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皮影

爱好旅行的在职金融女

<p>“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p> <p>皮影戏发源于汉,唐以后流传民间。13世纪初,随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14世纪传入波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8年)传入埃及,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传入土耳其。</p> <p>2006年6月,华州皮影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华州皮影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华州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南叠巍巍秦岭,北绕曲曲渭水,在这块地貌参差、风景秀丽的州土上,孕育出了”纸影演故事”的“皮影戏”,被誉为"中国皮影之乡"。</p> <p>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华县(古华州)是陕西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华州盛产秦川牛皮,秦川牛皮是制作皮影的最好原料。</p> <p>据少华山下华州皮影文化园的老师介绍,由于古代耕牛宝贵,要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最早的皮影是用驴皮制作,但驴皮含大量胶原蛋白,随着时间流逝胶原蛋白会流失,造成皮影的损坏,南方用水牛皮做原料,但水牛皮不如黄牛皮有韧性,只有用秦川牛皮做出来的皮影最结实,而且能实现各种工艺要求。</p> <p>皮影戏的起源,来自于一个悲情的帝王爱情故事。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在宫中设宴,宫廷乐师李延年作为表演嘉宾在席间高歌一曲惊艳四座:“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感叹道:“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李延年回禀称:“微臣唱的人正是自己的亲妹妹,而且绝没有夸口。”汉武帝大感好奇,便立刻召见李妹妹。见到她后,发现她果然是美艳动人,倾国倾城。于是将她纳入宫中为妃。</p> <p>李夫人不仅貌若天仙,更让人称奇的是,她心思缜密、聪慧绝顶,身为女流之辈却能熟练运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这么夸她绝对不是过誉,《汉书·外戚传》中对李夫人拒见汉武帝的事做了详细记载。书中说,李夫人深得汉武帝宠爱,可惜入宫享福没有几年就染病不起。汉武帝多次到她的寝宫探视病情,但李夫人自始至终拒绝面见汉武帝。每次听到汉武帝来看她,李夫人就急忙以被盖面。她伤心地说:“妾身长期卧病在床,容颜憔悴,不愿这样见陛下。我将死之时,只有一个心愿,希望陛下善待我的儿子昌邑王及兄弟们。”</p> <p>汉武帝悲痛地说:“夫人都说自己快要死了,难道连最后一面也不愿意与朕相见吗?”李夫人还是婉拒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身容颜倦怠,唯恐冒犯圣上。”汉武帝劝慰她说:“只要能见你一面,无论你提什么要求朕都答应。”李夫人再推辞道:“厚待我的亲人全凭您的心意,不在于见这一面。”汉武帝再三要求见面,但李夫人背过身去啜泣,再也不答话。汉武帝只得怏怏而去。</p> <p>汉武帝走后,丫鬟们不解地问她:“您既然想嘱托陛下,为什么还要惹陛下不高兴呢?”李夫人叹气说:“因为容貌,我才能够从微贱的地位获得宠爱。以美色取悦人者,色衰则爱驰,爱驰则恩义断绝。陛下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地来看我,只是因为我的容貌。现在如见到我容貌毁坏,颜色非故,一定会厌恶我抛弃我,还怎么会爱屋及乌厚爱我的儿子兄弟呢!”</p> <p>正是因为看透现象见本质,李夫人至死也没让汉武帝见上一面。事情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她狠心拒见汉武帝,非但没有引起皇帝的愤恨,反而激起了他无限的怜悯和痛苦。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对其思念不已,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皇宫内,日夜瞻顾,徘徊嗟叹。他还命人遍寻方士,想让李夫人复活重生。</p> <p>一日,大臣李少翁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恍若真人。李少翁心生一计,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准备妥当,他禀奏汉武帝寻到了招魂的秘术。汉武帝迫不及待想要与李夫人相见。李少翁说:“魂魄怕阳光,必须要等到夜里才能现身。”夜里,他用布遮挡宫殿四周,点上灯烛,恭请汉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汉武帝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忙问:“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他欲进幕后与李夫人相会,李少翁连忙吹熄烛火,称李夫人的魂魄被惊扰,再也不会回来了。汉武帝后悔不已。招魂相见后,汉武帝更是相思难抑,修筑了“梦灵台”祭祀李夫人。</p> <p>一代古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只能在戏里与心爱的女人相见,看似热闹的皮影戏实则浸透了人间的悲情和无奈,难道不是酸甜苦辣人生的写照吗?</p> <p>华州皮影影偶以秦川牛皮为原料,经过刮、磨、刻、染、熨、缀等20多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而成,用料讲究,做工精细。敷色以红黄绿白黑为主,有“五色皮影”之称,以“弹指点水”发汗、以缀结口诀定型。</p> <p><span style="color: rgb(77, 77, 77);">其影人严格遵循元代杂剧人物分类造型,人物身高约33厘米,头身比例一比四,头部较大,以正侧面单目形象出现适合横向移动,影人前额突出(俗称崖颅)、眉眼延长夸张,属华州独有艺术造型技法,各种角色的脸谱多套,可随服装造型更换。</span></p> <p>与其他流派截然不同,华州皮影的服饰图案追求讲究华丽,真实完整,头饰冠带精雕细刻,绮丽高贵,图案枝花缠绕,典雅繁复,颜色大红大绿,大俗大雅,抽象与写实手法相结合,遇到婚丧嫁娶、丰收赶集等场景,生净旦末,粉墨登场,跌宕起伏的剧情与声调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碗碗腔唱腔相配,在关中黄土地的尘土飞扬中,将人间活色生香演绎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p> <p>脸谱</p> <p>日常生活</p> <p>带有教化意义的皮影</p> <p>广东皮影</p> <p>土耳其皮影</p> <p>柬埔寨皮影</p> <p>泰国皮影</p> <p>半成品</p> <p>现代皮影戏</p> <p>华州特色小吃</p> <p>菠菜馍</p> <p>本草鸭</p> <p>带把肘子</p> <p>炭烤鸡</p> <p>蜜汁咕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