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备考,任重道远——南郑区2021届高三数学备考研讨会

橘子的小丸子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4日,由南郑区教研室组织、南郑中学承办的2021届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研讨会在南郑中学顺利举行。出席活动的有南郑区教研室主任吴建勤同志、党支部书记刘尊全同志、科长陈丽同志,以及南郑中学、高台中学、大河坎中学和龙岗学校的高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活动由南郑中学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组组长张建军老师主持。</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听评课、专题发言两大模块组成。</p> 听评课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由南郑中学的邓坤老师执教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举例》,邓老师先从整体的角度总结概括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意义和途径,并通过解析几何、函数、向量中的数形结合方法三个方面列举了近几年的高考题给学生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示范课是由龙岗学校的卫静老师带来的《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卫静老师通过对直线和平面夹角的定义的讲解和梳理,使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如何利用向量的方法求解线面角,并且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着重注意学生的书写规范,列举的例题由易到难,过渡自然,学生积极配合,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全体数学教师认真观摩学习</p> <p class="ql-block">  课后,由龙岗中学的魏宁老师和南郑中学的杨光老师对这两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点评,提到了时间安排、题量安排等,指出了优点和不足,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并提出我们需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p> 专题发言 <p class="ql-block"> 专题发言开始之前,教研室刘尊全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课堂的教学理念,要高效的、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其次要求各备课组强化后期复习备考工作管理,共同学习和探讨出最有效的二轮复习方案,做到教学有计划,心中有考点。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2021届高考数学取得优异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议的专题发言分别由来自龙岗学校的黄龙海老师、高台中学的曹艳老师、南郑中学的陈厚国老师和大河坎中学的王晶晶老师汇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龙海老师的专题发言是《南郑区2021届高三数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分析》,主要从分数段比对、试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二轮复习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黄老师的分析,给大家提供了二轮复习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宝贵建议。比如如何防止基础分的丢失、怎样确保答题的规范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知识的运用和化归能力等。</p> <p class="ql-block"> 曹艳老师从《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入手,先分析了近年高考题中涉及到球的切接问题,给出了外接球和内切球的五种解题模型:墙角模型、垂面模型、切瓜模型、汉堡模型以及锥体的内切球问题,然后结合高考题做了详细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陈厚国老师通过对《立体几何(文)二轮复习备考策略》的分析讲解,结合各年高考题,从命题特点、考察方向和备考策略三个方面给大家提供了思路,希望能通过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重视立体几何的题型解析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灵活变通。</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专题发言是由王晶晶老师带来的《解析几何中代数转化与坐标处理》。王老师提出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核心是“坐标法”,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然后通过运算得到代数结果,最后再翻译成几何问题。结合这样的“三步曲”讲解了历年高考题,做了有效的示范。王老师还强调数学需要运算,运算需要理性的思考,思考需要逻辑的分析,希望学生能经历思考分析和计算的过程并且有所感悟和成长。</p> 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教研室陈丽科长进行了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两位示范课老师带来的优秀示范以及四位专题发言老师的付出和努力,并提出“如果你拒绝学习,就是拒绝进步”的理念,希望大家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的反思和学习,鼓励大家学习不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并在最后祝愿大家在2021届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p> 写在最后的话 <p class="ql-block"> 我们坚信南郑区高考数学备考组在各级领导的带领和关怀下,在备战2021届高考大战的路上一定会带着“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志,披荆斩棘,力争在2021届高考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p>

南郑

老师

中学

备考

复习

发言

学生

高考题

数学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