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一厂至十厂的前世今生

芷氷

<h3><strong>读档</strong><strong>述史</strong></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一厂至十厂研究和探寻工作</strong></h3></br><h3><strong>要从抚顺石化公司档案中心</strong></h3></br><h3><strong>现存的三份文书档案说起······</strong></h3></br><h3>所属企业石油二厂档案室<strong>1952年永久保存的编号3-0001-1952Y0026的第1号文件</strong>——《抚顺矿务局将所属五单位移交东北石油工业管理局协议书》,<strong>编号3-0001-1952Y0027的第1号文件</strong>——《关于更改厂名的通知文件》,以及永久保存的<strong>“抚人干字1952年8月26日第二九一三号文件”</strong>——《为通知成立东北石油管理局并将原属本局之西制油厂等五单位划归该局领导由》,这几份档案记录了<strong>抚顺矿务局所属石油企业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东北石油管理局并更名的详细情况</strong>。</h3></br> <h3>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1952年永久保存的编号3-0001-1952Y0027的第1号文件——《关于更改厂名的通知文件》</h3></br><h3>其中提及到9个企业,除本溪太平矿以外,更名后的东北石油一厂至八厂写得很明确,那问题来了—<strong>东北石油九厂和石油十厂哪去了呢?</strong>为什么没在这个文书档案中体现?这两个企业是什么时候划归东北石油管理局的呢?他们在哪个城市,归属于哪个单位?现在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br></br></h3></br> <h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档案背后故事的寻查之路。我们立足档案馆藏,<strong>搜索目录无果,没有完整的内容可供参考,想翻阅1952年到现在的所有档案内容不可能,</strong>手头现有的碎片线索又不能做为验证的依据,怎么办?我们只好将关注点转移到档案以外……<br></br></h3></br><h3>通过一段时间的网上查询、图书线索、多方询问,基本确定了这两个企业的地理位置--吉林省境内。但由于时间久远,行业局限,地处偏远,加之疫情期间条件受限难以成行,已有线索链条始终不能连贯,很多信息点模糊,验证工作难度很大,问询者的用词—<strong>“可能”“好像”“大概”“差不多”,让我们寻找工作缺乏足够的自信</strong>。没有史料依据是档案研究工作的大忌,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h3></br><h3>在这种情况下,电话还是目前能做的最有效方式,经过<strong>无数次的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办公电话拨打,接近50余人次的询问核准</strong>,最终把信息点一一理清,根据信息点我们又返回到档案室,通过信息依据,档案指向查询,锁定信息链条目标,将已有信息和内容逐一丰满完善,才将各厂的内容呈现。</h3></br><h3>以东北石油九厂为例(地处吉林省桦甸县,是伴随着1937年桦甸油母页岩矿发现,1943年到1945年时期进行实验性干馏作业的人造石油厂)。建厂在日本侵略时期,<strong>日方对日侵企业的文书档案一向是做销毁处理的,</strong>可查的文献资料里关于石油九厂的信息少之又少,就是桦甸人对该厂知道的也是凤毛麟角,且多半说不清楚。发动中油系统内部信息沟通优势,我们首先<strong>询问了在吉林的多家石油行业的企业同仁,答复普遍不明确、不全面、不理想。</strong></h3></br> <h3>我们开始翻阅有关吉林地区地质和工矿企业的书籍,先是找到了“1937年桦甸油母页岩矿发现”这个点,随后在“<strong>《石油炼制与化工》1957年03期</strong>”,彭玉岩撰写的文章《艰苦奋斗,胜利前进的十年》发现企业装置改造的相关内容,根据这些线索,我们查阅《桦甸县志》,企业旧貌逐渐清晰。<br></br></h3></br><h3><strong>到这里还不算完成,企业后续的发展还是未解的难题,</strong>我们还是选用电话这一便捷联系方式打开工作局面,电话从省、市、县政府公开电话,打到省国土厅、市工信局、应急局、档案局、自然资源局、矿权局、安监局等主管部门,将吉林市、桦甸县级市所属的所有公有、民营矿业和石油公司都打了至少一遍电话,一一问询企业沿革、概况、目前现状、有无了解东北石油九厂情况的老企业职工等等,不放过点滴信息点,蛛丝马迹最终有了结果,企业的“前世今生”终于明朗,我们把所有信息和文书档案资料整理验证,形成文字和图片信息,未完善的部分待今后再逐一呈现。</h3></br> <h3><strong>照此思路,东北石油十厂按图索骥,虽过程曲折,困难重重,但结果令人欣喜。</strong>解决问题关键拐点是现存石油二厂档案室标记为“<strong>收文普字第1467号”【京油人】(53字第13783号)</strong>这份档案,其内容锁定关键信息点,东北石油十厂存在路径一锤定音。<br></br></h3></br><h3>新中国成立伊始,石油作为高品位的优质能源,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但由于新中国石油勘探屡遭挫折,国内还没有天然石油炼制。就是东北仅有的几个炼油厂,也是以生产页岩油为主,且当时的产油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石油产品基本依靠进口。</h3></br> <h3>195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到石油一厂视察并题词</h3></br><h3>毛泽东主席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18天,便以中央人民政府的名义签发了成立国家燃料工业部的命令。这条命令足以体现决策者不得不咬着牙关,勒紧裤腰带从石头里挤“生命油”的决心,也就是说要想摘掉贫油的帽子不得不把眼睛放在成本极高、产出极低的东北人造油上,以解燃眉之急。<br></br></h3></br> <h3>面对日侵时期就起步的东北炼油工业的重重窘境,民族炼油工业举步维艰。民族石油炼制工业重组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br></br></h3></br><h3>与各厂前世今生的探究是见证新中国石油工业历史功绩的必然需要,这些企业不被人所知的过去和现在应该得到世人的正名和尊重。目前,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较少,文献资料多为回忆录,描述上也以通俗性为主,缺少文史支撑。本文就东北石油炼制工业的企业发展为背景,展现石油炼制企业的兴衰历史,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暂且按照石油工业部标定的顺序进行记述,排序不分先后,功劳不分大小。</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一厂(抚顺)</strong><br></br></h3></br> <h3>东北石油一厂作为中国石油炼制第一厂,在日侵时期名为制油工场,隶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h3></br><h3><strong>1909年</strong>,在“满铁”开发抚顺胜利煤矿西大井时,在靠近煤层之上覆有含油及可燃的岩石—油母页岩。“满铁抚顺煤矿”支付10万日元将西露天煤矿100吨油母页岩送往瑞典、德国进行试验,其收油率分别为2%和1.75%,遂成立“页岩干馏技术委员会”。“满铁”技术委员会又将500吨油母页岩送到苏格兰、英国、瑞典、德国等地进行不同炉型的工业化干馏试验,试验取得成功,获得建厂需要的全部数据。</h3></br><h3><strong>1926年3月3日</strong>,“满铁”向日本政府提出建立“抚顺炭矿制油工场”,并提出了上述干馏法的特许申请,经过16个月的试验改进,日渐完善,从而奠定了抚顺页岩油工业化基础。<br></br></h3></br> <h3>抚顺石化公司档案中心现存昭和二十年(1945年)满洲第九四五部队《机帆船重要取得1件申请》复印件</h3></br><h3><strong>1928年4月</strong>,东北石油一厂前身—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制油工场成立,厂址设在抚顺大官屯。<br></br></h3></br><h3><strong>1930年7月1日</strong>开始营业,更名“抚顺炭矿制油厂”,工厂建设初具规模,总投资为一千万日元,以生产重油、粗蜡为主,副产硫铵,粗蜡送往日本山口县德山市的精蜡公司精制。</h3></br><h3><strong>1940年4月</strong>原制油工厂更名为抚顺炭矿建设局西制油工厂。日侵时期的抚顺页岩油工业完全控制在日本海军手里,直接为其侵略战争服务。从1931年开始到1942年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油母页岩7810万吨,页岩原油228万吨。</h3></br><h3><strong>1948年</strong>抚顺解放后,工厂先后隶属于抚顺矿务局、东北石油管理局、国家燃料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工厂先后更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抚顺矿务局制油厂、东北石油管理局石油一厂、燃料工业部石油一厂、石油工业部石油一厂。<br></br></h3></br><h3><strong>1952年</strong>,东北人民政府成立东北石油管理局,抚顺矿务局制油厂改称东北石油一厂。</h3></br> <h3><strong>1982年3月</strong>,石油一厂隶属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1994年7月,为彻底消除国家级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国家经贸委正式下达《印发&lt;关于审批抚顺石油一厂综合治理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的请示&gt;的通知》。“石油一厂新区”建设,老区所有装置全部关停,部分生产装置搬迁到石油二厂,保留石油一厂番号。<br></br></h3></br> <h3><strong>2015年9月16日</strong>,公司决定恢复石油一厂建制。东北石油一厂现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区东部,占地面积43.6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2亿元;直属单位20个,主要生产装置12套,以加工蜡油为主,目前生产石蜡、润滑油基础油、抽出油3大类29个品种的石油化工产品。<br></br></h3></br><h3><strong>目前状态:在产</strong></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二厂(抚顺)</strong><br></br></h3></br> <h3>东北石油二厂始建于<strong>1939年</strong>,其前身是日本人开办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东制油工场”。</h3></br><h3>根据日本海军部的指示,<strong>1939年4月</strong>,“满铁”提出《第二次页岩粗油50万吨生产计划》,内容如下:“抚顺煤层东半部9公里之煤层较其西半部之煤层薄,但煤层上面之油母页岩与西部同样发达。原矿可送至东洲河东侧之工厂。如每年送一千万顿原矿至干馏工场,可采取粗油5%时,则每年可生产50万吨粗油,连续生产30余年。”(摘自抚顺矿务局档案馆1939年第70号卷)。当年7月1日,“满铁”决定成立抚顺炭矿东制油工场建设事务所,计划总投资15300万日元(包括开采东露天矿),1941年开工建设抚顺炭矿东制油工场,处理能力为35万吨的页岩原油蒸馏装置。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海军缺乏润滑油,又追加了润滑油工场的设计,润滑油工场的设计于1943年完成。</h3></br> <h3><strong>1945年8月</strong>,日本军队投降前,又建成20台200吨干馏炉(三部干馏炉),并进行了局部试运。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后,东制油厂的大部分资料被日本军国主义者销毁,工程建设全部停产,工厂停产。<br></br></h3></br><h3><strong>1948年</strong>抚顺解放后,工厂先后隶属于抚顺矿务局、东北石油管理局、国家燃料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工厂先后更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抚顺矿务局东制油厂、东北石油管理局第二厂、燃料工业部石油二厂、石油工业部石油二厂。</h3></br> <h3>现存石油二厂档案室东北石油管理局文件</h3></br><h3><strong>1982年3月</strong>,抚顺石油二厂更名为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石油二厂(简称石油二厂)。<br></br></h3></br><h3>石油二厂主厂区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3亿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150万吨/年,以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等为主导,能生产12大类38种石油化工产品,是我国重要的燃料生产基地,也是抚顺石化的化工原料、石蜡原料、润滑油基础油原料供应基地。</h3></br><h3><strong>目前状态:</strong><strong>在产</strong></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三厂(抚顺)</strong><br></br></h3></br> <h3>东北石油三厂是我国第一个高压加氢炼油厂,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战争,掠夺抚顺煤炭资源,发现抚顺烟煤质量优良适于“液化”制取石油,强占民田掳掠民工修建的,起初取名“临时石炭液化工场”。前身为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石炭液化工厂。</h3></br><h3><strong>1936年5月11日</strong>,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计业三六第5号文,呈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广田弘毅,提出建设煤液化加氢试验工厂的申请。</h3></br><h3><strong>1936年6月</strong>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一方面委托日本德山第一海军燃料厂,另一方面责成其所属中央试验所(现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前身),分别进行抚顺烟煤直接液化加氢法生产人造石油的研究。同年7月19日,广田弘毅签署发出满殖字第321号指令,批准建厂,设计能力为年产轻质油2万吨,每天液化精煤100吨。</h3></br> <h3>满铁总裁大村卓一向日本天皇进献抚顺碳矿石炭液化工厂(今石油三厂)生产的一次加氢液化原油</h3></br><h3><strong>1939年2月</strong>,工厂主要生产装置相继建成,5月投入综合试运,6月21日生产出一次加氢液化原油。</h3></br><h3><strong>1943年11月</strong>, 伪满政府、日本燃料兴业株式会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三家出资,在吉林组建满洲人造石油株式会社,本厂划归该社,称抚顺工场,隶属人造石油株式会社。</h3></br><h3><strong>1946年3月20日</strong>,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收工厂,改称第二化学厂。解放后,工厂先后隶属于抚顺矿务局、东北石油管理局、国家燃料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工厂先后更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抚顺矿务局制油厂、东北石油管理局石油三厂、燃料工业部石油三厂、石油工业部石油三厂。</h3></br> <h3><strong>1982年3月</strong>,工厂更名为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石油三厂。<br></br></h3></br><h3>石油三厂是集炼油、化工于一身的大型二次精深加工企业,占地面积共85平方公顷。液蜡产量位居世界单厂生产能力第一位。</h3></br><h3><strong>目前状态:</strong><strong>在产</strong></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四厂(抚顺)</strong><br></br></h3></br> <h3>东北石油四厂前身是“抚顺化学工业试验所”,该厂始建于1908年,当时称为抚顺化学工业试验所,该厂于1913年11月大部完工,1914年3月投入生产,是抚顺建成最早的化工企业。</h3></br><h3><strong>1941年</strong>改称为抚顺石油化工厂,1944年建起国内第一座专门工业化生产灯烟炭黑的装置。解放后被东北工业部接收改称东北石油四厂,除生产石油工业用的化学药品外,主产炭黑。曾用名“国营抚顺化工厂”“国家化工部抚顺化工总厂”。企业原址在石油一厂南面。</h3></br><h3><strong>1952年</strong>更名为东北石油四厂,1954年完成生产任务142.2%--摘自《中央档案馆档案》(1954年)。1956年,随着抚顺煤田总体改造规划的实施和露天矿工程的全面展开,将石油四厂迁至田屯。</h3></br> <h3><strong>1957年</strong>该厂隶属国家化工部,改称“抚顺化工总厂”后,着手进行灯烟炭黑炉型的改造,很快产出软质炭黑的品种。<br></br></h3></br><h3>从<strong>1958年</strong>起,喷雾炭黑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并大部取代了灯烟炭黑,该厂成为我国炭黑工业的奠基厂。1996年工厂生产不景气,各装置先后停产,租赁、转卖给东江等两家民营企业,年产量只有3万吨。</h3></br><h3><strong>2009年</strong>抚顺国营化工厂(原东北石油四厂)宣布破产。</h3></br><h3><strong>目前状态:破产</strong></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五厂(葫芦岛)</strong><br></br></h3></br> <h3>东北石油五厂现名锦西石化公司,始建于1939年,原名“锦西燃料厂”。</h3></br><h3><strong>1939年</strong>,日本政府为了加紧对中国的占领及为侵略苏联做准备,仿效德国用煤做原料提炼人造石油或从东南亚掠夺天然原油炼制油品,以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h3></br><h3><strong>1940年</strong>,日本陆军省选定地处东北咽喉、交通便利的锦西五里河畔为厂址,建立“锦西燃料厂”。1941年春,“锦西燃料厂”工程全面铺开。</h3></br><h3><strong>1943年末</strong>,常压蒸馏装置和焦油蒸馏装置先后完工。1944年,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施工的一、二部低温干馏炉完工,当年干馏煤10.2万吨。</h3></br><h3><strong>1946年1月至1952年</strong>先后更名为 “经济部锦西燃料厂”、“锦西炼油厂”、“锦西化工厂”, 1952年9月,更名为东北石油五厂,1953年恢复生产,炼制抚顺石油一厂的蜡油。</h3></br><h3><strong>1955年9月1日</strong>,石油工业部成立,东北石油五厂归属石油工业部管辖,定厂名为“石油工业部石油五厂”。</h3></br><h3><strong>1960年6月</strong>,第一列大庆原油龙车抵达锦西,石油五厂成为全国第一个炼制大庆原油的企业。</h3></br><h3>公司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直属单位62个,固定资产原值136亿元,占地面积640万平方米,主要炼油化工装置20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50万吨/年。主要产品有汽油、航煤、柴油、石油焦、聚丙烯等。汽柴油达到国Ⅴ标准,部分产品达到京Ⅵ标准。</h3></br><h3><strong>目前状态:在产</strong></h3></br> <h3><strong>东北石油六厂(锦州)</strong><br></br></h3></br> <h3><strong>1938年5月</strong>,日本侵略者为了满足侵华战争的需要,由“满洲国政府”、日本三井公司、满洲企业(满炭、满铁、满石)合股兴建合成石油生产装置,设计能力年产3万吨,定名为“满州合成燃料株式会社锦州工场”。</h3></br><h3><strong>1945年12月</strong>,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接受工厂,先后由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公司管理,改名为锦州合成燃料厂,东北炼油厂锦州合成场。</h3></br><h3><strong>1952年8月</strong>,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工业管理局成立, 10月,锦州合成厂更名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工业管理局第六厂。</h3></br>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P3yjRLsA6xTLO3Mrw2ejQ"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