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高云

天高云淡

<p><b>  我推着自行车,在小街上转悠。其实,我什么也不买,只是喜欢过年前这种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感觉。</b></p><p><b></b></p><p><b> 这是1984年的春节前夕。我从南通游玩回来,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街上的集市。</b></p><p><b> 集市很热闹,人来人往的。入口处,两根电线杆之间,高高地横挂着四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欢度春节”。灯笼随风摆动,像是在欢迎着人们回家过年。</b></p><p><b> 各店各铺的门窗上,都贴着红纸的“福”字或对联,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街道的两旁,摆满了各种年货。地上,是还带着泥土的新鲜蔬菜和各类小百货,在等待跟着主人回家;墙上以及临时拉起的绳子上,挂满了大红的福字与对联,宛如一个红色的小森林;卖鞭炮的摊位上,烟花爆竹堆得像一座小山……人流来来往往,在摊位之间缓缓流动。人们提着年货、用当地特有的方言在相互交流,集市里,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节日气氛。</b></p><p><b> 集市上,各类年货花花绿绿,各种行人纷纷杂杂,但是,却如同一个花园里开着许多不同的花,相互之间无需明白对方的花语,却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b></p><p><b> 街上,四处都散发着喜庆、祥和的味道。午后的阳光,照在街道和行人的脸上,就像镀了一层暖暖的光辉,使年味显得越发浓郁。</b></p><p><b> 行人大多和我一样,骑着自行车。自行车的龙头上挂着鸡鸭鱼等,车后的货架上扎着包袱,有些自行车,在车身中间的三角架上还扎着一个帆布兜,布兜里也被塞得鼓鼓囊囊,整辆自行车被装得满满当当。载着年货,行在路上,人们的心底仿佛载回的是幸福与吉祥。</b></p> <p><b>  我在街上溜达了一个多小时后,回了家。父母早已将各种年货准备妥当。母亲说:你再晚两天回来,就是明年喽!我讪讪然无言以对。</b></p><p><b> 正式工作后,我一直在“医训班”培训学习。春节前,利用学习期间放假的机会,我和同学一起去南通玩了一圈。今天到家,已是小年夜。</b></p><p><b> 未成年前,孩子对父母总是有抵触情绪。我也曾愚蠢地以为:只有远离父母,自己才能获得自由。直到成年后我才明白:有父母陪伴的孩提时代,才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快乐时光。</b></p><p><b> 母亲一边说着我,一边给我和弟妹们递来几块脆饼。弟妹们见了,开心得就像小时候一样,欢喜异常。这饼是从老家带回来的土特产,香、酥、脆,特别好吃,老家的人都叫它“香脆饼”。以前对我们兄妹来说,是一个稀罕物,就像“贡品”,只有在年节时才能吃到。</b></p><p><b> 母亲一旁慈柔地看着我们。跟我说:你父亲就快下班了,你来帮我做一会蛋饺吧。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匆匆把饼吃完。跑到自己住的屋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将它们整齐地铺放在台子上。</b></p><p><b> 沿袭近几年的习惯,今年的小年夜,父亲回家后,果然再次破例动笔,给家里写了春联和福字。这些字联,虽然都能在集市或新华书店轻易买到,但是,我一直暗暗坚持着不去买。因为我知道:几十年来父亲书法的难得与珍贵。见到写在大红纸上的书法,我和弟妹们心中都窃喜不已,连忙拿着字,把它们贴到家里的门和墙上。家中的年味更浓了。</b></p> <p><b>  年三十早晨,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雨。母亲说:老话讲“清爽冬至邋遢年”,冬至那天放晴,这不,春节果然要下雨了。我笑嘻嘻地附和说:那是当然!老祖宗厉害,天气预报提前了将近两个月!</b></p><p><b> 春雨贵如油。牛毛细雨下到午后便停了。下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包水饺。父亲剁肉、和面团、擀面皮,母亲带着我们拣菜、拌馅、包饺子。母亲的水饺,包得既快又好看,我们兄妹几个包的水饺,加在一起也没有母亲一人包的多。我们就像是一群凑热闹的孩子,但是,爸妈从不计较。弟妹们,和我小时候一样,很顽皮,一发现对方有包得难看的水饺,就笑话对方,并用沾着面粉的手指去刮对方的脸,全家人嘻笑连连。母亲打趣说:嗯!谁包的饺子谁吃。</b></p> <p><b>  到了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相互之间说着吉祥、祝福的话,杯盏交错频频。我们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收看电视。</b></p><p><b> 自从去年中央电视台成功推出“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后,今年,大家都很期待。“春晚”的节目很喜庆,非常热闹,尤其是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让我们笑得肚子都痛。全家围着电视机,一直看到深夜才休息。</b></p><p><b> 可能是看“春晚”或新年将到的缘故,夜已很深,我却毫无睡意。天还没亮,我就早早地起了床。见父母和弟妹仍在酣睡,我便蹑手蹑脚走出了屋子。</b></p><p><b> 屋子外面,黑乎乎的。夜色,就像一块巨大的天幕,漆黑一片。远处零星传来几声鞭炮声,时有时无的,像是在试探。</b></p><p><b> 夜幕不禁试,立刻便有了破绽,左一个闪亮,右一个闪亮,不一会儿,鞭炮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响,很快,夜幕被撕碎,仿佛世界已经消失。整个村子裹挟在一片冲天的爆竹声和孩子的笑声中……</b></p><p><br></p><p><b> 新年到了!</b></p> <p>【作者简介】高云,字永泽,网名天高云淡,上海市闵行区人。散文作家,诗人。中国诗词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协会会员。中国某作家协会原秘书长、论坛及网站主编、诗刊总编。五十多部作品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作品被多部书集、诗集收录。获“中国当代散文影响人物”、“新中国杰出诗词家”、“华语百杰诗人”、“诗词著作家”、“中国网络200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华鼎奖》“中国当代诗词精英”、永久性纳入“中华文艺名人榜、“中华诗词协会终身理事”等荣誉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