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的遗物 我的珍宝

行摄相随

<p class="ql-block">  我有且只有父母亲的遗物就是一把椅子💺,一张扇子,一张信纸书写的便条。</p><p class="ql-block"> 我把它们当珍宝保护,不时看看,重复着说过无数遍的话语,安逸自在,不厌其烦。</p> <p class="ql-block">  这把椅子是1992年母亲从老家背着走了十几里路又乘长江客船再转市区公交车送给我的。说是给我那段特殊时期专座,以免落下腰疼病痛。</p> <p class="ql-block">  那时老家到客运码头没有交通车,不论你搬多重多大物件全靠步行运输。当地码头到城里只有长江水运没有陆地道路交通。冬季枯水季节,客船停在落入江底的水面,上下码头的阶梯又长又高,背着物品乘船,不是现在转乘地铁站漫长走廊能比的。</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把椅子,脑海时常浮现母亲揣着伟大的母爱背着它不顾辛劳赶路渡水一定要把它亲自送给我的情形,是幸福感动感激。有母亲在,我也是一个有人疼爱的好宝宝啊。</p> <p class="ql-block">  父亲将椅子背面写上了他儿子们的名字,现今没人看得上眼的手工制作座椅当时作为财产分配给男孩们。</p><p class="ql-block"> 可见这椅子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物品。世事变迁,时代发展,母亲将当时上好的一把椅子留给了我,其余的都没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带着这椅子迁徙,目前它冥冥中被放置在我的床边,每晚伴我安心入眠。</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我们生活仍在物质匮乏生活贫困环境中,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房可租,成家赖以安生之地多是单位宿舍。本是单位解决单身职工住房的宿舍,成为已婚而无处安身的职工的家——挤走宿舍的其他人,一间房就是一个家。</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有了一把高低适合大小适当很符合人体结构的座椅。有了家具,家便是疲惫时能放松休息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  这把芭蕉扇是母亲帮我带孩子时自己买的。为了经久耐用母亲按传统方式,给扇子边缘缝了一圈布,可能是就地取材没有装饰感只有保护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天然芭蕉叶根就是 扇子柄,绕上一圈铜线(0.5mm芯径的铜缆)使用起来手感会好很多。当年空调没普及,电扇风强硬小孩子容易被吹病,为了让孩子舒服过酷暑就得不停摇动蒲扇。可见母亲是有智慧很有生活经验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的亲笔字条,发现它是2006年了。在一次整理家中物品时意外看到这张有字的信纸,展开读完,我情不自禁放声大哭了一场。</p><p class="ql-block"> 此时父亲离开我们已经8年多,我浑然记不得他老人家曾经给过我这信息量巨大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儿”称呼让我耳畔响起父亲慈爱的声音,父亲从不重男轻女,他不同于当时很多用不同心态对待自己儿女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张纸条文字简洁,有点文言文风格,从中再现当年当时祖孙四代多个小家庭之间的关系和正在发生的故事,故事在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的大家庭氛围中进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