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担使命 夯实基础守初心———磐石市第一中学校“思政一体化建设”教学现场会网络学习

磐石市第一中学校

<p>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鸣响发令枪。</p><p>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政课办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共吉林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于12月24日8时至11时在毓文中学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校在不影响思政课教师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组织政治组全体成员线上集体观看并进行学习。</p><p><br></p> 开幕式 <p>   本次活动在毓文中学姜国富校长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姜校长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有为则学生受益。能不能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能不能讲好课关键在“使命”二字。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绝不能忘记自己之于时代和民族的责任担当,既要对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谨记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谆谆教导,注重苦练内功,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p> 现场说课 <p>  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突出位置。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是检验思政课质量的试金石,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当下如何在思政课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p> <p>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之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吉林市万科实验小学教师以《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爱国的种子》为课题,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策略五大方面展开说课。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操、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主要开展启蒙性教育,将爱国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他们懂得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实际行动做起。</p> <p>  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思维正在逐渐形成,对很多事情开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早已不同程度地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爱国”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他们的心中,此时的教学应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吉林万信学校宋剑云老师将《小小烛光》授课方法定为浸入式情感体验法,将新冠肺炎疫情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以此来让学生体会爱国心、感受爱国行、说出爱国情,在日常生活中来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p> <p>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职业教育应责无旁贷地,尽可能为受教育者提供追求人性完善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从个性发展的高度培养个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吉林机电工程学校丁新洁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充分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了隐性教学的引导作用。</p> <p>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吉林毓文中学李黎兰老师的教学设计同样以“疫情下的逆行者”为议题,课堂向社会延伸,活动向实践拓展,实现了价值引领,议育合一。</p> <p>  大学生渴望自由发展并接受着社会中的碎片化信息,他们的情感心理、价值观塑造、知识体系搭建都尚未完成,所以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重理论,为大学生提供世界观的指导。</p> 专家评课 <p>  专家对教师们的说课首先给予了高度认可,以上五位教师所属学段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对爱国主义的解读也各有其侧重点,都紧扣新课程理念与核心素养。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把教学反思作为说课中的关键环节,不断进行自我提升。</p> 理论讲座 <p>  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缘起、内涵、目标及路径进行深度解读,他强调要明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框架、抓住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牛鼻子”,构建不同学段“协同作战”的思政课教育体系。</p> <p>  相信通过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路虽远,行,必将至!做好引路人,我们在努力;追求好课堂,我们在路上!</p>

思政课

学生

教育

教师

爱国主义

教学

理论课

爱国

老师

大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