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的记忆》

🎸XL🌿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 ,受亲戚委托,收集了此图片中这些相册里的老照片和亲戚口述 ,口述基本保留了原始记录。其中也包括主人翁的子女提供的文章以及历史资料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理出了此文。</span></p> <p class="ql-block">一段尘封的记忆,故事就从老张家往事开始:</p><p class="ql-block">此照片摄于1940年贵州定番,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一家逃难到了贵州。</p><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这张照片是我们一家逃难到贵州定番拍的全家照。</p><p class="ql-block">从1937年开始,我们一家逃难先到的武汉,又到江西,后来到的贵州,一路上都是父母背着我,路途遥远 ,父母都没有放弃我,沿途经常遇到被大人扔掉的孩子,写张条子放在一旁,父母没有扔下我,我非常感谢父母的恩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玉明:我父亲带着全家到贵州是八年抗战时期 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到滁州而逃难的,因为滁州与南京靠得很近。大批难民都离家背井离乡、流离失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我父亲出生于1903年12月8日,逝世于1977年3月1日。</p><p class="ql-block">父亲自幼聪明好学,因家境贫寒上不起普通学校,就上了免费的师范学校,学校不交学费,还发放伙食费和校服。冬天家了没有钱给父亲做棉裤,他只能穿着单裤上课。</p><p class="ql-block">成家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据,迫于无奈求助亲戚朋友,找抄抄写写的职员工作,缓解家庭生活的窘迫。。</p><p class="ql-block">父亲对我来说也是特别重要,它不仅给了我生命,他以后确实是忙,我们又不住在一块儿。但是在我八岁以前,他是给了我做为一个父亲应给的爱和关心,当时我的同学们到家来都非常羡慕我,说你真行啊,你敢在你爸爸面前发脾气(那时候不叫撒娇,说发脾气),实际上是撒娇,他说我们都不敢啦,我们见到我们父亲都挺害怕的,所以父亲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忘记的。</p><p class="ql-block">张玉明:解放后,政府为我们父亲安排工作在南京市第一女子重点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工资标准也高于一般教师。</p><p class="ql-block">父亲是讲语文的,教的文言文像讲故事一样,再加文学文言解释,学生们特别喜欢,特别受欢迎。</p><p class="ql-block">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1943年 ,张瑾(左一)和母亲、弟弟、妹妹摄于赣(江西)母亲抱在怀里是张玉行,那年刚满周岁。</p><p class="ql-block">张玉明:这张照片 ,我母亲抱着的 就是我哥张玉行。站在母亲两旁的应该是 玉音姐 、玉立哥和瑾姐(玉美)。</p><p class="ql-block">张玉明:当年父亲带全家逃难是在八年抗战时期,我母亲所生的我哥取名 张玉行,就是行走在外出生的意思。我是1951年元旦清晨天刚亮出生的,又是家里唯一一个诞生在光明的新中国,父亲亲口告诉我用这“明”的双重含义,玉明的玉字是排行,原本瑾姐叫“张玉美”因为抗美援朝而自己改为张瑾的。</p><p class="ql-block">我听母亲说,他们逃难时沿途还得找工作,逃到贵州在当地难民救济站工作过,发给难民费用、粮食物品等。父亲在救济站时还把我母亲也叫去做登记工作。</p><p class="ql-block">一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日本投降后,全家又回到了滁州。那个时候是滁州县,现在叫滁州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发生在抗战中国的两次人口大迁徙,不愿当亡国奴,千万人举家逃难</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是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2月南京沦陷。-</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是从南京失陷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1937年秋天,大约有1600万人从南京—杭州—上海战区中逃离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以后,我们一家从逃难的地方回到了滁州。</p><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滁州生活非常困难。父亲的工资一下来,那时候不叫薪水,赶紧就买米呀买油啊,有时候吃不到月底就没有了, 所以母亲就叫我带着玉行上外婆家去蹭饭吃。</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是住的出租房,在滁州的二姑妈,就是父亲的亲姐姐带着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住在我们家,跟我们住在一块儿,我们兄弟姐妹可好了,一到暑假,就去爬琅琊山、醉翁亭。</p><p class="ql-block">当时南京快要解放了,我们那时小,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后来,姑父就把姑母接到柳州,当时二姑父在柳州铁路局工作,是总工程师,要把姑妈和她那个儿子接去,结果呢,我们三个人,哥哥玉立、姐姐玉英,我们三个因为以前玩的挺好。特别是我跟大姑的儿子王助攻关系特别好,就有一点形影不离的样子,所以我们就跟着他一块到了柳州。</p><p class="ql-block">因姑父是铁路局的,人在柳州铁路局工作,到柳州没有几天,又把他调到贵阳去,说修贵阳铁路,我们跟着大姑一家又到了贵阳,我就在贵阳上学了。</p><p class="ql-block">贵阳解放后,所以我就在贵州参的军。</p><p class="ql-block">逃难时,爸爸曾带我们又回到江西赣州,我们的爷爷就是在赣州去世的,他的坟一直在那里,我现在心里都是个病。</p><p class="ql-block">过去我上班的时候没时间,现在有时间身体又不行,再说我还真不知道,我是去过,知道出城门过一条河,但是连名字我都说不上来,我去了我也找不到,现在城市都扩大了,他那离城不远,我想着可能早都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图为父亲亲笔诗稿和大女儿张瑾纪念父亲的诗稿</p><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我给父亲写的诗一直想想制成诗册,结果,我自己不会写前沿,后来找了几个,人家说你妹妹都已经装订的很好了,你还搞什么呀?所以没做成这件事。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确实是写的准备发给玉明。</p><p class="ql-block">当时因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但是所有的资料我都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图为父亲的诗稿</p><p class="ql-block">张玉明:这是我父亲亲自写的毛笔字自作的诗稿。</p><p class="ql-block">《古井诗》</p><p class="ql-block">由来古井不生波</p><p class="ql-block">汩汩泠泠任汲柁</p><p class="ql-block">纵使狂飙淫雨际</p><p class="ql-block">依然澄澈映天河</p><p class="ql-block">自识胸中水浅深</p><p class="ql-block">无关风雨漫江城</p><p class="ql-block">黄涛滚滚汹汹日</p><p class="ql-block">碧海青青夜夜心</p><p class="ql-block">张玉明注解:父亲借景抒情,</p><p class="ql-block">澄澈的井水 平日任水桶锤击,纵使狂风大雨,井水依然清澈。</p><p class="ql-block">自我如同井水清澈 自知自明,不管江城漫天风雨,巨浪滚滚,我心如碧海清心。</p> <p class="ql-block">张瑾简历:</p><p class="ql-block">张瑾,1934年12月16日出生于安徽滁州市</p><p class="ql-block">入伍前曾就读贵阳白群中学</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6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5分校2大队24中队</p><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军政大学结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50师148团宣传队,参加剿匪宣传鼓动工作</p><p class="ql-block">1953年,剿匪结束后分配到贵州市警备司令部工作(<span style="font-size: 18px;">17军5师148团改编)</span></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八师工作(原贵州警备司令部)</p><p class="ql-block">1957年调解放军总参谋部卫生部第五诊所</p><p class="ql-block">总参谋部卫生部第三诊所</p><p class="ql-block">1976年调到总参谋部第三招待所诊所至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6号不到15周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p><p class="ql-block">隶属第二野战军17军50师148团,我和刘恩洲都在这个团。</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5日贵阳刚解放,第二天11月16号,我同学在街上看到军政大学张贴的招生海报,我和同学就去报名了。报名时,发给我们每人一份卷子让我们考试,考试合格了,组织我们观看歌剧白毛女和座谈会 ,部队就送我们到离贵阳不远的惠水县,也就是我五岁和父母逃难时住过的地方。即当年的定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贵州定番,当年我们一家逃难到了这里。巧合的是,我参军入伍考上军政大学5分校2大队24中队也在定番。</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我们去定番军政大学四分校的经过,那时候没有车,我们自己背着背包步行去的。这是我第一次负重行军,记得同时入伍的同学很友爱 ,我年龄最小 ,又是女生,他们轮流抢我的背包,帮着背。</p><p class="ql-block">当时部队还给我们发衣服,是从缴获的国民党的仓库里找出来的国民党士兵穿的那种衣服,上面还带四个兜。衣服布料像纱布似的特别长,穿在身上像裙子过了膝盖。就这样我们出发了,我们步行走到了惠水县,也就是原来的定番。</p><p class="ql-block">在那里,部队对我们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主要是学社会发展史,还有学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任务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我们在那里奠定了革命的理论基础。惠水可以说是我参加革命的摇篮。</p><p class="ql-block">过去我脑子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和生活感到迷茫,通过学习懂得了共产主义,那是人类最好最美好的社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我写的总结概况自己的经历里所说的“红星展艺”这句话,是说,我曾经当过兵的,心存信念理想,一心忠魂敬于党;我这个人比较普通,平平凡凡不记名</p><p class="ql-block">雾霾剿匪民安宁,我们当年在贵州那个地方,成天都是雾霾,是天无三日晴的地方,部队在那里剿匪,也是为民得以安宁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写的纪念父亲和夫君刘恩洲随笔写的诗稿</p> <p class="ql-block">张玉明:我们祖籍在安徽滁州市,与南京市交界,</p><p class="ql-block">欧阳修著名的醉翁亭记 就是在我们的故乡 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写的。</p><p class="ql-block">我姐就出生在滁州,我们父母的骨灰都洒在著名的琅琊山下。</p><p class="ql-block">我姐的生母去世很早。她是1949年年底参军的,好像还在初中时期吧,部队到学校招女兵,她就主动报名了。那时我还没出生,我是1951年出生在南京的。</p><p class="ql-block">大姐她参军离家又很早。见面接触虽然不多,但是她对我们这些弟妹都非常关心,父亲一人工资养活全家6口,四个孩子上学,瑾姐经常为我们寄学费和接济家里,她到琅琊山二次 都是为我们的父母撒骨灰而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说,当年自己和刘恩洲所在17军5师驻扎到了贵阳市,后改编为贵州市警备司令部,后来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八师。</p><p class="ql-block">1956年,刘恩洲从贵州调到北京,我之后也调到总参。</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回忆当年和丈夫刘恩洲认识的经过:</p><p class="ql-block">我和刘恩洲在一个部队,之前不认识。我们跟部队下乡剿匪后回到了贵阳 ,我分在在司令部工作,刘恩洲在政治部,我们同在司令部食堂吃饭。</p><p class="ql-block">后来我被调到军区干部部待分配,正好刘恩洲也在到了那里工作,因为之前我们是一个单位的,所以就算是熟人吧。</p><p class="ql-block">经过交往和了解 后,我们走到了一起,1956年1月 我们俩结婚了。</p> <p class="ql-block">接上口</p><p class="ql-block">我们结婚后的1956年3月,刘恩洲调到北京工作。</p><p class="ql-block">后来经组织批准,我也调到了北京总参谋部卫生部第五诊所工作,因离家有一段距离,我们住的大院里也有一个第三诊所,我就调到那里了。</p> <p class="ql-block">张瑾的丈夫刘恩洲长眠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p class="ql-block">少年从戎驰疆场</p><p class="ql-block">暮年心随日高朗</p> <p class="ql-block">文自于张瑾子女:</p><p class="ql-block">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中走来,父亲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1945年,父亲参加了前进剧社;1946年4月,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前进剧社是1945年由冀鲁豫军区战友剧社抽调大部分人员组成的。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部队组建了十一纵队,原前进剧社全部人马调归十一纵队,前进剧社更名为前卫剧社,两年后又更名为17军文工团。剧社组建后,先后编排了秧歌剧《过路军人招待所》《兄妹开荒》,歌剧《拴不住》《白毛女》,话剧《抓壮丁》等一大批节目,到战地一线演出,极大调动了官兵们勇往直前、毫不动摇的英雄气概,起到了激发斗志、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听父亲讲过,他当时在剧社做剧务。贵州出版社出版的《足迹—十七军文工团历程》一书中,附录里记录了前进剧社、前卫剧社、17军文工团各个时期的人员名单。1945年至1948年这三年,父亲都在名单中。名单中的强守一、丁蕙、陆宁、吴春台等名字我们还都记得,因为多年后这些剧社的叔叔阿姨曾到我们家做过客。当时,父亲还把家里珍藏多年的名贵白酒拿出来款待大家。1948年10月以后,父亲离开剧社去了十一纵队作战部队。十一纵队先后改编为中原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7军。那一时期,父亲曾在第二野战军十一纵队任直工科组织干事、侦查科副政治指导员。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1948年11月,党中央决定野战军以下设兵团,父亲所在的17军与16军、18军,连同新组建的炮兵团,在河南省商丘地区组成了第五兵团。父亲曾在新兵团二营任侦察连副指导员,在第五兵团归建大队任五连连长。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在的部队,曾随刘邓大军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行程数千里,直到祖国的西南贵州。战争年代,父亲不怕牺牲、敢于吃苦、勇于斗争,多次立功受奖。对此,父亲很少提及,我们了解得并不多,只有两次特别的让我们记忆深刻。一次是在某次战斗中,他腹部中弹,流血很多,被担架队员抬到了医院。幸好当时受的不是致命伤,经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一同入伍的老乡,以为他已阵亡,通知了老家。家人以为他牺牲了,为了延续刘家香火,后来祖父还特意收养了一名养子。还有一次是在淮海战役中,父亲担任侦察连副指导员,当时俘虏的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交由父亲所在部队押送一程。当年押送杜聿明是一段路换一批战士,并不是从头押到尾。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事隔多年,杜聿明到军博参观。当时,父亲任军博办公室副主任,在接待过程中,俩人一见面,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杜聿明居然认出了父亲,他握着父亲的手说:我还记得当年你押送我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生平</p><p class="ql-block">刘恩洲同志,河南清丰县人,1925年生、1943年5月参加革命、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丰县四区武委会工作员、一区武委会青年委员兼战勤委员-,第二野战军十一纵队直工科组织干事、十一纵队侦查科副政指、十一纵队新兵团二营副指,五兵团扫建大队五连连长,贵阳市警备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公安第八师政治干事、贵州军区政治部干部科助理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检察员,总政保卫部助理员、总政国防科学工作部保卫处助理员,军事博物馆保卫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处副处长等职。刘恩洲同志于青少年时期就参加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活动,在革命战争时期,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多次立功受奖。</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同志长期从事保卫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在实践中增长才智。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工作中认真负责,思想敏捷,坚持原则,特别是在军事博物馆保卫科工作中,积极组织领导拟订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军博保卫工作建设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张瑾总结概括写的她自己的经历:</p><p class="ql-block">头戴红星曾闪映,心存信念理想铭;</p><p class="ql-block">依偎军魂忠于党,平平凡凡不记名;</p><p class="ql-block">天雨洗兵未曾践,雾霾剿匪民安宁;</p><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八十六,知交零落全台登;</p><p class="ql-block">夕照惨晖何所至,与时俱进诗书盈。</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95795独立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5KC02037中央军委制发1988年独立功勋荣誉章证书照片钢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证书用章</p> <p class="ql-block">张瑾子女回忆:调到北京后,父亲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检察员,总政保卫部助理员、总政国防科学工作部保卫处助理员。父亲还从事过我国核武器研发试验的保卫工作,可能是保密的原因我们从来没有听他讲过。多年之后的一天,新闻报道了有关于国民党特务活动的消息,在和父亲聊此事时,父亲无意中说到:当初在马兰要做一试验,试验区边上的一个山头上就有人,从望远镜中看是放羊的人,穿着放羊人的衣服,也有羊,就是数量不多,但开着吉普车一过去,人就没有了,当时怀疑是国民党特务......后来听妈妈讲,当时父亲每年都要去马兰基地三四个月,在此期间父亲落下了严重的胃病,最后不得不调换工作,来到军事博物馆,在文革前爸爸配发一把54式手枪,每周都能见到他擦枪。父亲长期从事保卫工作,他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军事博物馆工作期间,父亲先后担任了保卫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处副处长等职务。特别是在保卫科工作中,他积极组织领导拟订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军博保卫工作建设做出了贡献。此间,父亲还参与了工业学大庆展览、抗日战争纪念馆、全国科学大会展览等筹备、展出等工作,记得当时来家中索取展会票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胜利纪念 (2枚)1948.11.5-1949.1.10中原军区制</p><p class="ql-block">渡江胜利纪念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p><p class="ql-block">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p><p class="ql-block">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颁发1949-11-1-12-2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独立自由勋章证书照片钢印为050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证书用章独立自由奖章:1927——1945独立自由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五年</p> <p class="ql-block">独立自由勋章</p><p class="ql-block">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华北解放纪念章:1950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章(2枚含母亲张瑾)</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1954.2.17</p> <p class="ql-block">北京043501解放勋章证书照片钢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证书用章解放奖章背面:1945——1950解放奖章一九五五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曾经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和重大战役,多次立功受奖。</p><p class="ql-block">其中有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南麻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剿匪等重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我过去曾提及,刘恩洲参加革命初期是参加的游击队,那时游击队因力量薄弱、武器简陋,只有巧妙地利用游击战术端炮楼、打鬼子。</p><p class="ql-block">按照刘恩洲履历资料,确切的应以河南清丰县四区武委会为准。</p><p class="ql-block">刘恩洲曾经立过无数次战功,也负过伤。记不清他是哪个战役受的伤,子弹击中了腹部,他被担架队抬下来时,同村的老乡看到了昏迷不醒的刘恩洲,以为他牺牲了,回到村里告诉了家人和老乡们,大家都以为刘恩洲牺牲了呢。</p><p class="ql-block">幸好当时刘恩洲受的不是致命的伤,经抢救性命保住了,可与上了前线的原部队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他又重新加入了另一个部队。</p> <p class="ql-block">张瑾在概括自己经历里写的“五士五师”</p><p class="ql-block">刘洁高级会计师、刘军高级工程师、长媳王立平正高级农艺师、次子刘丹律师,二儿媳冯媛,我们姐弟都是党员。</p><p class="ql-block">刘洁的儿子是个党员,</p><p class="ql-block">刘军的儿子刘海明夫妇都是硕士,两个人都是党员。</p><p class="ql-block">刘丹的儿子刘传是博士</p> <p class="ql-block">图二,1943年河南清丰县武委会组织训练民兵</p><p class="ql-block">父亲参加革命曾在清丰县四区武委会工作战斗过,</p><p class="ql-block">关于武委会:</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和抗日群众团体。也称抗日武装委员会。&nbsp;</p><p class="ql-block">八路军成立的冀中军区,</p><p class="ql-block">为加强对民兵、自卫军(队)的领导,先后建立起上自各根据地行政区,下至区、乡的各级人民自卫武装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张瑾亲笔说明了丈夫刘恩洲的有关经历</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刘恩洲在河南清丰县四区武委 期间曾跟从赵队长端掉了鬼子的炮楼。</p> <p class="ql-block">当年清丰县武委会并入中原野战军11纵队。有张瑾子女的文字注解 ,并且历史资料也有详细记载</p><p class="ql-block">文自《中共濮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濮阳大记事—民国36(1947年)</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15日,中共冀鲁豫区委决定,将各级武委会系统并入军区、军分区,成为其所属之人民 武装部。</p><p class="ql-block">8月1日,冀鲁豫军区独立一、二、三旅组建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王秉章、政委张 霖芝。</p><p class="ql-block">9月3日至5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各纵队赴鲁西南地 区作战。7日,各纵队与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发起沙土集战役,全歼国民党整57师9000余人。</p><p class="ql-block">12月30日,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与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攻克东明县 城,将龟缩于东明城内国民党濮阳专署及濮阳、东明、清丰、南乐、大名、广平6个县政府 机关全部摧毁,歼敌7千余名</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当年曾经在中野11纵队战斗过,</p><p class="ql-block">中野11纵队源于一支地方武装。1947年6月开始,刘邓大军(即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了佯装主力而掩护刘邓大军,这支地方武装于8月1日组建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前身,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编为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全纵14000余人。因为当时华野西兵团也是身负掩护刘邓大军的战略任务,所以第11纵队成立后的第九天,也就是8月10日,就改归华野西兵团指挥,开始跟随华野战斗。</p><p class="ql-block">1948年6至7月间,华东野战军在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的指挥下,打响了豫东战役。粟裕令“王张11纵”参与阻击国军黄伯韬的增援。</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之碾庄血战中,中野11纵这支部队再经锤炼,如配合华野主力围攻碾庄时,“中野11纵包围离徐州东南郊机场5~6公里的柳集之敌,与守敌第12军激战,并炮击徐州机场”。</p><p class="ql-block">1949年11纵队回归中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第二野战军第17军。</p> <p class="ql-block">中原野战军后来改编为第二野战军</p><p class="ql-block">第二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的。1945年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各战略区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编为野战兵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的八路军部队,分别编组成1至3万人的野战兵团。同时,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p><p class="ql-block">军区辖冀鲁豫、冀南、太行和太岳4个二级军区,以及刚起义的国民党第38军之第17师,共29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图为,国民党将领杜聿明在淮海战役被俘</p><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期间&nbsp;刘恩洲任十一纵 队侦查连副指导员,曾亲自押送被我军俘的战犯杜聿明到华野总部其中的一段路程。</p><p class="ql-block">后来,刘恩洲在任军事博物馆办公室副主任期间,特赦后的杜隶明 参观军事博物馆时和刘恩洲握手,杜隶明说他还记得刘恩洲当班押送他时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关于杜聿明参观军事博物馆的事情,我觉得是有点戏剧性,所以提起来这事。</p><p class="ql-block">无论他是否认识,但杜隶明当时确实说了这样的话。因为当年押送杜隶明的战士太多了,如同接力赛似的,一段路换一批战士,不是从头押解到结束。</p><p class="ql-block">说明杜隶明他的记忆力太好了,记得这么清楚。可惜当年没有条件照相,也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参加过历次重大战役。其中有举世闻名的淮海、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6日,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p><p class="ql-block">参战部队</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序列</p><p class="ql-block">(两大野战军,23个纵队,63-66万人加40万民兵</p><p class="ql-block">#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加四个旅,4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加三个旅,近20万</p>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p> <p class="ql-block">(文自军事网)</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刘恩洲所在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7军50师148团,</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确定,以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刘恩洲所在部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编为二野五兵团第十七军,王秉障任军长。</p><p class="ql-block">十七军下辖第四十九、五十(刘恩洲所在部队)、五十一等3个师及军属炮兵营、侦察营、警卫营等直属部队,全军员额2.48万人。</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兵团汇聚了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的主力精华,特别是从冀鲁豫根据地走出的3支野战纵队(第1、7、11纵队刘恩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年的部队</span>)均融合在该兵团,兵团司令员杨勇为我军著名战将,在他的指挥下5兵团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为,进军解放贵州前,部队召开誓师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刘恩洲所在的二野参加渡江战役后,又跟随部队进军大西南并到了贵州。</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第二野战军主力在第一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各一部的协同下,以大迂回、大包围的行动,向川黔进军,举行了成都战役。野战军第4兵团在参加解放广东和广西的作战后与第四野战军一部向云贵进军。</p><p class="ql-block">当时,敌军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总计还有90多万兵力。包括了几十万正规军、治安部队,此外,还有20多万的地方团练部队。</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22日,5兵团发出《战字第3号命令》,决定以17军附兵团野炮团为中路,沿湘黔公路进击,负责攻占贵阳;以16军为左翼,向天柱、三穗、镇远进攻,协同17军作战。以18军为兵团二梯队。右翼有友邻10军,向铜仁、松桃进攻。</p><p class="ql-block">十六、十七、十八3个军,从秘密集结的湖南邵阳出发,一路向西挺进贵州,拉开了解放贵州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图为贵州解放,解放军进入贵阳,市民夹道欢迎。之后17军进行交接仪式</p><p class="ql-block">解放贵州</p><p class="ql-block">1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5兵团17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湖南晃县向玉屏进军,另一路从湖南芷江机场出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6日攻占三穗。刘恩洲所在的17军各师于11月6日发起多路进攻,迅速打破敌人黔东防线,50师前卫部队于当日上午攻占玉屏,追敌980团至青溪镇,发现敌正在渡河,部队利用大雾掩护,直扑正在集合之敌群,俘400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7日凌晨抵达 玉屏县城郊待命。是日拂晓,为阻止解放军解放玉屏,国民党玉 屏县长杨鸿垚下令点燃县城的3座粮仓和北门浮桥后逃离。一时间,玉屏县城火光冲天,黑烟四起。17军50师一部先期抵玉屏, 49师一部在击溃国民党军327师后亦抵玉屏,一面投人灭火,一面 追击溃逃之敌。玉屏解放后,17军相继解放镇远、岑巩,继续向贵阳进发。</p><p class="ql-block">  贵州门户大开,我军一路摧枯拉朽。11月12日黎明,部队乘缴获的汽车向贵阳猛进,接连攻下贵定、龙里,于14日晚23时进占贵阳,发现守敌已于13日逃走。17军50师15日上午进入贵阳警备。<span style="font-size: 18px;">14日23时进占贵阳。同时举行了入城式。</span></p> <p class="ql-block">自1950年剿匪开始至1952年结束,三年内,解放军在贵州共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和土匪100多万。</p><p class="ql-block">张瑾说:我们当年在贵州那个地方,成天都是雾霾,是天无三日晴的地方,部队在那里剿匪,也是为民得以安宁吧。</p><p class="ql-block">贵州从1950年春季开始全面展开剿匪,到1951年夏秋之间,大股土匪陆续被歼灭,重要匪魁相继授首,攻占土匪最后盘踞的罗甸、望漠、册亨三个县城,使全省地区全部获得解放止,计约一年半的时间。(文摘自军事网)</p> <p class="ql-block">贵州剿匪,</p><p class="ql-block">部队当年在贵州剿匪非常艰险,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可以了解当时剿匪的严峻和艰苦性</p><p class="ql-block">文字《中国档案报》</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至10月间,在贵阳雪涯洞举办3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了专员、县长、警察局长、保安团军官、党团骨干、帮会头目、民卫队长等1700多人。这些人分散到各地。从全国各地逃来不少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宪、特人员和残兵散卒相继聚集成匪。</p><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时,贵州全省集中公开活动的土匪已达460多股,武装匪特约13万人,机枪千挺以上,这些土匪多则上千人,少则几十人,控制着全省近半数县城和大部分乡村。</p><p class="ql-block">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匪患同样猖獗,周边有多只千人以上的股匪。解放军第五兵团主力解放贵阳后继续入川、滇作战,贵阳守备力量较为薄弱。贵阳军分区所辖10座县城有9座被土匪侵扰。严峻的形式迫使解放军在贵阳市内修筑碉堡保卫首脑机关安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春,盘踞在贵州的土匪进行大规模的武装暴乱,公开杀害中共党政军人员、进步人士和积极分子,抢公粮、公物、破坏工厂和交通设施,烧仓库、民房,攻打县、区人民政府,犯下了滔天罪行。匪乱波及全省,贵州形势特别紧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1950年一年时间里,仅贵阳市警备区参加的剿匪战斗就有251次,毙匪445人,伤匪472人,俘匪1822人,降匪2872人,缴获枪炮2548支(门)。随着匪患的平息,贵阳才真正获得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从1950年1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黔部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先后与股匪进行大小战斗4246次,毙伤俘虏匪中队长以上骨干1439人,缴获各种大炮298门,轻重机枪1247挺,长短枪11.69万支,平息了全省的匪患,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p><p class="ql-block">五兵团经过3年的剿匪和清匪反霸工作,于1953年彻底清除了匪患。到1954年,贵州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p> <p class="ql-block">图一、刘恩洲在天安门留影</p><p class="ql-block">图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师领章帽徽</p><p class="ql-block">刘恩洲、张瑾所在部队17军5师改编为贵阳警备司令部后又相继改编为公安第八师</p><p class="ql-block">有关公安师的发展过程如下:</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隶属公安部。</p><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公安部队的定额占军队总员额的4.5%。</p><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2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公安部队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共组建了正规公安部队20个师又3个团,总计18.8万人,同时接管全国省、地、县地方公安武装32.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1955年7月18日,国防部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配发放射光芒的国旗帽徽,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总员额40余万人。</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先后组建过20个正规公安师,实际组建17个公安师和1个公安警卫师。</p><p class="ql-block">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8师(刘恩洲所在部队)</p><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11日,以贵阳警备司令部(1949年11月23日成立)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8师师部,由安顺、铜仁、兴仁、遵义、毕节军分区共同抽组第22团;镇远、独山、贵阳军分区和贵州军区警卫第1团共同抽组第23团,其中军区警卫第1团抽调人员组建第23团第3营;川南军区炮兵团团直为基础,从宜宾、泸州、乐山、内江军分区抽调人员和建制连队组建第24团(实际未归公安第8师建制)。</p> <p class="ql-block">1956年3月,刘恩洲从贵州调到北京,先后在解放军总政治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和军事博物馆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1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全体同志集体合影,刘恩洲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身穿六五式军装不同时期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1976年,文革结束后,组织上调我到了总参第三招待所工作,一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展馆面积近5万平方米,主楼高94.7米,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p><p class="ql-block"> 1962年夏,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名。</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逝世后,他所在的军事博物馆领导对刘恩洲的生平评价:</p><p class="ql-block">刘恩洲同志长期从事保卫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在实践中增长才智。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工作中认真负责,思想敏捷,坚持原则,特别是在军事博物馆保卫科工作中,积极组织领导拟订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军博保卫工作建设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员长的夫人康克清参观军事博物馆时和工作人员们留影。刘恩洲也在其中(第三排左三)</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集体合影</p><p class="ql-block">图一、刘恩洲(后排左三)</p><p class="ql-block">图二、刘恩洲(左一)</p> <p class="ql-block">1984年5月,张瑾(第二排左二)在解放军301总医院参加培训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和离休人员们与军事博物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父母和我们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这张照片是1959年父母带妹妹玉明来北京看望我们。</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我非常满意,刘军顽皮的样子没</p><p class="ql-block">变,刘洁笑得阳光灿烂,很幸福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张玉明:我惊喜地发现还有一张我在其中的照片呐! 我从来都没看到过。那是1959年爸妈带我去北京的!</p><p class="ql-block">我父母抱的就是刘军和他姐,刘丹还没出世。旁边傻笑的小丫头就是我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玉明:我还保存着几张照片,这是瑾姐和三个孩子合影、</p><p class="ql-block">图一、张瑾和子女刘洁、刘军、刘丹姐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玉明:我对瑾姐家三个孩子都很有好感。当年刘洁出差经过扬州,还特地到我那小医院简陋的住房去看我。</p><p class="ql-block">刘军出差到上海,特地到浦东看曾理,那时曾理正在创业初期,刘军去可能连坐一下的地方都没有,没得到任何招待。</p><p class="ql-block">刘丹也是出差到镇江时,特地过江到扬州来看望我。回想起来我很欠你们一大家子人的情喲!</p><p class="ql-block">你们三个人的儿子我也都接触过,瑾姐带着四五岁的外甥到扬州去,看我那简陋的住房,问外婆:“他们家的钱往哪里搁呀”。多么纯真的孩子,引得外婆哈哈笑。</p><p class="ql-block">刘军的儿子是在七八岁的时候的,我到北京出差。他和我打乒乓球,特神,反应特别快,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p> <p class="ql-block">(文自于张瑾子女)</p><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告慰英灵</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之前已经有了第三代,外孙栾天铎、长孙刘海旻的出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父亲走后这些年,家里又添丁进口,家庭成员不断扩大。先后增加了五名成员——刘丹的儿子刘传;刘洁的女儿姚雨蓝、儿媳张金兰、外孙栾峦;刘军的儿媳安云静;如今已是四世同堂。</p><p class="ql-block">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母亲现在挺好的。每天看看电视读读报,兴致来了还经常写写诗,那些诗相继发表在《猶春集》《总政老干部学院建院十周年诗词选》《军博老干部诗词选》《庆祝新中国60华诞诗词选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诗词作品选集》以及《军休之友》《老年博览》、《二野军大五分校校友丛书—校友诗词选集》《二野军大五分校校史》等刊物上。我们几个孩子的学习和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刘洁是会计师;刘军是硕士,高级工程师;王立平是学士,正高级农艺师;刘丹是中央党校大学本科毕业,执业律师;冯媛是市委党校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孙辈们更是出色,长孙刘海旻是工程师,他和妻子安云静均为硕士;次孙刘传在南开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迈阿密大学读了6年博士,如今已经取得博士学位。这就是母亲在纪念父亲的诗中提到的“五士六师”。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始终觉得他在远方时时刻刻凝望着我们。值此父亲仙世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想对父亲说:爸爸,我们永远怀念您!来生,我们还做您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张瑾夫妇和子女们</p><p class="ql-block">刘洁(后排左)刘军(后排中)刘丹(后排右)</p> <p class="ql-block">离退休后,张瑾夫妇和儿孙享受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玉明:</p><p class="ql-block">图一、这两张是刘丹五岁时的一寸黑白照,一张是刘丹儿子刘传十个月时的六寸彩照。</p><p class="ql-block">刘传10个月是写在背面的,没写哪年。</p><p class="ql-block">几十年啦,搬迁无数……我都珍惜地保存着……</p><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图二、这张照片是刘洁的孙子,也可以说是我们家的第一个第四代吧,他站在桌子上照着一个照相,你看他,笑得像一朵花似的,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呢?因为我们毕竟马上要走了,他不仅是一家里的家庭的一个希望,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的,我们这个民族有希望就是因为有这么多聪明的健康的活泼的向上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刘恩洲参与了电影《开国大典》的拍摄过程。</p><p class="ql-block">曾和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合影</p><p class="ql-block">1989年上映的《开国大典》等电影将国庆献礼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中《开国大典》可谓里程碑式作品。 (文自百度)</p><p class="ql-block">张瑾:关于拍摄《开国大典》这部电影,他爸是因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看他的形象适合扮演 某个角色,就拉住了他。参加电影《开国大典》拍摄没有台词,他是在观礼台上,站在扮演周总理演员后面那个位置。</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还有一张剧照,现在找不到了,所幸找到了他爸和扮演毛主席那个叫古月演员合影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为电影《开国大典》剧照</p><p class="ql-block">刘恩洲(后排中)与周总理(王铁成扮演)</p> <p class="ql-block">张瑾说:除此之外,还拍了另外两部电影,名字我都记不清了,也是群众演员。</p><p class="ql-block">刘恩洲参加另外几部电影的花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我参军时还小呢,时光流逝86岁啦,私交就是知心,交了一些好朋友吧,现在都陆续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以后怎么办呢?与时俱进知输赢。我还要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我每天看广播,听听报纸,看看书,尽量的跟上时代吧,以诗书来充盈我以后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接上</p><p class="ql-block">不过我现在也很高兴了,两个100年,原来我以为第一个100年的看不见,现在这第一个100年,明年的7月1日就到了,还不到一年呢。</p><p class="ql-block">我现在还是挺充满信心的,我也有准备迎接第二个100年,所以还是要有信心的,要活得愉快,活得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越富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子女为张瑾贺寿。</p><p class="ql-block">祝生日快乐!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图一、这是刘传在南开上大学的时候参加天津市的钢琴比赛,我和他爸爸妈妈去看他了,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业余赛的第一名,当时我还说了一句,”我觉得他表演的比那个专业的第一名还好 ”,刘丹说我偏心,我说不是偏心,也可能我对钢钢琴理解的水平不高吧,但我真是觉得他弹的是很不错的。</p><p class="ql-block">他得了不少的冠军,上学中学的时候是中学冠军、上大学是大学里的冠军,到天津就是天津市的冠军。当然都是业余的,不是专业的。</p><p class="ql-block">图二,刘传(次孙)今年11月在美国迈阿密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次子刘丹:母亲说找一张刘传博士服的照片,我回家找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瑾口述:</p><p class="ql-block">这一张照片是放在家里桌子上的,是刘传在美国学习,他的导师让他到香港去参加一个学术会,刘传就抽着开完会的空隙时间 ,回到北京来看看我们,咱们一大家的一个合影。</p><p class="ql-block">这次家庭聚餐,除了两位是亲戚以外,全家人少一个儿媳冯媛。抱在手上的孩子是刘洁的孙子栾峦,是我们家的第四代,抱孩子的是刘洁的儿媳妇张金兰。</p><p class="ql-block">陈长生是我们的一个亲戚,是我姑妈的一个外甥,他在北京工作,最边上就是陈长生的爱人章凯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军:前排从左至右:刘海旻(刘军儿子),刘传(刘丹儿子),母亲,张金兰(刘洁儿媳,抱着的是刘洁的孙子,刘洁的孙子大名叫:栾峦),刘洁。</p><p class="ql-block">后排从左至右:章凯丽(陈长生妻子),陈长生(我妈的外甥),刘军,刘丹,姚玉蓝(刘洁女儿)、栾天铎(刘洁儿子),王立平(刘军妻子)。</p><p class="ql-block">全家人当时少刘丹的妻子冯媛,现在大家庭又多了一个成员我的儿媳安云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