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p> 12月23日上午实验学校第三轮教学活动——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如期举行!</p><p> </p> <p> 学校校长吴继明,分管教学的吴汉林校长,各年级分管领导以及实验学校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观摩三年级数学组优秀集体备课活动。</p> <p> 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教学设计——高效优质备课的个案研讨!</p> <p> 中心发言人王老师介绍集体备课主要流程</p> <p> 集体备课参与人</p> <p> 集体备课前期准备工作!</p> <p> 集体研讨中</p> <p> 卢谢欢老师进行说课,卢老师分析了教材,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讲解了教学流程。</p> <p> 卢老师首先进行个案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编排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加减法作必要的准备。</p><p> 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卢老师的课堂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分吃西瓜情境导入;二、验证结果,探究分数加法算理;三、知识迁移,探究分数减法算理;四、比较归纳,总结计算方法。</p><p> 从以上环节可以看出,卢老师的教学,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算理,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发展</p> <p> 黎蕾老师首先肯定了卢谢欢老师的说课,并在导入环节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导入环节,西瓜平均分成八份,黎蕾老师认为可以增加提问:那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这样不仅可以复习前面所学的几分之一的内容,也为学好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p> <p> 黄老师肯定了黎蕾老师的见解,并对导入环节进行了以下两点补充。第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哥哥吃了西瓜的八分之二,弟弟吃了西瓜的八分之一。第二,进行提问,可以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加法解决的问题吗?这就为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引出了课题和内容,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这节课的教学活动。</p> <p> 付老师首先在导入环节提出可以增加一个用减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为后面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其次在探究新知过程提出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一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二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p> <p> 武老师针对同分母分数加法为什么只有分子相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结合前面学过的几分之一,明确指出分母的含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p> <p> 龙老师在练习环节进行了补充,建议增加两道“和是1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题目,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数学组一致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让主备人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体现!</p> <p> 中心发言人王老师宣布集讨论结束,然后进行发言总结。王老师要求卢老师根据集体备课产生的共识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印发给三年级数学老师使用!确定了下周四集体备课的内容,主备人,记录人。让主备人和记录人整理本次集体备课的资料进行归档!</p> <p> 最后吴汉林校长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三年级数学组的这次集体备课活动,并提出了一些如何备好课的建议,希望以后每节课都进行集体备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