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坚守四行仓库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韩宪元将军

千载不变

<p>韩宪元(1906~1937)</p><p><br></p><p>2013年12月11日 16:08</p><p>凤凰江苏综合整理</p><p><br></p><p>军衔:少将</p><p>部队:第72军88师262旅524团</p><p>籍贯:海南文昌</p><p>牺牲年龄:32岁</p><p><br></p><p>韩宪元,字则垂,号如潮,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水北村人。1924年,韩宪元离乡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6月回师广州。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p><p><br></p><p>1926年1月,韩宪元毕业后参加北伐。1934年,调任陆军88师524团中校营长,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受训,结业后派任88师524团副团长、代团长职。1935年升任上校团长,驻防于京沪一带。</p><p><br></p><p>1937年,日本大举侵犯中国,韩宪元奉命率团随88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保卫战。8月13日,日军集中海陆空优势兵力对守军发起全面进攻。宪元受命防守闸北,率领全团将士奋起抗击。524团在韩宪元的统率下,与敌血战,历经了3个月,所守阵地,寸土不失,战果显著,名震沪滨。</p><p><br></p><p>1937年12月,韩宪元率所部抵南京,驻防雨花台,韩宪元发扬保卫上海之作战精神,迎击来犯之敌。日军集中炮火攻城,韩宪元斗志坚定,誓死报国。12月12日,韩宪元同全团官兵一起壮烈殉国,时年32岁。国民政府为表彰他英勇报国的功绩,追授予陆军少将军衔。</p><p><br></p><p><br></p> <p>  同年12月11日,日军进攻光华门、通济门失利后,以精锐部队猛攻由88师防守的雨花台阵地。清晨,六七十架日本战机掩护着地面部队向阵地发起猛攻,炮弹铺天盖地在中国守军阵地和南京城内外炸响。这一天,南京城外的主阵地,只剩下乌龙山炮台、紫金山和雨花台。</p><p><br></p><p>  防线不到2000米宽的雨花台阵地,不断受到日军飞机大炮坦克轮番轰炸。日军重炮将雨花台作为重点轰击的目标,反复冲击,但守军阵地岿然不动。韩宪元率领的524团和兄弟部队依靠战壕和有限的装备,顶住日军一次次冲击,将来犯日军一次次地打下去。</p><p><br></p><p>  战至12月12日中午,雨花台阵地苦战似乎遥无尽头。部属劝韩宪元撤退渡江,但被韩宪元严厉斥责:“你们愿为亡国奴吗?我誓与阵地共存亡。”这一战,我军寡不敌众,战至12时,雨花台524团阵地弹尽援绝被日军攻破,全团官兵几乎同时殉难。韩宪元在雨花台阵地壮烈牺牲,32岁的生命旋律就此戛然而止。韩宪元为国捐躯、壮烈牺牲后,国民政府明令褒奖,追授陆军少将。</p><p><br></p><p>  “纵死犹闻侠骨香”。如今,已鲜有海南人知晓韩宪元这个名字,他的辉煌、壮烈与血色的军旅生涯铭刻在历史深处,那一战中无数的将士为了祖国,以壮烈的方式将生命化为不朽。</p> <p>这是韩宪元将军儿子提供的 韩将军及夫人的珍贵 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5日,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水北村举行抗日英雄韩宪元将军灵位入祠仪式,海南省黄埔后代志愿者团队赠送牌匾。</p><p class="ql-block">抗日名将张灵甫的儿子、台湾黄埔后代联谊会会长张道宇,及王毅将军之子王祖德也受邀参加本次赠匾活动。</p> <p>  纪念英雄 ,在今天为英雄送牌匾 ,民族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p> <p class="ql-block">张道宇先生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韩将军灵位入祠仪式。</p> <p class="ql-block">韩氏宗亲</p> <p class="ql-block">海南黄埔后代志愿者团队</p> <p>海南民革博爱志愿者团队</p> <p class="ql-block">张道宇会长、王毅将军之子王祖德与大家亲切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道宇先生、</span>海南黄埔后代志愿者们及海南民革的同志,列队为韩将军灵位献花。</p> <p class="ql-block">大家依次进祠堂献花!</p> <p>英魂虽已随风逝 ,万千后代有魄力 !</p><p><br></p> <p><br></p><p>我们志愿者团队的群主 符策忠先生,带领大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 ,制作这个牌匾就是之一 。</p> <p>还要感谢赠木者,行善不留名 ,自在我们的心中 !</p> <p><br></p><p>让我们成为正能量的发光体,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p> <p>韩宪元(1906~1937),字则垂,号如潮,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水北村人。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88师524团团长。</p><p><br></p><p>人物生平</p><p>1924年离乡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6月回师广州。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1926年1月毕业后,参加北伐。1934年,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中校营长,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受训,结业后派任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副团长、代团长职。1935年升任上校团长,驻防于京沪一带。</p><p><br></p><p>主要事迹</p><p>松沪会战</p><p><br></p><p>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犯中国,宪元奉命率团随八十八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8月13日,日军集中海陆空优势兵力对守军发起全面进攻。宪元受命防守闸北,率领全团将士奋起抗击,日军多次发起疯狂的攻击,均遇着守军顽强的抵抗,战斗非常激烈,伤亡惨重。五二四团在宪元统率下,与敌血战,夜以继日,历经3个月,所守阵地,寸土不失,战果显著,名震沪滨。《申报》记者冒着枪林弹雨进入该团阵地采访。翌日,《申报》以“英雄团长访问记”为题,报导宪元率领五二四团英勇杀敌的事迹,并刊登宪元戎装照片及其亲笔(钢笔)题词:“抗战图存”四个字,国内报刊竟相转登,大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奋起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p><p><br></p><p>四行仓库保卫战</p><p><br></p><p>淞沪抗战,历时3个月,守军顽强抵抗。日军伤亡惨重,七次援兵,数易其帅。1937年11月5日,日军两个师团从金山卫登陆,守军腹背受敌,形势严峻,陷于苦战之中,延至同月9日奉命撤退。宪元决定兵分两路撤出上海。并亲率所部一、二营沿苏州河向南京移动;令中校副团长谢晋元率领第三营杨瑞符部,取道四行仓库撤离,因四面受敌包围,进退两难,情况十分危急。宪元急令谢副团长指挥所部官兵800余人,退入四行仓库固守,时我军已全线撤离上海,唯固守四行仓库之官兵仍然孤军奋战。时有一女童子军,名杨惠敏,不避艰险,越过日军火线,将一面国旗藏于身上,深夜潜渡苏州河到四行仓库交与守军升于仓库顶楼之上,随风飘扬,士气民心为之大振,与敌血战到底。举世闻名的保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永垂青史。</p><p><br></p><p>南京殉国</p><p><br></p><p>宪元率所部抵南京,整补以后,驻防雨花台。同年12月初,日军大举进犯南京。宪元发扬保卫上海之作战精神,迎击来犯之敌。日军集中炮火攻城,宪元斗志坚定,誓死报国,时有部属劝言:“南京危在旦夕,宜速撤退”。宪元严责:“你们愿为亡国奴吗?我誓与阵地共存亡。”官兵闻之,决心与日军血战到底,苦战5日夜,因弹尽援绝,12月12日,宪元同全团官兵一起壮烈殉国,时年32岁。国民政府为表彰他英勇报国的功绩,追授予陆军少将军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