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和而不同”,教学也是如此,不同的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方式、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语言表达的风格上都会大相径庭。为了适应新教材、更好地把握统编教材,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及教研能力,12月24日“送教下乡”活动在介休七中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两位优秀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进入了Unit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阅读课的学习之中。</p> <p class="ql-block"> 张晓卿老师以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为话题,以 creative mind 为主线,以 different kinds of activities 为任务,以learning by using为目的,最终体现阅读的真正内涵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真正体现了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主旨,在用中学、 在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老师敢放、学生敢想。</p> <p class="ql-block"> 霍亚俊老师以一支不起眼的粉笔导入环保话题及情景,润物细无声地对文章的生词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 一核六维四手段,立足学生素养。七中的张晓卿老师,三中的霍亚俊老师,为老师们呈现了两堂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课。张晓卿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学生的精彩展示获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霍亚俊老师优秀的情境教学也获得了师生的点赞。在热烈的评课议课活动中,三中刘春霞老师给予了两位老师高度的认可,并交流了不足之处。刘老师专业的高质量的点评与总结让此次活动锦上添花,圆满的画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 教研结束后,教研氛围还很浓厚。我校英语老师在交流群中进行学科交流,谈感想,聊心得。</p> <p class="ql-block"> 历史组的两位年轻老师,联系时政热点,以“近代英国的崛起”为主题带来了两堂风格迥异的历史复习课。 </p><p class="ql-block"> 李振芳老师,以“不寻常的2020”导入,西方国家与新时代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以“近代英国如何崛起”为主线贯穿进行课堂探究,问题设计环环相扣,逐步升华,最后以“中国如何在大变局中把握机遇,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收尾,体现大视野,大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来自介休二中的张可璐老师,另辟蹊径,从大国崛起的因素,以主题的形式将内容进行整合,巧妙地将“昔日之中英”与“今日之中英”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中国速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课结束后,各校代表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中肯的评价,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教研员孟繁荣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肯定,同时提出复习课主题一定要选择恰当,既要有现实意义,又要有若干同类型主干知识的联系,还必须联系中考。只要牢牢把握中考改革方向,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的两位教师同题异构,对反比例函数进行了复习。</p> <p class="ql-block"> 许秀丽老师播放音乐导课,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整理知识点,凸现了反比例函数的一个核心、三种表示、三个性质、三种关联的知识特点。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中让学生自己命题又能提高学生灵活解题、巩固知识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魏慧君老师播放视频导课,带领学生数学建模,学案设计题型全面有梯度,教会多种方法,渗透类比和化归的数学思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评课时,老师们各抒已见,分析得失。张海涛主任在评课时提出了课堂上要“高度参与、深度思维”的建议,以及教学中要有“阅读、目标、方向、落实、评价、思维、应用、反思”等意识,让在场所有老师颇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化学组的《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两节课由介休七中杨秀芝老师和义安二中董文静老师送教,两位老师都各自侧重一条主线,展开精彩的教学,整个过程中应用自学、合作、解疑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单调枯燥的复习课上的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杨秀芝老师,紧紧围绕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为主线展开复习,故事导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多样的教学手段,扎实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每位同学都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董文静老师侧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情景导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回归课本,夯实双基,最终上升到构建知识网络,既让知识融会贯通又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注重落实,时效性强。</p> <p class="ql-block"> 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与研讨,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不断提升。送教老师们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大方亲切的教学仪态,让听课的老师都感觉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携着理想,迈向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