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25日,继续寻访大运河文化带。</p><p class="ql-block"> 今天,小众去了通州张家湾镇里二泗村“佑民观”。</p><p class="ql-block"> “佑民观”原先就是一座道观,明嘉靖十四年(1535)定名《佑民观》,走进村里,你打听“佑民观”没人知道,村民们俗称大庙。2004年,“里二泗”村民及附近居士筹集资金开始重新修建观中殿堂,重塑神像,并于2007年邀请到了刘崇尧道长主持庙内宗教事务,自此,刘崇尧道长带领数位女弟子在佑民观修道。2009年8月7日,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为北京市道教第八个宗教活动场所,并命名其为“北京市佑民观坤道院” 2009年8月7日,通州区“佑民观”依法登记开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佑民观”位于里二泗村西,坐北朝南。观内建有八个殿堂(玉皇殿、圣母殿、关帝殿、灵官殿、三官殿、祖师殿、药王殿、子孙殿),门外建有高大古牌楼,上书“赦赐佑民观”,下书“古迹里二泗”。阴面为康熙御笔的“保障漕河”四字的摹本。</p> <p class="ql-block"> “佑民观”,又名“天妃庙”,是圣母娘娘道场。观内祭奉金花圣母铜像,俗称“娘娘庙”《佑民观》原是白云观的下院。在明清两代是京东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观场。民间素有“西有白云观,东有佑民观”的说法。不过,现在白云观为世人所熟知,而佑民观却知者寥寥。</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曾有三个皇帝来过《佑民观》。第一个当属明朝嘉靖皇帝。随着当时的漕运事业逐渐发达,原来的天妃宫香火越来越旺,本有殿宇已经不能满足香客的需求,于是在明代嘉靖十四年,道长周从善将天妃宫扩建。为扩大影响,就将酷好道教的嘉靖皇帝请到庙中,恳请赐名,于是得名“佑民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进得山门后东西边分别是钟、鼓楼,中间是一座石砌的窝风桥,桥底下一口方孔铜钟。桥的东西侧各有石碑一座,均立于1941年,记载了当地万善堂重修佑民观一事。东边一块上书:圣容万会堂,万善老会公建,中华民国岁次辛巳三十年孟夏吉旦。西边一块上刻有碑文。从碑文中可知,1939年之前的佑民观曾一度破败不堪,此次修缮经信众筹资历时三年才得完成。 娘娘殿,是佑民观的主殿,正殿中供奉王母娘娘、妈祖、观音。东西各有一配殿,东为药王殿,供奉孙思邈、华佗、扁鹊。西名子孙殿,供奉眼光娘娘、斑疹娘娘。<br> 娘娘殿前有四块石碑,东西各一大一小两块。西面前一块是山西某商人为了纪念此次修缮而立。<br> 东面前一块石碑,从只言片语中并对照前文所引史料来判断,这很有可能就是记述周从善奏请嘉靖皇帝赐名“佑民观”详情的碑刻,只可惜这庙里最为珍贵的一块石碑却遭到最严重的毁坏,不然还可以从中得到更为详细的资料。<br> 在这两块大石碑后,还各有一通稍小的石碑。东边一块阳面碑额书“金花圣母”四字及碑文。阴面碑额上书“万古流芳”,碑文已不可见,只有“当年引善弟子等……陈门金氏”等字样。<br> 西面一块,阳面碑额为“坤远流芳”四字及碑文。背面碑文记述了一些店铺的女善信共同捐资修缮金花圣母殿的“东西二廊”一事,不过力量不足以同时修葺同样萧颓的正殿。碑文中记叙时间的地方模糊不清,依稀可见“乾隆”二字,其碑额上的“坤远流芳”恰好与东边那块石碑上的“金花圣母”相对应,很可能二块碑是同时所立,为北京城里做生意的女善信为歌颂金花圣母的功德并祈福之举。 <p class="ql-block"> 里二泗村在张家湾镇的东部,是大运河边上伴水而生的重要村落。张家湾城三面临河,城东有通惠河,中有萧太后河,南有凉水河。萧太后河、凉水河与通惠河汇流后,流经张家湾城东门,行二里至里二泗村,汇入大运河。通行在京杭大运河上的船只,船头接船尾,至少八里远,因此在里二泗村一带一直流传着“船到张家湾,舵到里二泗”的说法。</p> 据《析津志》中记载“李二寺,村寺同名”,可知元代,里二泗村西有寺名“李二寺”,村因寺而得名“李二寺”。到明清时期,因为李二寺村紧靠潞河、萧太后河、凉水河、通惠河四条河流,村子曾经名为“泗河涯”。清顺治年间,村名才因“李二寺”谐音而名“里二泗”。 <div> 佑民观的前身就是李二寺,李二寺的繁荣和发展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张瑄亲率海船数十艘自上海出发,沿海航行入潞河,将漕粮运抵张家湾,开通了元代漕运航线,此后每年的漕运都非常顺利,漕运官兵将航行的顺利归功于“水神天妃”一路的护佑,便将“天妃”神像奉祀在李二寺中供人祭拜,于是人们也习惯将李二寺称为“天妃宫”。此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张家湾成为重要的运河码头,里二泗村又是张家湾镇的一个重要闸口、码头,是随漕运入京商人的必经之地,往来南北的商船、商人云集于此,明清两代来往商人都要来到李二寺祈祷风调雨顺,生意兴隆。供奉河神及金花圣母的佑民观就应运而建并在相当长的时期中香火旺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