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雅仕

<p class="ql-block">摄影:雅仕</p><p class="ql-block">撰稿:雅仕</p><p class="ql-block">日期:2020年12月24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宝山沪剧团</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4日,宝山沪剧团在大院里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赵春芳、杨飞飞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出席揭幕式的嘉宾有: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伟民;宝山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范丽君;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国家一级作曲,著名作曲家汝金山;赵春芳杨飞飞后人赵乐羊沈勤夫妇及肖国华夫妇等。</p><p class="ql-block"> 青年演员程文俊主持了揭幕仪式。出席嘉宾先后发言,发言的还有原宝山沪剧团团长刘银发、职工代表王复光以及副团长柏咏枚、青年优秀演员赵隽晴等,最后由团长华雯与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伟民为铜像揭幕。为已故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不惜重金塑全身铜像,宝山沪剧团是第一家,足见宝山沪剧团对前辈艺人独具匠心的感恩之情,也是华雯团长誓将春派杨派艺术继承发展之心。</p><p class="ql-block"> 华雯团长回顾自己从艺之路,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恩师杨飞飞在世时倾心相教,使她在沪剧之路上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沪剧表演艺术的颠峰。师恩难忘,为恩师塑像一直是心中的愿望,如今塑像屹立在大院内,心中是百般交集感慨万千。她说昨晚为了今天的揭幕仪式,激动难抑,一夜未眠。</p><p class="ql-block"> 赵春芳大师、杨飞飞大师分别创立了春派、杨派艺术,拥有广大忠实粉丝。《卖红菱》、《妓女泪》、《为奴隶的母亲》、《第二次握手》在戏迷中耳熟能详,其中经典唱段广泛传唱。可以说,哪里有沪剧沙龙,哪里就有杨派的唱段在空中飘荡。</p><p class="ql-block"> 《挑山女人》是近年来沪剧中少有的佳作,是华雯团长呕心沥血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是第一部搬上银幕的彩色沪剧电影。仅仅是区区几十人的区级小剧团,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和努力付出才能达到。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荣获了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第十四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年度最佳戏曲电影”以及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等重大奖项。马莉莉在发言中盛赞宝山沪剧团惊人的凝聚力,演出《挑山女人》时没有乐队伴奏,全程靠播放伴奏录音,换台时在有限的伴奏录音停顿时间内,全团不分领导和演职人员,争分夺秒换布景移道具,丝丝入扣,从来没有误过场,那是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高度默契配合!</p><p class="ql-block"> 副团长柏咏枚是华雯团长手把手教出来的演员,演技日臻成熟,在《挑山女人》中成功塑造了幺妹这一角色,一举成名。她说她见证了华雯接受团长重任之后,以顽强的毅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团结全团演职人员,抓创作筹资金排新戏,终于率领全团走出困境,打开了宝山沪剧团的新局面。要学习赵春芳杨飞飞先辈大师创办勤艺沪剧团,让春派杨派广泛流传的精神,要学习华雯团长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品格,将春派杨派传承下去,要让宝山沪剧团发展壮大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青年优秀演员赵隽晴是后起之秀,唱念做俱佳。但来到宝山沪剧团后,排练之苦之累之难却从未经历过,真是刻骨铭心。团长华雯对她说为了让你成才,我只会对你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赵隽晴坚定地表示,再苦再累也要留在宝山不走了,要学习继承华雯团长励精图治精神,学习先辈大师坚韧不拔的意志,将赵派杨派沪剧的精髓发扬光大,学做人演好戏,决不辜负华雯团长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原宝山沪剧团团长刘银发说,文革后一批沪剧团纷纷复建,但是最终留下的区级剧团仅长宁、宝山两家,有的剧团是名家领衔,最终还是解散了。为什么宝山能坚持下来?靠的是宝山沪剧团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靠的是文化自信,靠的是全体演职人员团结一致自我加压,有春派杨派沪剧瑰宝的存在,有华雯这样德艺双馨的领军人物在,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宝山沪剧剧团就会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 传承春派杨派沪剧艺术的,不仅有宝山沪剧团,还有赵春芳杨飞飞的后人,赵杨沪剧艺术沙龙及诗韵杨派沪剧艺术传承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