵冢图片。</p> <p class="ql-block">  从黄帝陵园东门进入,走不了几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p> <p class="ql-block">  汉武仙台记事刻石碑。</p> <p class="ql-block">  台顶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义务讲解汉武仙台的有关传说,引来众多游客围观。</p> <p class="ql-block">  汉武仙台有左右两条石彻曲经通向台顶,上行(右)77级台阶,下行(左)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椐说登台后可增寿添福。</p> <p class="ql-block">  距离汉武仙台约1千米处的祈福台。</p> <p class="ql-block">  祈福台两侧的龙角柏。</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最后也是最高处的一个景点龙驭阁,大概也与黄帝之死那个美丽传说有关,总之都是表达人们对黄帝始祖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拜谒黄帝陵后我们回到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一辆蓝色小车引起大家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  它的标志牌竟是“南无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谢谢你的到访和鼓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