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清江浮翠玉——焦山散记

大风起兮

<p>  客居二十年,小城的每处景点都已去过了N多次,不过年岁、季节、心情各不相同,每次的收获和感受也会不同。</p><p> “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是《水浒传》中对焦山的描述。长江经过千里奔袭,到得下游,地势开阔平坦,开始放缓脚步,整装歇马。入海口近了,家就在眼前了。</p><p> 江水汤汤,横无际涯,碧波荡漾间,焦山便如一块碧玉浮于水中,因了水的环绕,山因此变得灵动起来。</p> <p>  码头等候渡船时,边上一位导游在为一群来自东北的游客作讲解,游客显然都是第一次来,听得很认真,导游讲解的也很仔细到位。从焦山的地势、由来、特点直讲到金山、北固山,乃至拓展到了江对岸的扬州和瓜洲古渡。讲到瓜洲,导游还特意背诵了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的名诗,继而用手遥对西北方,为游客指示瓜洲的位置。</p><p> 我也不由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烟波浩渺,但见一线天际,哪里看得到瓜洲的影子?</p><p> 瓜洲就在与镇江隔江相望的扬州一侧,今年国庆刚去玩过。作为千年“诗渡”,有关瓜洲的古诗句很多,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固然最为人所熟知,但若论气势,窃以为尚不及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有气势,而同为描写羁旅乡愁,意境上则又稍逊于张祜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之所以王诗流传更广,大概因其内容更为通俗易于上口吧。</p> <p>  渡船靠岸,过一道山门,便是定慧寺,寺庙始建于东汉,明代重建,年代久远。左右钟楼鼓楼,路中石制引桥,大雄宝殿庄严宏大,周围偏殿楼堂,颇具规模。殿前的两株银杏树至今已有四百余年。</p><p> 焦山碑林位于定慧寺东侧不远处。焦山贵为“书法之山”,《瘗鹤铭》更是享有“大字之祖”的盛名。碑林藏碑刻数百方,真草隶篆行,集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其中不乏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书画大家的碑刻。依稀记得以前来焦山时进去看过一些,不过作为一个对书法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看与不看也没什么分别,不过是走马观花附庸风雅罢了。而这次来,正值碑林封闭改造,索性连附庸风雅的机会都不给了😃</p><p> 向西出定慧寺,沿江边栈道行不多远,便开始拾阶而上。夹道古树参天,遮阴避日,石阶迂回曲折,渐行渐高,一侧临江一侧背崖,远眺碧波如练浩荡东流,近听鸟鸣声声回响林间,茂林修竹,亭台掩映,不觉恍若出尘。</p><p> 转过几个弯,正对面一处屋宇,内罩一个洞穴,便是焦光隐居的三诏洞。焦光为东汉人,辗转从山西流寓镇江,隐居焦山,皇帝三下诏书请他出山,他都借故拒不应诏,故名“三诏洞”。洞方圆不过丈许,洞中有一尊焦光的石刻像,身着隐士服,手执书卷,仪态从容。</p><p> 中国古代隐士众多,如商山四皓,垂钓富春山的严子陵,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梅妻鹤子的林逋,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但以隐居者为山名的恐怕只有焦山一处。</p><p> 古人隐居的心态各异,目的也各不相同,有性情所致,有修身养性,有功成身退,有待价而沽,也有逃灾避难。有真隐有假隐,还有所谓的小隐中隐大隐。凡此种种,共同构建起了别开生面的隐士文化。</p> <p>  再往上,经壮观亭、六朝柏、塔林至山顶,万佛塔雄踞其上。塔身七层,上有天宫下有地宫,是一座九十年代才建造的仿古塔。据说其中供奉了一万多尊佛菩萨像。塑造这么多佛像该是多大一项工程,这么多佛像摆在一起又该是多壮观的一种场景。想进去看看,奈何塔门紧锁,只得作罢。</p><p> 沿东侧下山,转而向西不远,便是焦山古炮台。炮台夯土而建,远看很有点像陕北的窑洞,又形似客家的土楼。八个炮台呈扇形排开,炮口指向长江,据地理之利扼守江口,抵御外敌。鸦片战争中炮台守军曾给予英国船舰以迎头痛击,可惜因装备落后兼寡不敌众,最终1500名守卫军民悉数殉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会忘记也不该忘记。</p><p> 当下的中国正加速行进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完成复兴,不仅靠物质的富足经济的腾飞, 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足够强大的自信,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积淀,便是我们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p><p> 路边经过一个盆景园。盆栽不算多,以松树为主,造型各异,倒也可一观。不仅盆栽是微缩的,便是这处园子,也极像一个微缩的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楼榭,随形就势,颇得自然意趣。</p><p> 再往前,一处庄院外墙上赫然写着“焦山行宫”,专为乾隆而建。史载乾隆曾六下江南,八上焦山,仅在镇江一地,便建有五处行宫。这位自号“十全老人”、一身传奇的皇帝,不仅喜欢游山玩水,还十分爱好写诗,他一生写了四万余首诗,《全唐诗》里所有诗人的诗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写得多。不过说也奇怪,如此高产,竟没有几首脍炙人口为人熟知的。但不管怎样,仅就数量言,他一定是做官的人里诗写的最多的,同时也是写诗的人里官做得最大的😜</p><p> 匆匆半日,结束了又一次焦山之行。</p><p> 走出山门,回首望去,焦山如一位江南女子,小家碧玉,清秀玲珑;又如一位饱学儒生,满腹经纶,锦绣于内。</p><p> 走近它,便走近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读懂它,便读懂了绵延千年的文化血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