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烈日浓情,寻觅诗踪。开远四中2023届11班、12班热爱诗歌的部分学生,组成一个本土诗歌研究小组,到开远市河滨路南洞河段园林景观大道旁寻访梅花诗。</p> <p class="ql-block"> 开远市张斌名师工作室成员赵永琼老师,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和同学们进行现场交流。</p><p class="ql-block"> 开远双百梅花诗的渊源有470多年,它来自于明代四川省的状元杨慎(号升庵)先生和开远进士王庭表(号钝庵)的手笔。当时二人均被贬,这对同窗好友于一个冬夜围炉夜话,约定斗诗为乐,以“梅花”为主题,限韵创作。抓阄结果:杨升庵写七律,以“真、生、人、神、春”为韵,篇篇限押上平十一真韵;王钝庵写五律,以“枝、诗、姿、时”作韵脚,首首限押上平四支韵。杨升庵的七律《瘦梅》才吟出,王钝庵的五律紧接对上。二人你吟我咏,互不相让,一夜之间,两人各做梅花诗百首,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为了探访梅花诗的来历,曾走进开远市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论著,不期然找到了“梅花诗”的第一代版本,当时刻印的繁体字版本,却难以做到顺畅阅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解决这个研究难题,同学们把目光投向了开远市河滨路南洞段园林景观大道旁的石刻梅花诗。原来2007年11月,民间流传的杨升庵、王钝庵的《双百梅花诗》,已经入编“开远文库”正式出版发行。这些梅花诗采用简化字楷书刻印在大石头上,成为人民群众读得懂的诗歌。</span></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不顾烈日当头,饥渴袭人,寻找梅花诗的热情空前高涨,每找到一首梅花诗,就进行一番赏读。本校州级课题主持人杨冲老师也加入到研究小组的行列中来。听,这是他们在研读石刻梅花诗。这是我们用青春的声音,在拜读两位先贤的冬夜杰作!诗情跨越五百年,引领文学作鲲鹏。不见腊梅枝头耀,只闻朗朗读诗声。</p> <p class="ql-block"> 同学<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们走上一座石桥,发现桥栏上也刻有多首梅花诗,于是一首首辨认、赏读,每有心得体会,便大叫不已。这种场景,似乎是自己</span>中了大奖,欢呼雀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学们纷纷感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原来可种梅花的开远现在却没有了梅花可生长的寒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作为开远人,居然不知道历史在开远留下的文坛佳话,深感惭愧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位文人能以同样的字作为韵脚,一夜之间创作百首,真的是牛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年轻就是资本!这个美好的世界,本来就是属于青年一代的。今天,在这里,你们可以恣意妄为地大笑,可以为自己的发现而喊叫: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拥有美好。</p> <p class="ql-block"> 开远市张斌名师工作室成员、州级课题主持人杨冲老师对同学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现场指导,教给该研究小组相关的知识。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学习,还能得到关于研究诗歌最专业的指导,收获不小。该研究小组的组长普晶同学表示:研究活动结束后,一定会按照原来的分工,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写出研究性总结报告,让本次活动有一个完美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杨冲老师还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展示给同学们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原来,这首《临江仙》的作者就是明代状元杨升庵。在他被贬云南之后的30年间,创作颇丰,其著作达400余种,被后人编辑为《升庵集》。</p> <p class="ql-block"> 在长廊小憩时,同学们还辨认了《论语》的繁体字版本,大家一起进行品读,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古代文人留下了彪炳史册的著作,我们却因不认识多少繁体字而受到了阅读障碍,说来实在惭愧!研究小组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钻研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自己将来能读懂古籍打好基础,也为将来能够报效祖国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 梅花诗经过岁月的积淀,一路走来,几经风霜,带着时代进步的风彩,让更多的读者愈品愈有味。我们坚信,开远本土的梅花诗,在政府的推广下,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无论是品读,还是做研究,前景都是一片光明。</p><p class="ql-block"> 愿开远的梅花诗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研究的行列中,为咱们开远的人文景观增添风彩。</p> <p class="ql-block"> 附上部分梅花诗,以供喜欢者赏读。</p> <p class="ql-block"> 终于找到两百首梅花诗了,还是简化字版本哦,收录一部分在此,以飨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