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全真金山派-百字辈</p><p>玄元一无上,天元妙理生。</p><p>体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p><p>常怀清净意,合目得金丹。</p><p>道高扶社稷,留名万古传。</p><p>宏扬开大化,正法度贤宗。</p><p>温良恭俭让,宽仁慈善容。</p><p>潜心存本位,密念守规中。</p><p>勤修延寿命,内息润黄庭。</p><p>安义黎珠成,凝照慧光灵。</p><p>冲举云霄外,永与太虚同。</p><p> </p><p>全真金山派又名崂山派,开派祖师是龙门第四代弟子孙玄清祖师爷。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p><p><br></p><p><br></p><p> 孙玄清祖师爷原本是山东寿光的一名瞽目僧人,后来听说崂山道士徐复阳也曾双目失明,但经过苦苦修行,20年后双目复明,于是来到崂山明霞洞,改释从道。恰好当时著名高道张三丰就在这里修行,便收他为徒,对他进行传授与点拨。经过长时间的刻苦修行,孙玄清终于双目复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世宗皇帝知道后,召孙玄清进宫,敕封他为“护国天师府左赞、金山子海岳真人”,令他“掌管真人府事”。后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孙玄清由此开创了全真道教龙门派下的一个支派——金山派,崂山明霞洞也因此成为金山派的祖庭。目前辽宁千山、山东崂山和泰山等风景区的道教庙宇多属于金山派。 </p><p><br></p><p>孙玄清祖师爷曾在上清宫和明霞洞共修行50余年,“大悟千百遍,小悟不可以计数”。他创立了道教全真金山派,并以明霞洞为金山派的祖庭。明霞洞左侧镌刻有《孙真人紫阳疏》成篇石刻,又称《海岳修真记》,该刻石占明霞洞巨石之大半,字尚可扪读,疏中述孙玄清事迹甚详。又据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崂山道士王生本在白云洞立有白云洞历代碑,内述其金山派祖师海岳山人之功果,惜碑文已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