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平轮的沉没是关乎国民党撤退台湾的大事件,与历史大背景相关联,可以说比泰坦尼克号那件事有意义,可是电影却没有拍好,不能不说让观众非常失望。</p><p class="ql-block"> 太平轮沉没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27日,小年夜,这是年关前的最后一班轮船。太平轮卖出了508张船票,实际上船人数超过1000人。除了人,船上载满了运往台北的南北杂货,各地政府机关文件,钢材600吨,中央银行卷宗1008箱,《东南日报》整套印刷器材和白报纸、参考资料,国民党党史资料,甚至还有两地商家的账本100多吨。太平轮原定1月27日上午起航,但由于轮船不停进货直到下午4时半才开航。为了在戒严前出吴淞口,太平轮起锚后加速前进。为怕军方拦截,太平轮一路不点灯,不鸣笛,最后还改变航线。临近年关,终于幸运离开上海的乘客,在船上吃喝、打牌,已经沉浸在了过年的喜悦中。</p><p class="ql-block"> 晚上11时45分,再过几分钟就是除夕了,那夜,无风,无雨,无雾。还能见到远处小岛上的渔火。迎面撞来的是基隆开出的建元轮,隶属于益详轮船公司,装满木材和煤炭。建元轮开往上海。太平轮与建元轮呈丁字形相撞。吨位较小的建元轮马上下沉,太平轮在最初几分钟似乎安然无恙,还救起了建元轮的不少船员。没过多久,船体开始进水,太平轮起初想到附近岛屿靠岸,可是还未到岸边,就开始下沉。12时半左右,太平轮没顶。失事地点大约为白节山与白洋山、三星山之间的三角区。按照官方说法,当时被救起的生还者36名,其中旅客28人,船员6人,另有建元轮上的2人,这些幸存者最后由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救起。此外还有几位幸存者被自发前来打捞的渔民救走,总幸存者有40多人。</p><p class="ql-block"> 在太平轮遇难之后的当天晚上,300多支火把包围了周曹裔家,周曹裔是中联公司的总经理。愤怒的家属捣烂了周曹裔家中所有家具摆设以及公司办公室。其他股东也都跑掉了。之后,周家把所有家当用于理赔,1950年,周家辗转来到香港再到台湾定居。</p><p class="ql-block"> 蔡康永在《我家的铁达尼号》一文中写到了自己家族与1949年沉没的太平轮之间的渊源,“爸爸在上海开的一家轮船公司所拥有的船。这家公司的所有轮船当中,最有名的一艄,叫做‘太平轮'。‘太平轮',中国的‘铁达尼号'。……在战乱的时代里,命运之神似乎背负着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戾气。太平轮开到半路,出事沉没。全船只有36人获救生还。船上漂流散落的珠宝首饰、佛像牌位,让许多附近的渔民大吃一惊,悲喜交杂。”</p><p class="ql-block"> 太平轮沉没后没几天,1月31日,北京解放。2月5日,国民政府迁往广州。4月6日,上海法院开审太平轮一案。但那个时候,国民党在上海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人心惶惶,4月23日解放军进入南京。5月20日,台湾戒严。5月27日上海解放。太平轮惨案审理最后无疾而终,所有证词、文件多半留在上海,目前很多保存在上海档案馆,台湾保存着台湾方面诉讼文件和赔偿记录。</p><p class="ql-block"> 幸存者徐志浩说,两船之所以相撞是因为大副喝了酒,把驶舵重任交给了三副,三副睡觉忘记了调舵。幸存者葛克回忆:“船难发生,每个人都惊慌失措,争相逃命;救生圈不够,葛克带着妻小往海里跳。船沉没,船舱的木板、衣柜、箱子四处飘落。会游泳的人抓着板子就在海上漂浮,不会游泳的、力气小的,没多久就再也见不着人影了。凛冽的海浪滚动着冰冷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小孩、大人的哭泣、尖叫,凄厉地划过深夜。入冬的海水,越来越冷,许多人熬不住冰冷,逐渐失去体温而松手、沉没。”</p><p class="ql-block"> 据幸存者叶伦明回忆:“他开始努力寻找是否还有生存者,有人伸出手来,就尽量拉住他们的手,让大家可以齐心扒着木桶,等待救援。”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将生还者救上船,换上海员的干净衣服,给他们食物、热饮,送他们到上海,将个人用品一字排开供每个人认领,“未短一张名片,未短一块金元”。在生死存亡关头,也有人性的丑恶。“有人拿着枪支,迫别人让出木板。”“在深黑的夜里,四周尽是哀号惨叫声,却有人划着救生船,不管身边的哭喊求救声,扬长而去。”六十年后,叶伦明依然愤怒。</p><p class="ql-block"> 太平轮沉没了,但还有更多人搭乘有限的船只从上海到台湾,很多人原以为马上就要返回的,结果就是分隔一生。坐在最后一班太平轮上的逃亡者,永远葬身海底。张典婉说,“一段段生离死别的故事,被可以遗忘的记忆出土,太平轮与其他船队带来了逃亡人潮,国共分裂前的沉船灾难,与战后台湾人的殖民伤痕相遇,那个年代的空白再度接轨,化为安静的分享与聆听。”</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沉船事故的全部细节,后来,曾经拍了一部记录片详细地描述了沉船故事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对于太平轮失事事件,《大公报》在1949年2月2日的社评中提出了三点疑问,“1.驾驶能力;2.太平轮逾龄、救生设备不全;3.轮船超重。”</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关于两船相撞总结了三个原因,首先是太平轮抄小路,走错了航线,然后是太平轮装载了600吨钢材严重超载,最后是两船相撞时船员正在喝酒。</p><p class="ql-block"> 太平轮被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与其相撞的是荣毅仁哥哥荣鸿元的货船建元轮。 在这艘太平轮上遇难的乘客中有太多当时的名人,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辽宁省主席徐箴一家,蒋经国好友俞季虞,袁世凯之孙袁家艺,《时与潮》总编辑邓莲溪,还有神探李昌钰之父,龚如心之父等等。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也在船上。葛克是所有36名幸存者中最知名的一位,当年任国防部参谋少校。也有很多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没有坐上死亡之轮,比如星云大师。学者、作家郑培凯。当时郑培凯全家已经买好了1月27日太平轮船票,只因郑培凯吐奶,家人就退了船票买了机票。</p><p class="ql-block"> 中联轮船公司的经营者蔡天铎,他就是中国台湾的节目主持人、作家蔡康永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电影《太平轮》本想拍成《泰坦尼克号》般恢弘格局史诗片,却奈何剧情紊乱,想要表达的太多,然而能力受限不能有效的表达,致使四个小时的片长依然没能将故事讲好,这便有些说不过去了,主打太平轮沉船事件,却迟迟不见登船沉船,观众难免有种被骗之感。</p><p class="ql-block"> 电影《太平轮》由国际大导演吴宇森亲手持刀,中日韩知名演员强势加盟,选用颇具历史感的沉船大事件为大背景,可以说足以使观众心生好奇了,因此电影也是拥有未播先火的超高热度。 </p><p class="ql-block"> 可是上映后的效果令影迷大跌眼镜,正因为多位知名演员的加盟,使得电影视觉点多聚焦于演员本身,再加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几对男女之间的冗长繁杂的爱恋,彻底</span>削弱了对外界环境的描写。导演想要给足每个演员镜头,无形之中淡化了对许多细节的勾勒,想要表达信息也受到影响,因而使故事内容不够全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