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话九中

蔡守溪

<br><div><b>  </b> 沂南县第九中学(简称九中),始建于1960年,称沂水县第21中学,同年招收两个初中班。1961年沂南县恢复后,排为十中,1962年调整后称沂南县第九中学。1968年开始招收高中班,逐渐成为全日制高中学校。1974年改属地命名,称蒲汪中学;1983改称“沂南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1988年又改称“沂南县第二职业高中”;1994年再次改称“沂南县武术学校”,1996年被山东省教委、山东省体委授予“山东省著名武术学校”。2007年与一职合并,校园拍卖给个体老板建油脂加工厂,2012年又增建一处饲料厂。<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一晃我们都已经离开学校四五十年啦,过去 的少男少女,如今变成了爷爷奶奶,但母校依然令我们魂牵梦绕。特别是随着岁数的增大,才发现对母校的留恋是如此的深沉,留恋同学间的欢声笑语,留恋老师的谆谆教导,留恋在校的蹉跎岁月,留恋激情燃烧的艰苦而又快乐的学生生活……这其中,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有道不明的人生体会。曾无数次在梦中回到九中,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母校的一砖一瓦都激起了内心深处的感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赵世允老师是我最早的音乐启蒙老师,也是沂南九中的首届毕业生。她从这个校门里出来,一步一步的走进圣人之乡的高校讲堂——曲阜师大。退休后,荣归故里,定居大庄“天河”。 2020年11月1日,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来祝贺赵老师乔迁新居。借此机会,赵老师带领同学们怀揣着不尽的思念来看望母校——沂南九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div> 我们沿着穿越蒲汪大街向东的道路,那是四十年前多么熟悉的大道啊,顺着它可直奔学校南门。<div>  母校的南大门走进了蒲汪多少求知若渴的学子,又走出了无数的栋梁之才!而如今已被封堵,垒成院墙。校门外那条向东延伸的大道,也已经被麦田取代。</div> 学校的南门虽然已被院墙所取代,但希望的田野尚在!亲亲的校园,暖暖的热土,合张影留念吧! 我们只好调头从北大门进入校园,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惊呆啦,原来的校舍几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厂房和隆隆的机器声。当我们站在日思夜想的校园时,却又有点不知何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母校的原貌已经无处可寻,眼前的景象也让齐立华同学感慨不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感母校的时景变迁》(歌行体)</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齐立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园一别四十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冷风几缕惹旧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至他乡思故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临咫尺忆师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记寒窗吟月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惜相聚品美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朗朗书声犹在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焉知时光能倒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绝叹沧桑一瞬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蓦然四十三年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经瓦舍几无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今厂房尽焕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频频心头浮往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回梦里忆华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触景皆有凭栏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潮翻涌慨万千</div> 沂南九中校园航拍视频:仅留下两排教室和一排青年教师宿舍 沂南九中(二职)2004——2006年校貌影像,是唯一留下校园全貌的史料,弥足珍贵。原来那青青的石墙,红红的瓦房,经过美化绿化,焕然一新。然而,这一切只能变成美好的回忆!(焦凤俭校长提供照片) 母校原有的教室、办公室、宿舍都基本拆除、,建起了高高的饲料加工车间、仓库等。<div> 饲料厂的徐淑勇总经理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留下的伙房前面的这眼老井。<div>  </div></div> 赵世允老师带领我们还是在努力的寻找着原来教室、宿舍所在的位置。<div> </div><div> 此情此景, 宗元都同学深情的写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生寻根回毌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依稀觅迹故道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日踪影皆不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园已改旧时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声朗朗犹在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今却闻轰鸣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物非人是悲华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有不变师生情。</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几间瓦房还是学校留下来的青年教师宿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一没有拆除的两排教室,留下来做了饲料厂工人的宿舍。</h3> 赵世允老师站在原学校教室的前面,向同学们介绍1960年建校初期,她们首届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1960年建校时因沂南县撤销,蒲汪归属沂水县,所以学校由沂水县政府投资兴建,故称沂水县第21中学。1961年沂南县恢复后,对1960年建校的依汶中学、张庄中学、砖埠中学、辛集中学、蒲汪中学依次排列为:六中(依汶)、七中(张庄)、八中(砖埠)、九中(辛集)、十中(蒲汪)。<div> 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教育事业规模,根据临沂行署的指示,沂南九中(辛集中学)撤销(校园归辛集完小),十中(蒲汪中学)改称九中。</div><div> 1966年,岸堤中学建立,是为十中。1970年,马牧池(十一中)、湖头(十二中)、葛沟(十三中)、辛集(十四中)、铜井(十五中)、双堠(十六中)相继建成。1971年,大庄中学建立,列为十七中。至此,全县17个公社都有了公办中学,并且都成为高中。</div><div>(扯远了的话题,也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沿革。)</div> 沂南九中建校初,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年县政府规划土地56亩建校。1960年建成了一排教室,一排教师宿舍,四间伙房,没有办公室,没有院墙,更没有南大门,老师都在自己的宿舍里办公。当年招收两个初中班。第一任校长张彦太(后任沂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教务主任刘子光。赵学田老师任一班班主任;刘兆贵老师任二班班主任。<div>  据首届学生于学回忆说:俺那时候上学正是困难时期,同学们都是用箢子、小提篮从家里背地瓜秧子菜,在学校里热一下吃。没有咸菜吃,只吃糊盐(盐粒撒点面粉炒黄);实在没有的吃,就吃方瓜(南瓜)叶,太难咽啦。路远住校的同学,因为没有床,就到野外割草晒干,铺在宿舍的地面上搭通铺睡觉,冬天根本没有炉子取暖,生活特别艰苦。</div> 赵学田老师和他的首届部分学生合影(赵世允老师提供照片)<div><br></div><div><br></div> 48年后,赵老师又和这些首届同学举杯庆团聚,笑声忆当年。(赵世允老师提供照片) (赵世允老师提供照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1年,赵世允老师在九中读书时的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0年,赵世允老师和杨玉芬、张明香两位同学合影留念。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60年到1962年,因自然灾害和偿还苏联债务,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学生辍学较多。1962年全县高、初中在校生由1960年的3572人,减少到2373人,减少33.6%。因为吃不饱饭,营养缺乏,很多师生患上了水肿病。</h3>  1963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沂南县的教育也出现了良好的转机。学校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招生数量逐年增加。 1966年7月,沂南九中即将毕业的三级二班部分同学与老师合影留念。(由赵学田老师提供) 1966年7月,初中四级二班仨同学合影留念<div>左起:杨继起、刘兰义、赵清洁(刘兰义老师提供)</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网络照片)</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全国掀起了“造反派”揪斗“走资派”的热潮。教育首当其冲,九中也不例外,学生搞大串连,停课闹革命。“造反派”揪斗学校领导和老师。并且分成“六派”“八派”,两派之间由“文斗”变成了“武斗”,教学设施被破坏,教学秩序被打乱。</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络照片)</div><div> 1967年3月,毛主席号召“复课闹革命”。学校才逐渐恢复上课。</div> 1968年5月4日,沂南九中第五届一班同学毕业师生合影留念<div>(珍贵的照片由田凤远提供)</div> 1968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和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沂南师范和一中。之后,各级学校都住进“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简称贫管会)。1968年下半年进行教育改革,将两处中学一中、三中(河阳中学),(这两处中学是1964年临沂地区文教局公布的地区定点中学)的高中班下放到各公社中学办班。公社中学初中班逐步下放到部分学点(后称联中)办班。推行农民子女就近上学的教育路子。<div>  沂南九中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于1968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据首届高中班的师兄回忆:根据县教育局的意见,蒲汪中学梁开江校长,亲自来河阳中学将蒲汪籍的30多名学生,连同桌椅板凳一起冒雨搬回蒲汪中学。随后又招收了部分学生,使首届高中班达到40多人。(可惜没有找到这一届的毕业合影照)。上面的照片是第二届高中班的毕业合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赵世允老师、赵其辉师兄提供照片。)</div> 1972年12月,高中第三届一班毕业合影照片。<br>(赵学田老师提供照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2年12月,高中第三届二班毕业合影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其辉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2年12月,高中第三届三班毕业合影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黑龙江建三江高富斗提供照片)</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7.年10月15日,九中高三级的同学们,在毕业离校45年之后,又相聚沂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其辉提供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其辉提供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其辉提供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其辉提供照片)</h3> 2020年7月,沂南九中高三级一班毕业48周年聚会<div>(张明志、张明玉提供)</div> 1972年,第三届高中在校学生高富斗照片。看到这张照片想起了《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 1973年3月6日,共青团沂南县第11次代表大会蒲汪公社全体代表合影留念。(由赵学田老师提供) <div>  1973年6月到1974年1月,全国发生了张铁生白卷大学生事件和黄帅反潮流事件,学校开展了“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打出了“不学ABCD也能干革命”的口号,致使这几届毕业的中学生没有学习外语。</div><div> 1974年,沂南县的公办中学废除以序数命名的办法,改为以所在地命名。故沂南九中改为蒲汪中学。</div> 1975.4.1,沂南县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蒲汪代表团合影留念。<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赵学田老师提供)</div> 1975.12.17,沂南县教育系统先进代表大会蒲汪公社代表团合影留念。(由赵学田老师提供) 1975.7.1,沂南九中高五级一班毕业合影留念。<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秀彩、田建英提供照片)</div> 1975.7.1,沂南九中高五级二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宝海提供)</div><div> 看看我们的毕业合影照片你会发现:1966年的毕业照片是7月;1972年的毕业时间是12月份,1973年以后的毕业时间是7月份。为什么?我查《沂南县教育志》得知,建国前至1951年是春季招生;1952至1967年改为秋季招生;1968年至1972年又改成春季招生;1973年至今重新改为秋季招生,与世界招生时间接轨。</div><div> 中学的学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几次调整:1966年前(文革前)沿用“三. 三”制;1967年至1977年实行“二. 二”制;1978年初中开始恢复三年制;1979年高中也开始恢复三年制。</div></div> 1975年,赵学田老师组织九中的同学们参加沂南县歌咏比赛时的合影照片。(刘宝海提供)<div> </div><div><div><br></div></div> 1976.4.1,沂南九中高六级林果班毕业合影留念。<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继英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4.1,沂南九中高六级农机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臧万县、刘春玲提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4.1,沂南九中高六级通讯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老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明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观照片心里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鸿鹄立豪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十春秋成往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围炉夜话想当年。</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十余年弹指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华正茂成老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沧海桑田已过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且行且惜每一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4.1,沂南九中高六级文艺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前排(老师)左起:杨月升、耿继忠、马世全、郭庆福、戴维新、管向群、张景森、张凤田、马老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中排左起:李胜玲、蔡守溪、刘延秋、刘元常、张志钦、赵尔卿、陈龙江、邬学州、赵月金、张安治、张宗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后排左起:贤俊香、赵淑芹、林凤芝、高美玲、薛萍喜、赵月桂、李秀珍、刘桂英、于世芹、张京秋、张中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杨现莲、赵月臻</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76年春天,为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培养高中毕业学生的一技之长,以适应生产实际的需要,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九中六届毕业班提前半年,把原有的三个班级,分成通讯班(培养通讯报道员)、林果班(培养林果技术员)、农机班(培养拖拉机驾驶员)和文艺班(培养文艺宣传员)共四个班。<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络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赵学田老师既是我们文艺班的班主任,又是我们的音乐、二胡、表演艺术的全科教师,全天上课,没有休息时间,从不喊苦叫累,默默奉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赵老师经常带领同学们到梁家拐头、大于家庄、常岭官庄等村参加劳动,晚上为社员群众演出文艺节目,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一致赞誉。<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起:赵学田老师、孙廷利、蔡守溪</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77年4月28日,沂南九中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乐队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前排左起:公佩祝、李夏之、蔡守溪、赵学田老师、薛卿会</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徐国利、李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后排左起:孔庆年、于万玲、于万萍、高善丽老师、孙廷利</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郭其菊老师</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年,赵老师和他的两个“编外学生”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左起:刘延秋、赵学田老师、蔡守溪</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早在举办文艺班之前,赵学田老师在教学之余,组建沂南九中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手把手的教同学们拉二胡、弹琴、唱歌、跳舞,组织同学们参加全县文艺汇演,为县文工团输送人才;带领我们上山下乡,为人民群众义务演出,足迹走遍全公社63个大队。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年2月24日赵学田老师组织沂南九中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时合影留念。</div> 1977年,沂南九中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时合影留念。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76年六级部分女同学合影留念</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前排左起:张宗香、杨纪臻、田洪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后排左起:薛萍喜、孙纪英、刘桂英</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全国农业学大寨,大战长虹岭时期,1976年春天,时任蒲汪公社文化站站长的高富斗(九中三级毕业生)牵头组织,由九中毕业的文艺骨干组成的蒲汪公社战山河民兵营宣传队成员合影留念。</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照片中有:王玉彩、赵尔芬、田淑梅、田建英、张俊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王洪明、高富斗(文化站长)、赵秀芬、 陈佃昌、刘兰成等</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2年7月,九中高六级同学们在毕业26年后相聚在沂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毕业26年后,沂南九中高六级部分同学相聚在卧龙山。</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07年8月18日,沂南九中高六级的同学们在毕业31年后再次相聚在沂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7.4.20,沂南九中高七级一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立华同学提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7.4.20,沂南九中高七级二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立华同学提供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7.4.20,沂南九中高七级三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立华同学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请同学们看看,与42年前相比较,我们的美女同学依然还这么漂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立华同学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立华同学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7月20日,沂南九中高七级同学毕业42年后相聚沂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立华同学提供照片)</div> (程纪农同学提供照片) 1978年毕业的这届同学没有留下毕业合影照,故用同学们在校时的照片做了个小视频,来弥补这种缺憾。 高八级同学们的老照片 高八级同学们的老照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沂南九中高八级同学(照片集锦)</h3><div> 高八级的同学是1976年最后一届推荐上高中的,1977年改革了招生制度之后,升学是按考试成绩来择优录取的。1978年这届学生毕业时,又幸运的走进了考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网络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高八级与高六级一样是九中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级学生:共同点是:毕业前三个班重新打乱再分成3--4个新班级。不同点是:1976年分班是为了适应农村生产实践需要,培养农村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1978年分班要分成大专辅导班、中专辅导班和全科班,是为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备考,通过高考为国家输送人才。</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高八级的另一个特点是处在考试制度改革的转折点上,进校门时是推荐上学,出校门升大学,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所以,这届学生学习劲头特别高涨,学校的教学抓的特别紧,也许是分班的缘故,以至于连毕业合影都没有留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76年8月24日,八级的同学们走进了九中的校园,开始了两年的学习生活。</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失去了三位伟人,举国哀悼;唐山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据专家预测,临沂又是地震重点地带,防震成为工作的重点。秋冬季节里,学校给每个班都建起了防震草棚,白天在里面上课,晚上在里面住宿。冬天的北风吹着雪花飘到防震棚里薄薄的一层雪,同学们带来的饭有的都结了冰,那个冬天真冷啊!</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学校的学习热潮空前高涨。1978年春,将原有的三个班级,根据报考的志愿不同重新分成有针对性辅导的三个班级。这段时间的学习抓的更紧了,到处找门路借复习资料。晚上,大家围着煤油灯学习到熄灯铃敲响以后还不肯离开,总是老师来撵才肯回宿舍休息。住校的同学,一周回家背两次饭:一包煎饼、一瓶咸菜。天气热了,煎饼霉变长了毛,绝对不会丢弃,用开水一泡过滤一遍就吃啦。很少有同学舍得花五分钱买碗豆沫菜来改善生活。</div> 2018年12月23日,八级同学毕业40年后,有78名同学带着尘封的记忆、带着纯真的同学感情、带着美好的祝福,从全国各地齐聚沂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同学合影留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男同学合影留念</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兰义老师提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1年5月,沂南九中高二 .一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兰义老师提供)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1年,鉴于全国性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中小学比例失调,国家开始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沂南县根据改革精神,将19处公办高中减为6处(一、二中、河阳、苏村、青驼、岸堤),其余13处均改为初中。同时压缩了30处联办中学。在这样的背景下,九中除了招收一个高中农技班(农学专业),又开始招收初中班。</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1年5月,沂南九中高二 .四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兰义老师提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3年4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农技班全体师生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3年,沂南九中改为沂南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办学方向改变后,省教育厅拨款8万元,增建宿舍27间、实验室10间,仪器室4间,并购置一万多元的教学仪器。又陆续的招收农学专业班、牧医专业班,果林专业班等,学制三年,高中学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在改为农技中学前,高中毕业10届,32个班,1600人;初中毕业13届,26个班,1300人。毕业生升大学的12人,中专80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改成农技中学后,原普通初中班保留,并继续每年招收两个班。到1985年,初中又毕业3届6个班,420人,其中,升入中专的20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字源于《沂南县教育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3年4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全体教师合影留念。</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3年4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初中83届一班毕业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5年5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高中三年级毕业合影留念。(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5年,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2人。其中高中专业班4个(牧医、林果专业各2个),在校学生180人,其学制三年,所学内容农技专业课程加高中基础课程。初中班6个,在校学生432人。教职工50人,其中教师37人,文化课教师30人,专业课教师7人。文化课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3人,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人。 现已有两个农学班毕业,共60人,其中对口升学3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字源于《沂南县教育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5年5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全体教师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5年5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初中三级一班毕业合影留念。(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5年5月,沂南县第二农技中学初中三级二班毕业合影留念。(张立武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6年5月,83级牧医二班师生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3年开设牧医专业班以来,学校建起了养殖场,先后养殖肉鸡、蛋鸡、牛蛙等。为指导学生实习、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86年10月,86级牧医一班的全体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浮来山银杏树下合影留念。(黄继成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7年5月,86级牧医班合影留念。(黄继成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7年6月,86级牧医一班同学合影留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继成老师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7年4月,初三.一班毕业合影。(刘兰义老师提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7年4月,初三.二班毕业合影。(刘兰义老师提供)</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88年沂南第二农技中学,改名为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简称二职)。从这年开始,除了继续招初中班级外,其它专业不再招生,只招劳务输出培训班,以适应劳务市场的人才需要。</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94年,初中班继续招生外,又开设武术专业班,对外称沂南武校(加挂“沂南县武术学校”的牌子),聘请郓城宋江武术学校教练任教。1996年,学校被山东省教委、省体委授予“山东省著名武术学校”称号。年底,该专业在校人数达到950人,生源来自全省各地。1996年4月,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沂南召开,对沂南县职业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1997年5月,沂南县被评为市级“职业教育先进县”。</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97年武术班不再招生,招收微机专业班,初中班继续招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div></div> 2005年,沂南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的学校建筑面积增加到5000平方米,校园进行了一系列的绿化美化,校舍133间。有教职工7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除了每年招收两个初中班外,先后开设农学、牧医、武术、保安、摩托车维修、家电维修、经警、农家经营、农村实用技术等专业的高中班。这些学生毕业回乡后,利用所学知识率先致富,同时,指导和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br><div>(由焦凤俭校长提供照片)</div> 看看我们的母校:2004年5月的校容校貌多美啊! 这是目前我们唯一能看到的母校原貌的一组照片,弥足珍贵。<div>(由焦凤俭校长提供照片)</div> 2004年5月28日拍摄的校园照片。经一番打扮,学校旧貌换新颜!<div><br></div> (由焦凤俭校长提供照片) 2006年5月17日,沂南第二职业中学春季运动会在学校召开。这也是学校最后一届运动会。<div>(由焦凤俭校长提供照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沂南县蒲汪镇初级中学(该校1988年建成)。</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07年11月份,由教育局和县府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将沂南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并入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办学。初中班交由蒲汪初级中学招生。</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07年年底,沂南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原九中)拍卖给个体老板建厂。</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的特色办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结果,承载着一个学校的使命。翻开母校近50年来的历史:从勤工俭学、到开门办学;从农技中学、到职业中学,再到沂南武校。从学校校名的更换反应出学校对自身适应社会的定位,是为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这体现了:学校无论在什么境遇之下,始终都能够“志存高远,审时度势,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这就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她显著的精神特点。</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忆往昔,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记忆犹新。岁月,流星般的穿过我们梦幻的心灵,如诗如梦的高中生活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母校,你是我一生的情结,我们把珍贵的记忆埋在这里,让母校成为脑海中永久的回忆!</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附:</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二职)历任校长:张彦太、梁开江、郭宝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姚富州、马世全、齐庆会、孙佩成、焦凤俭、田宝啓</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历任教导主任:刘子光、韩乃成、毛增元、</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姚玉利、<span style="text-align: left;">焦凤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沂南九中历任总务主任:刘西贡、戴维新、高呈祥、</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张祥生、王子荣、候合升</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记:</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拙文编写中承蒙赵学田、张凤田、赵世允、刘兰义、张立武、黄继成等老师以及众多校友、同学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承蒙教育局于兆元科长、焦凤俭校长提供《沂南县教育志》及有关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在走访中,永和村的首届九中学生于学老校友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建校初的学习生活经历;远在黑龙江的高富斗以及赵其辉等师兄热情的向知情人索要史料;齐立华同学对文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指导,在此一并致谢!</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沂南九中建校时间比较长,本文所涉及到的照片及文字可能会出现错误,敬请老师、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更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欢迎广大的校友、同学们提供更多的照片和补充史料;特别需要致歉的是有的合影照片里想不起同学的名字,请知情的校友告知,以便及时的添加到里面,使其更加完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所用图文,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背景音乐演唱:赵世允老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