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最近“浅浅屎尿湿”引发全民嘲笑,实系“自由/现代诗”这一怪胎在文化人整体堕落状态下发展穷途之必然,到了彻底唾弃它的时候了。想到下面这两年前讨伐“自由/现代诗”文字,故有感而叹!</span></p> <p class="ql-block"> 所谓“现代诗”通常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文化学术大势的“西学东渐”,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尤其“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后,有大量翻译和学习西方诗体的“西洋诗”或是“欧化诗”出笼。 </p><p class="ql-block"> 由于西方诗歌本身的语言及特点,并不与中式传统诗词格律及音韵对应,直接将西语诗歌翻译为现代中文,则表现为白话字句长短不一、没有押韵节律格式的所谓“新体诗”。这一“诗潮”,甚至发展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流派”,一直方兴未艾、谬种流传。而“现代诗”这一名称,据查始于1953年“现代诗社”。 </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与古典诗歌相比,最大特点为所谓“不拘于格式和韵律”。 对“现代诗”肯定和褒奖者有大量溢美之辞——实乃一派胡言: </p><p class="ql-block"> “…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 ...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 ... 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span style="font-size:15px;">(360百科“现代诗”词条)</span>。甚至按体裁、内容、甚至长短发展出众多所谓的分类——童话、寓言诗,散文、叙事、抒情诗,微、短、长诗等。 </p><p class="ql-block"> 所有这些一面倒的肯定性描绘,恰都回避了一个古今中外“诗之所以作为诗”的唯一重要特性——诗句词汇群所隐含的音韵节律!即诗诵读时语流的韵律、节奏,或音乐感。 8</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另一方面,西化浪潮之所以力推和褒奖“自由/现代诗”,核心目的更是要实现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彻底否定和切割,用心用力可谓良苦!</span></p><p class="ql-block"> 诗歌的本质,在于其诵咏、朗读语流形式的优美节律,而根本不在于其词汇之组成的内容含义。这也是一切形式艺术的本质,是其表达形式而非其所荷载的内容。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严格的说,诗在不同语言之间,是无法“翻译”的。换言之,诗歌的内容意思是给翻译过来了,但诗歌原语言的音韵节律则丧失殆尽。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拿外语歌曲作比拟,大家完全可以听不懂歌词,但却能欣赏其音乐。与音乐歌曲相反,诗的翻译,犹如译曲时只翻译了歌词而丢失了曲谱。所以,我们读翻译的外语诗歌,差不多等于只是在阅读一首歌曲的歌词。这样是无法体现和体验其诗歌语言的语流之美的,而这一点才的诗歌艺术的根本价值——否则,干嘛是诗歌呢?因同样的思想感情含义可以有许多的方式表达。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诗人雪莱的《自由颂》,原诗即是英文律诗,但汉译后则为典型现代自由体“白话诗”,丧失了原诗语言的音韵节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说中式“现代诗”,基于西方诗即外语诗歌之不能完全翻译的天然性质,全然系崇洋媚外而粗劣模仿、孳生、发展而来的一种不伦不类的音韵基因全然缺失的文化怪胎。所以说中式“现代诗/自由诗”,其最终是否能够发展到“成熟”,不客气的说,显然看不到任何可能性。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歌,音韵节律及格式,是诗歌所以成为诗歌的唯一特征。失去之,则诗不成诗。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传统诗词有严格的音韵节律自不必说,历来西方人的诗也一样毫不例外。只是各自发展出了符合自身语言特点的不同的音韵节律及格式而已。事实上,英、法等语言的诗歌也是很讲究韵律节奏及押韵的——这有点像中文诗的平仄讲究,目的是使诵咏、朗读时的语流富于韵律、节奏或音乐美感,或称为“诗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语诗歌其韵律,是靠重音出现的频率,体现为节奏的快慢,轻、重音按一定规律出现。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英语诗歌的押韵,靠相同或相似的重读音节先后出现在两个或更多诗行的相应位置上实现。英诗有全韵、似韵之分,全韵押在由不同辅音开头的重读音节上,元音相同,跟在后面的辅音及非重读音节也须相同;似韵则情况宽松,即辅元音间搭配押韵。不仅如此,英诗尚有单、双韵之分,单韵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韵体强劲有力。双韵押于连接的两个音节上,后为非重读音节,韵体轻快、幽婉。另外还有三重韵,押韵于三个连接的音节上,多用于幽默诗、讽刺诗。英文有‘无韵诗’,尽管无韵脚但却有固定的格律长度。</span>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别地,英美“自由体诗”,作为现代英语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自由多变的句式和音律,吸引了创作者。尽管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传统诗歌相对一致的节奏、韵脚安排,但转为追求内在的节奏、诗感、内在旋律上,包括排比、重复、停顿以及建行长短交错的安排,追求强烈的吟诵性方面,更为苛刻。典型若创立者惠特曼的《草叶集》,尽管不遵循传统欧洲英语诗歌“古板而固执”音韵格律或文风,但却在诗的语音、前律,尤其词汇的高低元音、诗行韵律节奏的抑扬(抑抑扬-抑扬格)即重音和轻音反复交替出现,包括语音模拟现实声音及语音修辞上有着刻意的讲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换言之,英美“自由体诗”并非不讲究音韵节律,并非中式白话诗的徒有书面“诗行”形式,却毫不讲究朗读音韵!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语诗歌一样讲究严格音韵,几乎每一句末尾均押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法语诗每一诗节常会有二至三个韵。其韵除了末尾一词的元音吻合以外,还要求阴阳一致,单复数一致。法语诗歌的韵,基于法语词的汇性尚分阴、阳韵,押韵且须阴对阴、阳对阳,即使发音一致也不能配对。每一诗节常是阴韵和阳韵交替。法语的韵还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押韵要求复数对复数,单数对单数。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法语诗歌押韵尚有多重形式。平韵——上下两句押韵AABB;交叉韵——隔一句押韵ABAB,怀抱韵——第一、四句和中间句分别押韵ABBA;自由韵——以上押韵形式交替使用,但仍遵守阴阳韵交替和配合的规则;句中迭韵——除句尾押韵外,诗句中间也常采用单词中相同辅音的连续重复使用,会造成连贯的感觉。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仅以上即可见,西语诗歌,无论其主流末支及发展如何,均十分讲究其诗之作为诗的符合各自语音规律规则,讲究强烈的韵律节奏。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对于中国传统诗词,尤其宋词,尽管其曲牌之音乐曲谱,从南北朝肇始直至宋末到元明逐渐基本失传,遗留至今的仅系词文表达,但诗词语音的切韵、平仄格律,却是与原曲牌音乐是相匹配的——这有如京剧唱段其唱词的格律切韵与音乐板调之配合一样,是一相对统一的声音艺术关系。同时在文化历史上,“宋词、曲牌词”格式尽管久已脱离原曲牌音乐,但作为文字形式,它早已获得了足够的独立“自在性”。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词牌古诗其字韵,有些词字历经千年,读音声韵发生了古今变化,不少今读已不合切韵,且因普通话中“入声”的消失,其“四声调”并不能与北方古汉语“平仄”对应。但今人填玩,能按普通话或方言发音切韵合律即可,平仄亦然,以不违背诗词歌赋在于音节形式之优美动听这一本质属性即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汉语“现代诗,自由诗”的书面文字建行形式,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脱离了原西文诗“源宗”的音韵节律,获得了某种书面形式的所谓“自在性”,也有了大量俗不可耐的拥趸、粉丝,但此“新诗”文字读音以及其作为诗歌诵读的音韵节律的讲究,却始终未被绝大多数追捧仿制者、所谓的现代诗/自由诗人所在意——因为实在是困难、难而为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歌,本来就是各民族及其历史中发展出的一种极为高难雅致的语言游戏,称其为语言艺术殿堂的皇冠一点儿都不过分,但白开水一般随意而毫不讲究音韵节律的所谓“现代诗、自由诗”,却将诗之高雅,彻底和粗暴地给予玷污流俗化。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极少数凤毛麟角的堪称优美的所谓“现代诗”,系纯粹出于其特别的意境,方才一俊遮了百丑者之外,那些大量的毫不讲究韵律节奏的,徒有诗行形式的所谓“现代诗、自由诗”,用粗话讲,纯粹就是个屁,就是瞎扯淡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凡有一点文化自尊者,就应以刻意模仿这类音韵乐律性基因天然缺失的所谓“现代/自由诗”而感到羞耻!</b>这种所谓的“自由的诗式”,或者<b>直接管它叫“外译诗式”,就让它老老实实停留在我们对外国诗歌的内容介绍上好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铲除和杜绝对它的模仿创作之风,让大家人人都知道——折腾这等东西纯属文字能力底下的无能表现,给家喻户晓,让自感还有点体面者,不屑和羞于与这等“残缺怪胎之仿”为伍,如有遇疫情病毒者,避之唯恐不及才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