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使命“立德树人”,满怀憧憬“以体育人”---名师孵化工作室市级教研活动暨课题研讨(毓英中学)

名师孵化工作室

主编:黄向亮(领衔人)<br>编委:陈银邦(核心成员)、苏燕珊(流动成员)、名师孵化工作室成员、毓英中学体育与健康教研组 毓英中学位于福建晋江美丽的围头半岛金井镇区,创办于1891年,已有129年历史,是一所海内外特别是在东南亚颇具影响的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校园分初中部老校区和高中部新校区,实行“一校两区,统筹管理”。新校区建筑风格统一、设施设备先进,实行封闭、准军事化的管理。近些年来,学校注重提升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毓英女排”“闽南语古诗词吟唱和格律诗创作”两大特色品牌。<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感 恩”</b></font></h1> 所谓感恩,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感恩”是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的良知。<br> 感恩,可能会象蓝丝带一样,感染改变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震撼心灵或者悦耳动听的感谢之声永远不会引起误会,它可以跨越一切障碍,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更快乐。所以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去做那一只感恩的蝴蝶。一切从你开始,相信很快会创造一个感恩的环境在感恩的环境中,你更能律已宽人,一日三省,提升智慧。<br> 在感恩的环境中,你更能正视错误,帮助他人,相携成长。在感恩的环境中,你将不会感到孤独,更能去接受别人和爱别人……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 推进《基于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主题研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2020年12月24日,晋江市高中体育与健康黄向亮名师孵化工作室市级教研活动暨课题阶段性研讨活动在晋江市毓英中学举行,本次活动名师孵化工作室成员、课题组成员及毓英中学体育组成员近三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核心成员陈银邦老师主持、流动成员苏燕珊老师记录。<br> 本次活动的内容围绕研讨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由毓英中学的两位老师展示他们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实践,为活动研讨提供了课例。<br> 毓英中学洪祖福老师执教高一年《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拉开今天活动与研讨的序幕。<br> 本次课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排球的正面双手上手传球。传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传球的方法和种类很多,按传球方向分为正面、侧面、背面传球;按支撑分为原地、跳传;按用途分为二传、假动作、其他运用等。传球多用于二传队员组织各种进攻战术,也用于后排队员传调整球和第三次击球无法组织进攻时运用,还有接推攻球,接拦回高球,接发球和轻扣球,吊球,处理球的作用。传球具有准确性好,变化灵活,不便于传低远球的特点。<br> 毓英中学是全国青少年体育排球特色校,本班大部分是本学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这是正面双手传球的第二次课,主要复习移动,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一些最基本技术,基本手型,传球时全身的协调用力。洪老师在课堂中发挥出自身的优良教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洪老师通过慢跑和徒手操,让学生热身和活动关节,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并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参与。以复习排球的基本步伐的移动动作技术,让学生对排球的步伐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移动的速度,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再接着传授正面双手上手传球循序渐进、分层教学(通过原地的徒手模仿;两人一组的持球传固定球;两人一组,近距一人抛球,一人在正确击球点处接住;两人一组,近距一人抛球,一人在正确击球点处接住,接住后再传出去;两人一组,一抛一传,轮换进行的循序渐进练习),最后让学生体验整个传球的动作,知道“一对二迎三蹬送”。最后通过来回移动、波比跳等体能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能力、心肺功能。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自我国开展以来受到不同年龄阶段广大学生的欢迎和青睐,该项运动节奏欢快鲜明,动作简单流畅,具有良好的健身和观赏价值。<div> 由毓英中学徐秀珍老师执教高一年《健美操》,师精讲生多练,学生同伴间合作互助一条线贯穿整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起享受体育课堂的快乐与魅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整堂课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层突破,多样化教学和体能形式,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通过学与练掌握技术动作。</div> 据悉,本节课教学内容健美操主要是根据国家纲要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毓英中学校本资源开发的需求,在高中阶段开展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主要通过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通过对健美操活动的感知和练习,达到提高心肺功能以及塑造良好的形体和健身的目的,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 徐老师采用讲解示范第一小节组合动作、集体学习新组合动作、学生分组学习新组合动作、每两个小组间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第一个小节的动作练习、结合音乐进行集体练习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以此来规范动作细节,加强动作记忆,强化动作节奏。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巩固和沉淀在逐步提高难度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本节课还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中,突出健美操课程的特色,创设和营造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啦啦操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上午的课堂诊断研讨环节,洪祖福、徐秀珍两位执教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后反思,从整体课堂分析、亮点、有待提升等几方面结合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导意见进行反思。剖析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反馈、教学目标达成等内容存在的问题,做好“优”中发展,“有待提升”内容寻找“策略”中反思提升自己,为自己的提升学科综合教学素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为自己今后的发展确定方向和进行规划。 在进行课堂诊断过程中,各校的教师分别对两节公开课作了精彩点评,结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三至四个亮点,一至两个建议的方式进行评价,充分肯定了开课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注重技能教学与体能练习,教学手段灵活,教材处理恰当,教态大方自然,教学气氛活跃,能用比赛和体能渗透给学生带来快乐,并用示范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生一起体验快乐等优点,也指出了不足。给予两位老师较为全面的评析,为两位的成长注入了活力。也为其他成员老师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展开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范本和课例,只有不断改进,只有不断磨课,只有不断提升,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生动、更有效、更活力。 点评结束后,由工作室核心成员陈银邦老师对本次公开课活动课堂诊断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执教公开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并在如何正确理解新课标的价值、选择教学内容、体育技能教学及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为大家作了更深一步的阐述。结合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细则要求指出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标,体现目标引领内容,务必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个体差异,关注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关注课的运动负荷。特别是要注意“立德树人、以体育人”的贯彻落实到课堂的每一环节,为与会老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 下午由核心成员、课题组成员陈银邦老师作《在片段教学中如何突出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专题讲座进行分享。结合自己参加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经验,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进行分享,片段教学、新课标和新教材、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 在《基于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课题研讨过程中,课题组负责人黄向亮老师对课题研究一学期来进行归纳总结发言,对课题的目标、内容、任务、分工进行总结,对课题级成员和研究活动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对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展课题研究遇到的难题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发表看法与建议,对下阶段的研究任务、目标、内容等再次进行了细致的布置和分工,其它课题组成员为更好地展开课题研究和研究内容、方法、阶段性任务积极建言献策。 工作室核心成员、课题组成员叶明瑜、陈银邦老师对课题研究中的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新课标、新教材的情况要进行充分的解读,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并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达到了“在反思中前进,在积累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活动的目的,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加强工作室与各高中校体育教研组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