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陈酿存日月 同课异构展青蓝——记兰州三中“青蓝工程”同课异构语文组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12月14日—17日,兰州市第三中学组织所有本轮“青蓝工程”师徒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语文教研组作为学科大组在此次活动中有4师6徒共10人参加。</p> <p class="ql-block">12月21日,语文组高中部教研组长丁小彬、初中部教研组长周瑞华组织全体组内教师就此次同课异构展示活动进行评课。丁组长在总结此次展示活动时讲到:“组内每位老师的课程展示都很精彩,呈现出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随后由师父们首先进行自评。</p> <p class="ql-block">袁晶老师就讲授课文《孤独之旅》的课堂呈现进行总结:“本课我围绕三个角度,设置了三个活动,即小说情节、环境和人物。反思课堂,学生表现很生疏,但可以理解,由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裴万水老师结合所授课文《女娲造人》讲解到,“针对这个神话故事,我们要力争浅文深教,主要是调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讲,甚至代替老师,但是一节课40分钟明显时间不足,想要‘深挖’,对老师的挑战性很大,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p> <p class="ql-block">周瑞华组长围绕自读课文《蝉》继续讲到,“这篇课文主要设置了两项内容:第一,快速阅读;第二整合信息,但文本较难,学生整合比较吃力,所以我们要继续加快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方法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谢志娟老师针对课文《范进中举》总结说,“这节课学生在主题把握、语言赏析、情节概括几个方面整体反应还不错,课程设置比较紧凑,同时也引导学生赏析并进一步感受了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师父自评后,徒弟们也就相同课文,阐述了自己的课后反思。</p> <p class="ql-block">慕容玄羽老师就《孤独之旅》概括了自己的课程设计与师父设计之异同,让学生在结合旁批自主梳理出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尝试转换视角进行叙述,从而强化学生对小说情节及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学生在课堂上转变叙述视角时产生的生疏感,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着重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p> <p class="ql-block">赵孟茹老师就《女娲造人》结合裴老师浅文深教的观点,讲述了自己关于“土地文化在中国的内涵”及“中西神话本质的异同”两项教学内容的思考——是否设计过深导致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是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p> <p class="ql-block">杨阳老师就《蝉》总结出自读课文是课外阅读的抓手,针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希望自己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深挖教材,让学生多动手、多赏析、多参与、多训练,同时自己也要对学生的点评更积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让自己更从容。</p> <p class="ql-block">刘彩娟老师就《范进中举》表示,自己目前在代初一年级,对初三年级的教材把握的还不够精准和全面,难免会避重就轻,但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很好,推进也比较快,自己还需要多学习。</p> <p class="ql-block">朱瑞瑞老师梳理了自己的《囚绿记》设计思路,反思到自己在写作手法的讲授方面还需要更细致和明确,同时也要让自己在文本中学会取舍,在教学中需要将课文的框架展示的更加明晰。</p> <p class="ql-block">许竞艺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为高二年级同学讲授了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节选片段。</p> <p class="ql-block">在旁听完各位老师的自评后,教研组蹲点领导教务处副主任游梦楠点评到,“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却是一次很难得的师徒合作交流再提升的机会。徒弟在授课方面都很好,但是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还需要进一步深挖文本与材料,在环节设置与角度选择中找到巧妙的切入点。”同时,游主任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兰州三中“12366”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指出,“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中给到学生及时的提示与点评,课堂上的纠正和评价能让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p> <p class="ql-block">最后,初高中部两位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p> <p class="ql-block">周瑞华组长讲到,“语文组的师徒们在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中表现得都很认真,这种认真的态度最能体现在课的类型很丰富,老师们没有择取自己喜欢的课程,而是从自己不擅长的课程入手,让自己勇于直面挑战,攻克难关。”</p> <p class="ql-block">丁小彬组长总结说,“师徒同课异构,能够展示出来师父的课上得轻松,课堂驾驭能力更强,师父的功底是值得每一位徒弟去学习的;徒弟备课都很认真,作为徒弟,也许每一次准备课、讲课的过程都很痛苦,但这就是一个辛苦与成长、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也就是此次“青蓝工程”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意义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徒同课异构活动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最大程度地激发了6组师徒的创意才能,也激发出同组老师对教学活动的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p>

学生

老师

同课

异构

课堂

课文

教研组

自己

师徒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