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湘子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不喜欢写长篇大论的文字,一是才疏学浅,写不好扯不圆。二则是懒,不想打字。相比之下,写诗是多好玩的一件事儿啊,写上几个字,回车键一敲就是一行,再一敲又是一行,真真爽快利落。但近日偶尔在一个公众号上听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讲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心中所感,便不辞辛劳要一吐为快了。</p><p class="ql-block"> 《登鹳雀楼》这诗确实牛气,短短的二十个字中表达出作者登楼所眺望到的山河景色之壮丽,内心涌现的哲思情怀之深邃。诗的高妙之处就不容我一一赘述了。</p><p class="ql-block"> 王立群教授在讲解时提出,这首诗的作者很有可能另有其人。至于这首诗作者到底是人人熟知的王之涣,还是籍籍无名的处士朱斌,这也不是我需考证的事情。《登鹳雀楼》不管是王之涣还是朱斌所作,无疑都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但把诗安在有着“旗亭画壁”这等美好物事的王之涣身上,则更符合大部分人浪漫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鹳雀楼自宋以后已不复存在,但那只有三层的小楼的身影就耸立在所有读过这首诗的人心中了。</p><p class="ql-block"> 国人常说境界,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三个境界,从最初的领悟到追求直至融会贯通。在我看来,这也是对做学问最好的概括了。</p><p class="ql-block"> 窃以为,人生也有三个境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爬楼的过程。这也契合王之涣在《登鹳雀楼》里告诉我们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境界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身处第一层楼的人眼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每天忙忙碌碌,算盘打得啪啪响。目力所及尽是工资奖金、房子车子、领导青睐。很多人在这一层楼里沦陷,再也无法自拔。日常月久,致使灵魂越来越平庸,心灵越来越封闭。对金钱和权力的贪欲,使大多数人丧失了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没有了前方,只有“眼下”,只有第一层楼中四根柱子一个屋顶。沉迷于这“一里目”的世界,便一叶障目看不到远方广阔的天地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境界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走进人生境界的第二层楼,你便是拥有了一双“百里之目”的人。登高远眺,眼中除了街市沟渠里的污秽,亦可看到天光云影,丽日和风。你会发现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外,人世间竟还有各种不同的景色。你会看到远处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看到“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你会看到除了为了利益汲汲碌碌的人外,还<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在南山下采菊,有</span>人在独钓寒江雪。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境界中典型代表人物是苏东坡。他非常善于用浪漫的态度来处理现实中的琐事。他在杭州任知府时,时常会乘一艘小船,意气风发地穿过西湖,将那张冗繁的办公桌摆在湖边,就着荡漾的微波和依依杨柳,在熏风里办妥一桩桩公务。事毕,则去灵隐寺散散步,与僧人们一起吃个晚斋,然后身披月色骑马缓缓而归。我想站在这第二层小楼上的人,在经历风雨时,也会有着像苏东坡那样“一蓑风雨任平生”的疏朗与开阔,能在俗世的喧喧嚷嚷中静下来,心中有明月,能感受到空寂春山中桂花的悠然飘落。</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境界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能有幸踏进这精神建筑物最高层的人,必定拥有着一双“千里之目”。目及之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站在众山之巅,鸟瞰山下的芸芸众生又是何等渺小。千载悠悠的白云从头顶飘过,感受万古长空。看到古往今来天地纵横,看透眼前繁华只是一种表象。茫茫宇宙中“一轮圆月耀天心”,自己就是那轮明月。这就达到了生命之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代表人物当属弘一法师李叔同了。他盛年之期便褪去身上所有烟火之气,遗世而独立。而世人中能有几人能活得这般通透纯净。</p><p class="ql-block"> 王小波说,生活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这也太悲观了。</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登楼。如果你想看得更远,那你就要努力登得更高。也只有登上更高的楼台,你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有着更高的境界和胸怀,拥有更广阔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漫漫人生路,我们不断地登楼远眺,都不过是努力做到与万事万物和解,而最终与自己和解,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变成心目中最好的自己。这才是我们历经艰辛登楼后,看到的最美景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