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梅里雪山 观赏日照金山

樱桃小丸子

<p class="ql-block">在滇藏交界处,在怒江与澜沧江大峡谷间,横亘着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全长150公里,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太子雪山,南段称碧罗雪山。在中段太子雪山群中,共有二十多座终年积雪的山峰,6000米以上雪峰有6座,取藏族吉祥数字“十三”,命名为“太子十三峰”,雪山群山体挺拔,气势恢弘,犹如一条盘踞滇西北的巨型苍龙。最高峰卡瓦格博(又名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在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位列第四,它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是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与它世世代代保持着血肉联系。至今它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p><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峰作为中国东部藏区远近闻名的藏传佛教朝觐圣地,每年有数十万滇藏川等地及尼泊尔等国的信徒前往朝圣转经,集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与一体的神山也吸引了人们前来登山探险和旅游观光。这个秋天,我们也慕名而来,只为一睹神山真容和日出壮美。</p> 沿途风光(丽江-德钦) <p class="ql-block">观赏梅里雪山的理想季节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节是11-2月,此时天气晴朗,空气洁净,透明度高,看到主峰卡瓦格博峰和日照金山的机率很大。如是6-9月的雨季,梅里雪山常常云雾缭绕,主峰真容难得一见,日照金山更是千载难逢。我们此次秋行云南,恰逢最好季节,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几乎每天都是蓝天白云。但为了万无一失,我们一直关注梅里雪山所在德钦县的天气,不断调整行程,在确保天气晴朗时,我们比原计划提前两天赶往德钦,以期一举成功。</p><p class="ql-block">这天早上9:00,我们驱车离开丽江,直奔德钦。</p> <p class="ql-block">路程前半段--丽江至香格里拉,纳西人的神山玉龙雪山一直与我们相伴。</p> <p class="ql-block">途径雄古观景台,这里可以看到两山夹一江的雄伟景色--金沙江从山谷中流过,左边是哈巴雪山,右边是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上云雾缭绕,一座藏庙掩映于苍松翠柏间。</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香格里拉县城120公里的哈巴雪山观景台,眺望主峰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将近4个小时后,我们抵达香格里拉县城。看看天气晴好,且时间有余,我们打算到访县城附近的松赞林寺。</p><p class="ql-block">我们驶入香格里拉迎宾大道,道路尽头的香格里拉和谐塔中塔映入眼帘。此塔高108米,塔基70米见方,是目前藏传佛教白塔中体量最大者,造型稳重大方的白塔,与独克宗古城的大佛寺、尼旺宗的松赞林寺遥相呼应,已然香格里拉一道壮丽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离香格里拉县城5公里。寺院始建于1679年,1681年竣工。它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该寺依山而建,形如古堡,建筑金碧辉煌,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寺院湖中倒影,静谧而圣洁。</p> <p class="ql-block">离开香格里拉,继续前行。汽车穿行在迪庆高原的崇山峻岭间,路上常有路牌提醒“塌方落石路段,注意观察通行”,海拔也由丽江的2400米一路攀升到3000多米,最高处超4000米,耳部略有不适。有了去年川西高原高海拔(最高达4700米)旅游的历练,此处海拔已可轻松应对。</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上错落着星星点点的村庄,我们无法想象,在这些土壤贫瘠、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的地方,村民们的生活是怎样一种景象。</p> <p class="ql-block">正在我们遐想之时,峡谷中一座大型的村镇闪进我们的视野,一排排密集的白色楼房依山而建,从河岸一直延伸至半山腰上,颇有县城的规模,再一看路牌,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小有名气的奔子栏镇,小镇坐落在白马雪山脚下金沙江边,214国道穿镇而过,它曾是“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也是香格里拉前往德钦梅里雪山的必经之地,素有“康巴江南”的美称。从香格里拉前往德钦的游客大多会在此停车吃饭,而在白马雪山隧道贯通之前(2016年10月31日贯通,奔子栏至德钦用时节省一半),人们还需翻越白马雪山垭口,耗时较长,人们大多会在此留宿一晚,因而带旺了这个小镇,且名声在外。如今我们匆匆而过,繁华不输县城的小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离奔子栏镇10多分钟车程,我们来到了金沙江第一湾观景台。此处俯瞰,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之后,携三江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江”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金沙江第一湾,穿过白马雪山隧道(由1号、2号和3号隧道构成,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白马雪山,累计长度19488.4米),离梅里雪山就越来越近了。</p><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主峰海拔5430米,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在白马雪山3号隧道出口处有最佳观景台。这一段路,白马雪山不时与我们的视线相遇。</p> <p class="ql-block">随着离梅里雪山越来越近,心里对雪山的出现充满了期待。我们视线紧盯前方,不想错过梅里雪山的第一眼惊艳。在行驶到公路的一个转弯处,从左侧山峰边上露出雪山的一个小山尖,我惊叫:看见梅里雪山了(此处指主峰卡瓦格博),随着车行向前,雪山尖顶一个挨一个冒了出来,每看见一个,我们都以为这一个该是梅里雪山了,然而直到车子驶出这个弯道,视野开阔起来,那座令人心驰神往的梅里雪山才展露无余,梅里雪山金字塔形的山体和两旁二十多座雪峰,组成一个壮观的“雪神仪仗队”,在我们眼前完美呈现,令人惊叹不已,不愧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p><p class="ql-block">之后梅里雪山与我们如影随形,直至我们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雾浓顶观景台。</p> 雾浓顶观景台 <p class="ql-block">雾浓顶观景台又叫十三白塔迎宾台,位于雾浓顶村,海拔3570米,距德钦县城8公里,是拍摄梅里雪山全景的最佳位置。另外一个观景台则位于雪山脚下的飞来寺,拍摄时需仰视雪山,因为离雪山较近,更适合拍雪山特写。在雾浓顶可以与雪山对视,看到的是梅里雪山的全景,更加大气磅礴,还可以将飞来寺村和河谷作为前景,拍摄前景更为丰富,更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在拍摄梅里日照金山的黄金季,这里常常是一房难求。</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住宿的碎片吾乡梅里雪山度假公馆,是目前雾浓顶最好的民宿,这里正对着梅里雪山,在二三楼的房间阳台上就可以足不出户,拍摄雪山大片。在楼顶天台上,整个梅里雪山群一览无余,景色无敌。天台上还建了一个水池,可以用来拍雪山倒影。拍摄环境和位置堪称完美。</p> <p class="ql-block">餐厅一面墙壁上挂满了有关梅里雪山的精美照片,据说之前有一组摄影团队在此拍摄了半个多月,主要拍摄梅里雪山和藏民的日常生活。这里已然是摄影人的家园。</p><p class="ql-block">我们办好了入住手续,看看时间,离日落还有半个小时,正想着去拍日照金山,问了一下这里的工作人员--藏族小伙都吉,才知道梅里日照金山只出现在早上。我们又关切地询问明早日照金山的概率,他说11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今天天气晴朗无云,明早必有,早上7:30到天台守候即可。于是我们在晚饭后去楼顶天台踩了点,然后早早休息,休息前把相机脚架准备好,计划明早6:30起床,7:00上天台站好机位守候。</p> 日照金山 <p class="ql-block">早上6:30准时起床,洗漱收拾好,扛着相机和脚架上天台,天台上空无一人,四周万籁俱寂,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大地,梅里雪山在夜色中闪烁着银光。我们选好位置,支好脚架,调好相机,静静等候。过了十来分钟,陆陆续续有人上来,转眼间不大的天台上已站了七八个人,更多的人选择在客栈前的观景台拍摄。人们一边守候,一边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旅行经历。有个小伙子独自一人从北京自驾来此,明天离开这里以后,继续北上进藏;有一对来自广东的夫妇昨天从稻城亚丁过来,明天南下到大理,虽然行程各异,然而到访德钦的目标一致:朝圣梅里,观赏日出。</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的飞来寺村庄,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光,可以想象守候日出的人们都已经聚集在观景台上了。</p> <p class="ql-block">“太子十三峰”中五座著名的山峰,从南往北依次为:缅茨姆峰、吉瓦仁安峰、巴乌八蒙峰、卡瓦格博峰和扎堆吾学峰。</p><p class="ql-block">海拔6740米的最高峰卡瓦格博峰(又名梅里雪山),意思是“河谷里险峻雄伟的白色雪峰”,是藏民们“心中的神山”。尽管世界上所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都已被人类征服,但卡瓦格博峰至今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一百多年来,人类进行的十多次攀登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在1991年,一支由中国和日本联合组成的登山队,在接近卡瓦格博峰顶时遭遇雪崩,十七名队员全部遇难。七年后,登山队员的遗骸和照相机和衣服等遗物才在主峰另一侧的大冰板下被一藏民发现。从此,藏民们更坚定了对神山的守护,和禁止攀登神山的呼吁。如今,卡瓦格博峰已成为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缅茨姆峰,海拔6054米,是梅里雪山群中最美的雪山,亭亭玉立,气质若兰,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妻子,又名神女峰。</p> <p class="ql-block">吉娃仁安峰,海拔5470米,此山并排着五座扁平而尖峭的雪峰,与菩萨戴的五佛冠帽相似,而得名“五佛冠山”。</p> <p class="ql-block">巴乌八蒙峰,海拔6000米,</p> <p class="ql-block">扎堆吾学峰,海拔6365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束光线将最先打亮最高峰卡瓦格博峰顶。此时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卡瓦格博峰顶上,期待捕捉令人激动的第一束红光。看着晴朗无云的天空,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精彩一刻充满期待,又有一些忐忑,担心希望会落空。当天的日出时间是7:48,随着时间一点点接近日出时刻,这两种心情交替出现,令人煎熬。然而过了日出时刻,山顶上仍无一丝红光的迹象,直到八点已过,依然无动静。可能之前一直过于紧张,人们有点放松下来,不再全身贯注,甚至有点泄气了,只是互相安慰着,或许今天日照金山会晚些出现呢。我一边和他们聊着,一边仍不死心地注视着山顶,心中暗暗期待奇迹出现。就在我惊鸿一瞥间,卡瓦格博山尖上被光线点亮,出现一抹不易被察觉的浅粉色,这神圣的一刻是八点零六分。我瞬间尖叫:雪山亮了,在场的所有人顿时像被打了鸡血,精神为之一振,人们欢呼雀跃,手机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地响起。</p> <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山尖被点亮的这抹粉色,瞬间变成浅金色、金色,如火般迅速向山下蔓延,旁边的缅茨姆峰、八乌八蒙峰等雪山也被逐一点亮,整座梅里雪山变成了闪烁的金山。目睹这精彩绝伦的一刻,我们不禁感慨: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震撼和壮观的一次日照金山了。</p> <p class="ql-block">被逐一点亮的五座山峰。</p><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峰</p> <p class="ql-block">缅茨姆峰</p> <p class="ql-block">吉瓦仁安峰</p> <p class="ql-block">巴乌八蒙峰</p> <p class="ql-block">扎堆吾学峰</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一座闪烁的金山</p> 朝圣梅里 <p class="ql-block">天色大亮,碧空如洗。蓝色天幕下的银色雪山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天地大美而不言。蓝色天幕下的五座雪峰,令人心动,摄人心魄。</p><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峰</p> <p class="ql-block">缅茨姆峰</p> <p class="ql-block">吉瓦仁安峰</p> <p class="ql-block">巴乌八蒙峰</p> <p class="ql-block">扎堆吾学峰</p> <p class="ql-block">雾浓顶观景台上立着四块石柱,分别标明着梅里雪山风景区四种身份:三江并流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是集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与一体的神山实至名归的。</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十三白塔,观景台因此得名十三白塔迎宾台。</p> <p class="ql-block">白塔与神山同框,肃穆而圣洁。</p> <p class="ql-block">拍婚纱照的一对新人,在神山下定格最美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我们翻越千山万水,只为与你相遇。你是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神山。人类无法征服,只有虔诚、崇拜和敬畏。当我们心中有神山,与神山和谐相处,神山方能护佑着我们的平安与幸福。</p><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期待与你再次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