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在宁德》的心得体会

H-zero

习总书记自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任宁德地委书记。不满两年的时间,他走遍了9个县。他以深入调研为起步,建立了“四下基层”制度,提出了“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带领宁德人民摆脱贫困。他始终把为民办实事摆在首位,访贫问苦,以务实精神为当地百姓打造了诸多民心工程。他始终重视经济工作,提出了“大农业”“大工业”理念,提倡搞“经济大合唱”。他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改善党的领导的突破口,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违规违纪问题,从严治吏,制定了“公务接待12条”狠刹不正之风。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宁德》一书,有以下四点体会。<br>1、我们要始终学习习总书记注重调研的工作方法。习总书记当年一到宁德任职,就深入到各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而不是俗话讲的新官上任先烧三把火。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总书记正是按照先调研后决策的方法开展工作,才使宁德的各项工作做到决策科学,为后来宁德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作为乡镇基层干部,在包村包片工作中,面临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开展脱贫攻坚等诸多工作,同样也需要这种科学工作方法,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户情,为所包片村,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工作顺利开展。<br>2、我们要始终学习习总书记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习总书记刚到宁德时经济较为落后,财力不足,是一个欠发达地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经济总量排全省末位。他提出宁德在短期内经济社会要大发展,是不切实际的,要从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并适时给一些干部群众不切实际的想法“泼冷水”。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使宁德的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如今,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之时,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年,又恰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审慎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作为基层一线的干部,我们更需做一些切合实际、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战等各项工作作出应有的努力。<br>3、我们要始终学习习总书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从“四下基层”中“调查研究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可以看出习总书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在调研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体现的是工作效率和成效。光有调研发现问题,没有现场解决问题或是提出解决的意见,很多调研就会成为一阵风、刮过就算的形式主义。现场办公下基层也可以说是治理形式主义顽症的一剂良药。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所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不落一人,我们就要有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深入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收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br>4、我们要始终学习习总书记为民爱民的工作情怀。从 “四下基层”中“信访接待下基层、宣传政策下基层”可以看出习总书记为民、爱民的思想,是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将造福百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入村组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将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让改革开放的更多成果惠及于民,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赖天明 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