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文学写作,作文教学共研讨——赣县区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简报

美友23626061

<p>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p><p> 秋去冬来,时光一直在流逝,而我们一直在相遇。十二月,冬日暖阳洒大地,成员齐聚共研讨。在赣县四中,室外,暖阳高照;室内,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正在热烈进行。</p> <p>  2020年12月25日,赣县区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赣县区第四中学,开展了以“如何运用语文教材教作文”为主题的作文研讨活动。</p> 一、研讨安排 <p> “文章不厌改,故能成其圣。”为扎实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语文专业素养。温世艳老师和成员们沟通交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大家共同确定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如何运用语文教材教作文。</p> 二、研讨交流 <p>  温老师提出,工作室成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选取自己擅长的教学实例来介绍,准备好发言稿和课件。</p> (一)让教材成为作文教学的助手 <p>  谢天仪老师从“立足教材,整合教材,随文而教”、“通过教材,引导学生积攒海量的文本素材”、“以教材为典范,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由浅入深,娓娓道来。</p><p> 她特别强调作文教学要以教材为写作的突破口,以教科书经典文章、题材为原点,及时的把写作训练融入语文课堂,从而进一步发挥“典型”的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并特别提出,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教材题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写作的“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要让学生立足教材,更要让学生内化教材,做到教与读写的密切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p> (二)得法于教材,运用于实践 <p>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而我们的张小兰老师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开展作文教学,她在平时的授课中特别注重课文写作技巧的总结,然后让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于写作实践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不仅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学生写作技法,还在写作实践中教学生修改评判作文;学生不仅懂得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p> (三)如何运用语文教材教作文 <p>  裘小艳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如何运用语文教材教作文”,她从三方面来谈自己的看法:</p><p> 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缺乏完善的训练体系,也缺少科学的评价手段。同时,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人为地分割开来,课文只是作为阅读教材使用,可贵的文本教学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p><p> 然后,裘老师结合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总目标确定了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目标:1.创造性地学习教材,借鉴作者感知生活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审美力和表现力。2.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归纳提炼写作素材,分析写作技法,进行层级式作文训练。</p><p> 最后,从三方面谈了自己关于实施作文教学的策略:1. 以写促读,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2. 读写共生,在阅读中渗透写法指导;3. 模写提升,借“他人”之法,写“我”之生活。</p> (四)从课本中学写作 <p>  “突围写作之难,向课文深处慢溯”,三溪中学李梦云老师从日常教学实例出发,亲切地与大家分享了班上学生的运用课文来写作的范本。她指出从小处着手,提倡“抓一个小角度,写一个小片段”,结合年级梯度与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真正把教材对写作的作用落到实处,融入到课堂内外。</p> (五)着眼教材,细看究竟 <p>  简梦玉老师的发言中提到,课文是最好的写作契机与平台,可以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借鉴好词好句,借鉴写作方法,尤其是可以在教材中提炼素材;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写作中。</p> (六)运用语文教材教议论文写作 <p>  黄平老师运用《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议论文体作为参照,提炼出两种议论文的写作形式,采用导学导练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习作分享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提高。</p> (七)作文教学经验分享 <p>  鄢淑玲老师从农村学生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农村孩子的视野跟阅读面都更狭窄的问题。因此更有必要利用我们的文本,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教材学习积累素材,锻炼写作能力。鄢淑玲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运用教材学选材、学立意、学语言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探讨。接着提到学生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的问题,她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跟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教材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讲解文质兼美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经常进行仿写,学生在写作时就有抓手了。</p> 三、研讨提升 <p>  在工作室成员分享环节结束之后,温老师为全体工作室成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教学分享。 </p><p> 首先,温老师指出,现实中,很多同学拿起笔,要么没东西可写,要么信马由缰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主题;教师也觉得作文课不好上,缺乏教材。其实,课文就是教材。 </p><p> 接着,温老师从理论上证明了借助教材学写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选文要具有典范性,要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适合学生学习”,这就决定了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范文。 </p><p> 然后,她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作文课的设计方案——《借助课文学写作,原来扣题也不难》。这节作文课设计里,温老师首先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白作文要有主题才有意义;接着以课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扣题:主要从借景抒情、细节刻画、精心用词三个方面分享如何运用语文课本教学生写作;接着引导学生自查作文,对比反观,寻找自己作文失误之处;最后进入写作实践,让学生为作文删繁就简、添枝加叶,用心修改完善作文。温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介绍,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p> <p>  温老师特别指出:名家名篇是很好的范文,不管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应该多花时间教孩子赏析名家名篇,向他们学习写作。上图是温老师在朗读迟子建的《那盏叫父亲的灯》。</p> <p>  最后, 温老师勉励工作室成员们克服作文教学中的困难,加强集体研讨,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语文教材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用集体的力量扎实搞好教学。</p><p> </p> <p>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本次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语文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为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作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之路定会越走越宽敞!</p> <p>图片:工作室全体成员</p><p>编辑:黄 平</p><p>审核:温世艳</p>

教材

作文

写作

教学

学生

老师

语文

工作室

研讨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