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炕,从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产生,真的无从考证,也没什么考证意义。今天闲来无聊,就唠唠关于‘炕’的闲嗑吧(东北方言,闲聊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自打懂事就知道炕。因为我就是诞生在老家奶奶家的北炕上的。在三岁时,母亲带着我和哥哥,抱着妹妹离开老家,去到辽宁省本溪市投奔在那里工作的父亲,与炕暂时告别。在我十岁时,跟随父亲下乡回到老家,又开始与炕可以说‘朝夕相处’了。</p><p class="ql-block">东北农村房屋的建筑,基本都是三间房,大约面积在70~80平方米左右。东西两间住人,中间是厨房。住人房间的功能可就多了,即是卧室又是会客厅,还兼餐厅。住人房间中间开门,顺靠南、北窗各搭一铺炕,炕高约不到一米,宽约两米左右,长度以房间宽度为准,农村搭炕都是大约摸、大其概(东北方言,‘估计’的意思),没有准确值。</p><p class="ql-block">炕 是用黄土人工托制的土坯,托制的土坯在制作时,为了坚固耐用,搅拌黄土泥时掺合些干稻草,并放进一根适当长短、大小的棍子做坯骨。土坯的形状比红砖大些、厚些。靠南窗搭建的炕俗称叫南炕,靠北窗搭建的炕叫北炕。</p><p class="ql-block">炕 在搭建时先垒出炕墙,在炕墙里面再垒两道墙,这样里面就形成三个烟火通道,铺上土坯,用黄土胶泥抹平,炕就建成了。建成的炕,通灶台进烟火的部位叫‘炕头’,靠房山墙与烟筒相连部位叫‘炕稍’。因为炕头离灶台近,比较热乎,在东北数九寒天,人们都喜欢睡~热炕头(是啊,你想,外面刮着刺骨的西北风,下着鹅毛大雪,天寒地冻,你躺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烙烙腰和背,那该有多么的舒服呀!)。也有在炕墙中间留个洞,以备在冬季天冷时,临时烧点柴禾,给热度不足的炕稍加加热。</p><p class="ql-block">东北的民房绝大部分建房都是座北朝南,这是经验所至。冬天太阳升的低,屋里采光好,暖和;夏天太阳升的高,屋內光照少,凉快。这样住人的房间就分别为东屋和西屋。俗习东为大,如果同一房檐下同住两代人,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长辈居住东屋,如果反之,换屋居住,就会被认定为不尽孝道,或有悖伦理,被人讥讽和谴责。</p><p class="ql-block">中间是厨房,俗称叫‘外屋’(也有叫外屋地的),建有灶台,上面安放一口铁锅,通称叫锅台。锅台留有一个囗,烧柴火做饭用。烟火通过土炕烟洞,从房山墙烟道直通房顶烟筒冒出。外屋,主要功能就是做饭,还兼做备柴之用。因为农村早些年做饭主要燃料就是庄稼桔杆,或砍的山柴,到了雨季,得把柴禾备下,否则淋湿了,就燃烧不了了。有的农家也有把加工粮食的磨盘,放置在外屋中间的,为的是雨季和上冻的冬天用着方便。</p><p class="ql-block">东北的城市在没有集中供暖之前,也都建炕取暖,也有建土暖气的。但砌的不是大土炕,是红砖搭建的;垒的不是大土灶,是火炉;烧的不是柴禾,是煤炭。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集中供暖之后,城市里的炕曾一度大面积的消失过,普遍换成了床。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炕又悄悄的被人们逐渐地请回来了。但是,现在的‘炕’非彼时的炕了。,身价和身份都大大地改变了。现在的‘炕’都是木制建造(自然也不能烧火,也不用烧火了),炕体里有的做几个大抽屉,有的炕面是掀盖,有的索性就空着。炕的作用也由过去的当床和取暖,转换成当床和储物了。具我所知,无论是新装修房,还是重新改建,有好多居民家都将一个房间建‘炕’,我家的一个房间也建了一铺炕。</p><p class="ql-block">现在农村的炕,也发生了变化。炕还是普遍存在,但建炕的建筑材料由原来的土坯,炕面换成了水泥方板铺就;炕墙和炕洞都是用的红砖垒成。有的还制成了‘吊炕’,悬空的炕下面还可以储物;烧炕的燃料,大部分都采用煤炭,有条件的农户还建造了暖气和地热。到农村不用打听村民们的收入如何,只从小小的一铺炕的变化,就能反映出农村的变化非常大,真是今非昔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12.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图片采取《美篇》美友,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另,此篇主要是献给南方的美友,让你们了解一下大东北的生活习惯,是用什么方式方法御寒的。呵呵!</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家小屋的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