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师二件楹联,咸丰皇帝老师何桂珍对联清赏

藏雅拾趣

<p class="ql-block">何桂珍(1817年9月5日~1855年11月3日),字丹溪,亦字丹畦,号子香,又号南林居士,师宗县丹凤镇城里人,自幼聪明好学,学业优良。何桂珍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33岁做咸丰皇帝的老师,由于何桂珍与咸丰皇帝有天子门生之关系,故在朝廷内深得器重。死时年仅39岁。清道光十八年进士,学识极为渊博,以文学书法之优授翰林院编修而闻名,1846年为提督贵州学政,1853年9月出为福建兴泉永道,1854年授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道员,1855年3月攻克蕲水,11月遇害于湖北省英山县,被捻军降将李兆受所杀。</p><p class="ql-block">时隔9年后,曾国藩为何桂珍平冤昭雪,钦定:“诏世职为骑都尉,予谥文贞,建祠英山县。”至此,何桂珍的忠贞大节终于大白于天下。何桂珍娶妻陈氏,无子,有三个女儿,他哥哥把自己的儿子——梅龄过继给他做儿子。主要著作有《补辑朱子大学讲义》二卷,《续理学正宗》四卷,《六松山房制义》四卷,《何文贞公遗书》六卷,《何文贞公文集》三卷,《大学衍义刍言》,《训蒙千字文》一卷等,而较为流行的首推《训蒙千字文》,此书著成于1844年,后曾进呈咸丰皇帝阅览,得到恩准,曾多次刊印流通,并作为全国普遍流行的一部教育读本,至光绪年间又经云南知名书法家陈荣昌手书刊印并收入《云南丛书》。</p> <p class="ql-block">何桂珍是云南曲靖地区正在打造的一张重要历史名片,当地政府和房地产商不惜重金在县城里挂起了巨幅广告:帝师故里,楹联之乡!欲以何桂珍之名拉动地方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这对于曲靖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是起到促进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文洁字贞,何桂珍墨迹保存传世下来的极为罕见,笔者深入研究统计发现,全国不足10件,大部分馆藏于云南省和曲靖地区博物馆内,市场上偶曾出现但研究后也确定为赝品!</p> <p class="ql-block">今日美篇分享的两作品传承有序,一件为云南都督唐继尧旧藏,一件为何桂珍书房木刻楹联(八十年代其后人售出)!</p> <p class="ql-block">何桂珍书房木刻楹联内容为:一镜湖光邀月印,三山翠色望云深!</p><p class="ql-block">该联意境清雅,把云南曲靖的美丽风光和山川景色书刻入楹联,书法端庄流畅,字体严谨而秀美,从中无不展示出帝师故里楹联之乡名不虚传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这是何桂珍与林则徐交往所作之序,从中可以看出何桂珍的文化底蕴与道德气节在历史上是颇有影响力的!</p> <p class="ql-block">唐继尧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显赫人物,孙中山先生曾任命他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其生前全国重金购藏云南乡贤历史名人之墨宝,在得到这件何桂珍书法楹联真迹后,唐继尧欣然提笔赞曰:文贞公理学名臣,得一字珍逾千金!!并钤下自己的书画之印:蓂庚诗书画印!</p> <p class="ql-block">何桂珍传世墨宝罕见,因为其39岁便已去世,生前大部份时间为国为民奔忙,他是怎么去么去世的呢?</p><p class="ql-block">1854年2月,何桂珍被授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员,3月份攻克了蕲水,接着攻克英山,斩杀起义军悍将田金爵。巡抚福济命令他驻军英山,然而,何桂珍处境非常艰难。他领军8个月,转战湖北与安徽,支取的经费只有三百两银子,还不足以为部队提供一天的饮食,起初,每人每天发一斤面粉,接着减少为四人一斤,后来每十人发一斤,然后又削减一半,接着再减一半。越来越多的民兵加入部队,加上李兆受的降军之众,这么多人要吃饭,却无处寻觅军粮。何桂珍的部队得不到温饱,捻军却越来越多,作战更加频繁。 一个既无军资,又无赏罚权的将领。身边又陪伴着一个反复无常的降将——李兆受。1855年6月25日,这支饥饿的部队打了败仗。</p><p class="ql-block">李兆受是捻军的降将,开始时对何桂珍非常感激,但随着粮食的缺乏便抱怨何桂珍无法养活他们,心中忿忿不平。恰在这时,他的好兄弟马超江被捻军杀死,李兆受很生气,怪官府不能把杀人者抓来斩首,为马超江报仇。他决定由自己来办这件事,为马超江设了灵位,召集捻军旧部来凭吊。于是,安徽与河南的清军统帅们,都向清廷告状,说李兆受又背叛朝廷了,还在街市上张榜通缉。霍山县令悬赏一千两银子,来买李兆受的人头。李兆受觉得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保障,便跪在何桂珍面前,说他并没有反意。何桂珍加以抚慰,才稍稍安定下来。恰好安徽巡抚福济写了一封密信给何桂珍,叮嘱要小心剪除叛贼,要先发制人,不要被人制,这封密信却落到了李兆受手里。很显然这群贪官污吏“宣露其书”的险恶目的是要借李兆受之手除掉他们的眼中钉——何桂珍,所以说何桂珍为自己埋下一颗炸弹。</p><p class="ql-block">李兆受看到福济写给何桂珍的密信时,误以为何桂珍出卖他,便于1855年11月3日佯装设置酒宴,招待朋友,暗地里设下埋伏,在英山的小南门杀死何桂珍,将尸体焚毁,骨灰扬弃。李兆受同时杀死何桂珍的四十七名随从。何桂珍死时才39岁,是一个男人的最好年华,传说他被杀时,有一股白气如白练一般从屋顶上的瓦片之间溢出,一个时辰以后消失。何桂珍死后不久,云南爆发了回民起义,他的灵柩无法返回故里,他的嗣子梅龄就将桂珍棺木由安徽移往河南,葬在河南禹州北门外的田庄。</p> <p class="ql-block">信古人不可及,知贤者固能兴!</p><p class="ql-block">从这件唐继尧收藏的何桂珍墨宝中,我们可以看到何桂珍博大宽广的胸襟与虚怀若谷谦逊治学之道……</p> <p class="ql-block">何桂珍擅联还有些民间故事,1846年何桂珍任贵州提督学政,这一年何父辞世于在武昌任知府的长子何渭珍家中,灵柩运回师宗。何桂珍丁忧期间,林则徐奉命体察云南汉回情况,看到翠云山的美景信口作诗道:“远看翠云山上绿高峰,近看翠云山麓仙人洞,不知翠云山中真面目,亲临其境犹如美画中。”当地的文人依据林则徐的诗将此山命名为翠云山。</p><p class="ql-block">当地还留传着一个故事,说当年何桂珍游览西华寺时,一个小尼姑正在和泥糊篱笆墙,见到何桂珍就请教道“我有一上联,请赐下联”,何桂珍高兴地答应了。小尼姑道:“尼姑和泥泥箍尼姑脚。”何桂珍连称妙,却难以即口对出,急得冒汗。当他擦汗时,灵感突发,脱口而出:“翰林出汗汗淋翰林身。”这个故事在师宗世代流传。何桂珍居丧期满后于道光29年(1849年)年入直上书房,成为皇家学堂的教授。咸丰即位后下旨索阅何桂珍的著作,其《补辑朱子大学讲义》和《训蒙千字文》两次进呈御览。其中《训蒙千字文》被钦定为全国通用蒙学课本。林则徐评价他“不谒势要,不习纷华,独潜心宋五子之学”。</p><p class="ql-block">何桂珍之死,在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何君殉难碑记》中有描述:“呜呼!军兴十载,士大夫君子横死者多矣,独吾友何君丹畦,尤深痛不忍闻,自近古以来,未有行善获祸如是之烈者也,岂不悲哉。”何桂珍任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时,太平军攻占长江北岸的安徽省会安庆,并全力围攻临时省会庐州,何桂珍受阻于南岸。庐州失陷,何桂珍就被巡抚以“自图弥缝不发兵之咎”上奏朝廷,革去何桂珍兵备道之职,让其以“观察”的身份留原地与起义军作战。河南捻军李昭寿在霍山被何桂珍打败投降,而何桂珍因缺军粮陷入困境。正在这时,巡抚批:将李昭寿就地正法,以免后患。批文在送往何桂珍途中落入李昭寿手中。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1月3日,李昭寿在英山城下小南门埋下伏兵,摆酒请何桂珍赴宴。席间,年仅38岁的何桂珍及英山县令苏秀槐等47名官员被杀害。此后李昭寿投靠太平军,后又投靠清廷,反复无常的李昭寿骄横跋扈,横行乡里,后因殴打贡生被清政府判斩。1864年曾国藩为何桂珍奏请:“桂珍在军,备尝艰苦,挫折万端,实属世所罕闻。遽殒于叛人之手,臣至今犹悯其冤。”同治皇帝亲自批定:封何桂珍谥号文贞,在英山县建祠。师宗为纪念他,把他故居所在地丹凤镇下北门街命名为文贞街,师宗因此被称为“帝师故里”。何桂珍姐夫、写《岳阳楼长联》的窦垿悼念何桂珍时写挽联道:“运极道消,碎此明月;神和形检,穆如清风"。</p> <p class="ql-block">这是何桂珍的字号:丹溪,今天的曲靖师宗县城有条丹溪街和丹溪学校便是以何桂珍的字号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天何桂珍的故居照片,由于被同治皇帝追谥为"文贞",后人便把他故居所在的"下北门街",易名为"文贞街",作为对他的永久性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风雨飘摇破落不堪的何桂珍故居面前,在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巨幅广告面前,我们可以真正的感触到在民间市场上真正的名人墨宝真迹尚不如制作当代制作广告招牌的费用!这种嘲讽式的漫画在当下中国风起云涌,那些打着弘扬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口号的地方政府和大量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目的是真正的保护与弘扬吗????</p><p class="ql-block">每一个文化地产项目都是血淋淋的利益最大化项目,当我们的地方政府把出卖土地作为地方经济支撑的时候,当征完农民手中的土地穷买恶卖于市场之后,当一座座历史名人故居频频拆除变成高楼大厦的时候,每一片热土下的文化之根还在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古人不可及,知贤者固能兴。</p><p class="ql-block">一镜湖光邀月印,三山翠色望云深!</p><p class="ql-block">楹联尚在,文化传承烟云断肠处.........</p><p class="ql-block">(庚子仲冬,滇南段炳祥随笔于破箫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