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世代都生活在广州的老广州人,也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了整整75年的广州老人。对生我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我爱这里的山水,爱这里的人!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充满故事的城市里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求知欲的青年、中年直至老年,走过了极为平凡的大半生,当步入古稀之年,我希望继续寻找这个城市给我留下的记忆,特别是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广州更是日新月异,很多隐藏在旧城区的建筑和景点已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的现代化的都市,新鲜的事物更容易让年青人接受,于是我给自己下达了任务,把记载广州市的历史文物重新整理,唤起老广州人对这个城市的印记,激发新广州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了解!</p><p class="ql-block"> 近两个月以来,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深夜而息。白天是乘地铁,挤公交,坐电车,过轮渡,上天桥,下隧道,穿越在广州的东南西北,珠江两岸,我巴不得以最快的速度把老广州的记忆统统灌进脑袋里。晩上是查资料做美篇,整个人如打了鸡血般的充满了激情。</p><p class="ql-block"> 在2021年的春节到来之际,我谨以这美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送给为广州这个英雄城市作出贡献的新广州人和老广州人!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美篇共分三集,在第一集里主要介绍了广州市的2200年的历史,沿着城市的中軸线,寻找这个城市的记忆,包括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各个时期在广州的旧址等等。而在第二、三集中将继续介绍广州的名胜古迹和著名建筑及传说,以及学校、医院、娱乐场所和有特色的酒家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包括南越国宫殿遗址,御花园遗址,南汉国宫殿遗址以及各朝官署遗址等。</p> <p class="ql-block">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趙眛的陵墓。趙眛是趙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自秦汉以来,广州就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叫“任嚣城”。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的周夷王八年,“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中称“南粤”,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目前,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南越国史迹正联合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南越国木构水闸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址,为西汉南越国(约前203年至前111年)都城番禺城的排汲水利工程,具有防潮、泄洪引水多重功能。</p> <p class="ql-block"> 番山亭,在现在的孙中山文献馆后面的小山丘上,始建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据考:昔日这里是番山所在地,番山、禺山像长城一样,蔚为壮观。山上种植有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后五代的南汉主刘垄凿推平番山、禺山两座山修建宫阙,遂使两山夷为平地。</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道,北京路可以说是广州的缩影,也是历史上建立广州城的位置,记录了千年商都的繁华过往和历史变迁。自唐朝起,北京路就是商品集散地,清朝时发展成了店铺林立的商业中心,如今的北京路仍是广州的重要商圈,商业与文化高度叠合,百年老店与新铺,骑楼建筑与现代设计,粤语文化和国际品牌都在这里汇聚交融。</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有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虽然不算最古老的城市,但作为历史名城,广州有一点可以引以为傲的地方,就是2200多年的城市中轴线从未变更过,这无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名城中都是极少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千年古道上,有着五朝代11层路面。</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的家四代人都住在北京路及附近的禺山市、九曜坊和惠福东路,因此,我经常行走在这条广州市最著名的路上,对这里的每间店铺、书店、饭店,电影院都非常熟悉,曾记否!当年的我,最爱在儿童书店买小人书,在新华书店买小说,几十年来多次搬家,但几百本小人书一直跟随着我,直到现在!小时候跟着祖父去涎香酒楼饮早茶,与父亲到欧荣记食云呑面,去太平馆食西餐,美利权冰室食“棉花红豆”,广大路食路边鸡,去“文一”买文具,在青年文化宫看电影和“踩雪屐”,总之,这千年古道陪伴着我度过了“我的前半生”。直至现在,只要步行在这条不平凡的古道上,以往的一切均在我的眼前浮现,尽管已是旧貌换新颜,但乡音乡情永不变!</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满肚子都是故事,是他给我们姐弟讲述有关千年古道的历史,知道了广州己有2200年的历史,原名“楚庭”,又名“番禺”,北京路旧称“双门底”,让我们知道了古城春秋和奇特风韵,让古城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让古道满载着我们的情感永存心中!</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道又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百年花街,每年的春节在这里都举行迎春花市,自记事以来,每到临近春节,我都和父母兄弟姐妹和同学、同事一日数次地行走在花市,不管是好天还是下雨,均照行不误,个中开心快乐现仍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北京路亦是每当有喜庆大事,这里必是广州人民游行欢庆的主要街道,解放初期在游行队伍中看过学生们表演的腰鼓舞和铜钱棒舞,非常好看,当时以为到我长大了,就轮到我跳了,可惜的是这些表演以后却消声匿迹了!</p><p class="ql-block"> 一生人最难忘的是,1960年朝鲜金日成主席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到访广州,我们被安排在北京路和中山路交界的欢迎队伍上,我站在第一排,车队刚好在我们队伍的前方停下,接受少先队员们献花,我和同学们为近距离的看到敬爱的总理而兴奋万分,至六十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这段往事仍回味无穷,激动如初!</p> <p class="ql-block">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醬、醋、茶,总认人想起“致美斋”!</p> <p class="ql-block"> 李占记钟表店,是北京路商圈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店”了!</p> <p class="ql-block"> 北京路的书院街连接大、小马站,流水井。</p> <p class="ql-block"> 大、小马站书院群,位于广州北京路与西湖路之间,书院群是北京路文化地标中的一个文化符号。大小马站与流水井周边形成的古建筑,就是古书院群,在古书院群的廊道里边走,可以看到廊道上方一横匾上写着“流水井”三字,两侧还书写有两副楹联,一副为:“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一副为:“门临流水,人步青云”。妙哉!</p> <p class="ql-block"> 高第街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连接北京路和起义路,是广州著名的古老商业街,是有名的日用百货集散地。在高第街里有一大宅“许地”,是第一大盐商许拜庭故居,还是鲁迅夫人许广平童年生活的地方。许氏家族出了不少名人,如清代名绅许祥光,民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教育家许崇清等。</p> <p class="ql-block"> 药洲,位于教育路,又名九曜园。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䶮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凿长湖五百丈,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九块,称为九曜石。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镇海楼一一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博物馆之一,也是华南首座博物馆,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之一,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纪念碑耸立在越秀山顶</p> <p class="ql-block"> 给广州人民带来欢乐的体育场,当时观看足球赛是全市人民的盛事,如今站在高处望去似乎仍见彩旗飘飘,呼声阵阵,好一派令人振奋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越秀山体育场,想当年,人们手拿着来之不易的足球票从这里进场,又带着兴奋或遗憾的心情从这里离场!</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城墙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越秀山上的广州古城墙,是广州保存的惟一的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墙,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广州的第二处古城墙,位于中山七路和人民中路交汇处,也就是过去广州正西门的位置,这里还曾隐约见到过一处古城墙的遗址,但现场看到发掘出来的只是西门瓮城城基遺址了!</p> <p class="ql-block"> 蓝天下的五羊傲然屹立,广州城的象征!广州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在越秀山上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只为找到65年前曾在这里和同学游玩的地方一一越秀山水塔,无奈岁月悠久,上塔之路已被封闭,只能从茂密的大树中去窥探,那怕只看到那一点点,也舍不得放弃,就让它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p> <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了意外惊喜,水塔的旧照片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 仲元楼一一为纪念邓铿(邓仲元)而建,1922年邓铿遇害后,孙中山追赠其为陆军上将。</p><p class="ql-block"> 1929年奠基,1930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 越秀山百步梯!</p> <p class="ql-block"> 为了拍攝纪念堂的门楼,我在车水马龙的东风路人行道上,足足站了十分钟,才捕捉到没有人和汽车经过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于1928年动工,1931年竣工。纪念堂座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面积62公顷。</p> <p class="ql-block"> 孙先生读书洽事处纪念碑位于越秀山南面百步梯的半山坡上。是孙先生于1921年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曾与宋庆龄居住的粤秀楼遗址。1922年6月2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孙先生和夫人是从这里脱险的。</p> <p class="ql-block"> 在中山纪念堂东北角的木棉王,已有352年了,是广州市最老的木棉树。</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的两侧种有两棵已有百多年的白兰树,在65年前,我经常与小学同学在这里玩“丢手绢”和捉迷藏,今天重来旧地,带给我的是满满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堂的会场内部主要是三种颜色:蓝色代表民主,白色代表平等,红色代表博爱!</p>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人民政府,位于广州城区的中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 人民公园,原名中央公园,是广州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1921年10月21日正式开放,公园呈方形几何对称形式,园内古树参天,其在广州城市中轴线上,北面为广州市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 音乐亭是中央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公园的正中央。</p> <p class="ql-block"> 在广州城区中轴线上的广州原点。</p> <p class="ql-block"> 五仙观一一位于广州市有千多年历史的惠福西路,可谓是百隐于市。在这里记载着“羊城”的緣起,据传周夷王时期,有五仙人骑着五色羊衔五色稻穗降临广州这个地方,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广州也称“羊城”、“穗”,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五仙观的圣境门楼有一幅对联:人间自觉无闲地</p><p class="ql-block"> 城里谁知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伍仙观里有“岭南第一楼”,又称禁钟楼,始建于明初(1374年),楼高17.5米。其庄严雄伟的古城楼式建筑风格独特,被列为广州四大崇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五仙观内还有一“仙人拇指”。</p> <p class="ql-block"> 在五仙观广场,听到久违了的民间艺人“讲古”,感到特别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9月,建于清代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现文化公园),二千多年前,这里是珠水滔滔,南海浩淼。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扬帆起航,从1757年至1842年,清代十三行是朝廷特许的对欧美的海上贸易特区,成就了广州历史上一段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 广州十三行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片。它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世界透视中国的南风窗。十三行文化中诚信务实、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被广州人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万木草堂,位于广州中山四路长兴路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1891年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租借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邱氏书院部分房舍作为讲学堂,宣传改良主义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p> <p class="ql-block"> 广东贡院明远楼位于越秀中路鲁迅博物馆北面,广东贡院始建于南宋,清康熙年间,广东巡抚李士桢将贡院迁至这里。当年广东贡院是全国最大的几座贡院之一,但在战争中毁于兵火,惟独明远楼以及现在中山图书馆东南面的一段龙虎墙幸存。现在,明远楼经全面修缮,对外开放,里面布置了古代贡院展。。</p>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财政厅在北京路北端,是一幢仿欧洲流行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p><p class="ql-block">1915年奠基,1919年竣工,前身为明清两代的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乃朝廷派驻广东省的最高行政机构。</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于1921年4月13日曾在财政厅大楼与国会议员举行茶话会,4月24日在财政厅欢迎援闽粤军回粤。5月5日他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又在财政厅阳台检阅庆祝游行的群众队伍。1922年6月12日在财政厅举行新闻记者会,揭露陈炯明反对北伐的阴谋。</p> <p class="ql-block">天字码头是广州市著名地标,俗称“广州第一码头”,位于广州沿江中路与北京路交界,有渡轮渡过珠江来往对岸的纺织路码头和中大码头。</p> <p class="ql-block"> 天字码头曾经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当年林则徐就是在广州天字码头豋岸,开始了他在广东查禁鸦片的壮举,后被免职充军新疆伊犁,离开广东时也是在此登船。</p> <p class="ql-block"> 接官亭,由于在清朝有更多的官员从天字码头上岸,因此于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码头旁修了“接官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开广州时,也是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上船起航赶路!</p> <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旧址位于广州越华路118号。</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是两广总督署,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敢死队就是攻打这里,吓得当时的两广总督张凤岐落荒而逃。1925年的国民政府在此成立。1926年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这里成为了广东省政府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后,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扰与掠夺。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存亡危在旦夕。面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图強之路,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p><p class="ql-block">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半,由黄兴亲率海内外100多位革命党人组成的“先锋队”(敢死队),打响了“三.二九”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党人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統治,加速了革命进程,是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发动的规模最大,最为悲壮的一次武装起义。</p> <p class="ql-block"> 杨家祠一一杨匏安旧居,1921年8月,中共广东支部在广州成立,1922年扩大为中共广东区委,其活动地点就在杨家祠。陈独秀、周恩来、刘少奇、邓颖超、瞿秋白等众多共产党员都曾在这里留下话动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广州大元帅府因孙中山1917一1923年间两次在这里建立政权而得名。大元帅府曾伴随孙中山先生度过了一段光辉岁月,他的重大决定都是在这里做出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楼的上面,还有孙中山先生亲笔写的〈求是〉二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了中国同盟会在广州的“三.二九”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战士而建。</p> <p class="ql-block"> 巍峨的正门为高13米的牌坊,上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浩气长存”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墓后的纪功碑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 十九路军陵园。</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值得我们广东人骄傲的是,这支蜚声中外的部队里,绝大部分将士都来自广东,陵园之所以建在广州,是广东人对参加上海淞沪抗战,保卫国家的十九路军将士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十九路军陵园是一座古罗马巴洛克风格的陵园,郁郁葱葱,庄严肃穆!园内有凯旋门、先烈纪念碑、抗日亭、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和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门楼建于1932年,背面镌刻着“碧血丹心”。</p> <p class="ql-block">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一一广州公社所在。</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等人在广州发动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攻打位于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的广东省立公安局,12日下午广州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广州起义失败后苏维埃政府随即废此,虽然广州公社仅存三天,却是在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p> <p class="ql-block"> 广州解放纪念碑位于海珠广场中央,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而建的雕塑,纪念碑用花岗石雕成,高11.5米,四方底座高3.6米,周边各长4.3米,正面刻有叶剑英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 石室圣心大教堂一一1863年奠基,25年后建成,是法国建筑师设计,可以媲美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始建于1901年,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也是广州历史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p> <p class="ql-block"> 永安堂一一虎标万金油,是有“万金油大王”之称的侨领胡文虎上世纪30年代在国内生产和经销虎标万金油的场所。永安堂气势恢宏,雄浑简练,楼顶设有大钟,远近可见,是20世纪广州最高的大钟楼,也是民国时仅次于爱群大厦的广州第二高楼。</p> <p class="ql-block"> 爱群大厦于1937年落成开业,在1937年至1967年作为中国第一高楼的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被当时新闻界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在海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素有“南中国之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东亚酒店坐落在长堤大马路,是一间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酒店,曾以其富丽豪华享誉东南亚和省港澳,尤以其光荣的革命历史名扬国内,是广州解放第一面国旗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广州宾馆,坐落在广州市中心的海珠广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以楼髙冠全国而蜚声四方,亦是广州城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华厦大酒店的前身是华侨大厦</p> <p class="ql-block"> 白天鹅宾馆坐落在广州市沙面白鹅潭,由霍英东先生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合作兴建而成,于1983年开业,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p> <p class="ql-block"> 难忘故乡水!</p> <p class="ql-block">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粤海关旧址是一处清末民初的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楼,俗称大钟楼,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楼。1914年3月28日奠基,至今己有100多年,钟楼里有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英制全机械传动式立钟。</p> <p class="ql-block"> 粤海关创立于1685年,与江海关、津海关合称清朝三大海关。</p> <p class="ql-block"> 南方大厦一一建于民国初年,是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是广州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楼房,原名“城外大新公司”,坐落在沿江西路49号,十二层高的南方大厦是珠江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长期是广州最著名的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 广东邮政管理局旧址是仿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建造的三层建筑,始建于1897年,是大清邮政广州总局的所在地。今天,这里陈列着广东地区从“驿传时代”到“数码时代”的邮政发展全部纪录。</p> <p class="ql-block"> 中央银行旧址位于沿江中路193号,建于1924年。1924年1月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政府设在广州,当时金融混乱,财政困难,孙中山一面筹建黄埔军校,一面筹建中央银行。</p> <p class="ql-block"> 沙基惨案纪念碑,1925年6月19日,香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邓中夏、苏兆征等领导下,开始了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大罢工,6月23日,英国士兵开枪镇压广州的游行队伍,造成严重的伤亡事件。</p> <p class="ql-block"> 沙面一一位于广州珠江岔口白鹅潭畔,沙面建筑群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曾是中国惟一的租界人工岛,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及广州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近代西方建筑文化输入的一个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广东外事博物馆坐落在富有欧陆风情的沙面岛上,建于1890年,原为民国时期法国驻广州领事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在广州沙面集中了欧陆风情的建筑群,这里每幢房屋都各具特色,不少曾是欧美等多国的领事馆和外国洋行、银行的旧址。</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是前法国邮政局。</p> <p class="ql-block"> 基督教沙面堂沙面基督堂是英国圣公会在沙面广州英租界设立的一座专供外侨礼拜的教堂,位于沙面五街,建于186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沙面露德圣母堂是位于中国广州市区沙面岛上的一座小型天主教堂。该教堂建于1889年,位于面积仅有60亩的广州法租界内,为侨民服务。奉露德圣母为该堂主保。入口处仿哥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广州的建筑最具特色的骑楼街。这里是北京路与大南路转角的骑楼,最高楼曾是外国石油公司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 广州金融街也是广州特色的骑楼群。</p> <p class="ql-block"> 西关老建筑,满洲窗透过阳光,特别漂亮!</p> <p class="ql-block"> 位于恩宁路的八和会馆</p> <p class="ql-block"> 西关大屋</p> <p class="ql-block"> 锦伦会馆,原是广州丝织行业股东公会,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旧广州纺织业的老板聚会议事的场所,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p> <p class="ql-block"> 海珠桥始建于1932年12月,建成于1933年2月15日,重建于1950年3月25日,全长356.67米,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1949年10月14日下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之际,国民党用近百箱炸药将海珠桥炸毁,造成400多名市民死伤,100多艘民船沉没,数百间房屋震毁。</p><p class="ql-block"> 桥头上〈海珠橋〉落款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p> <p class="ql-block"> 人民桥一一广州珠江上的第二桥。</p> <p class="ql-block"> 珠江大桥,在珠江河道上,有两座大桥,曾是广州新八景之一的“双桥烟雨”,要从高空才能拍到壮观的双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