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秦淮河上的古桥(原创)

民生

<p class="ql-block">   细数外秦淮河上的七座古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秦淮河,源于上游句容、溧水两河,经江宁方山西侧北流,过东山、上坊门入南京主城,至通济门外九龙桥分为两支:</p><p class="ql-block"> 一支内秦淮河过九龙桥向西,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p><p class="ql-block"> 另一支外秦淮河在南京城外绕行,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过九龙桥向南转折向西,经长干桥后汇合落马涧,向西至赛虹桥,再向北觅渡桥(三山桥)在西水关外与内秦淮复合,合流后继续北上经石城桥(汉中门大桥)、三汊河汇入长江。</p><p class="ql-block"> 主城外秦淮河全长约17千米,至2005年河道上共有桥梁18座,之后又新建了数座。在这些跨外秦淮河的桥梁中,要数杨吴、明朝时期的7座古桥尤为引人注目。</p> <p> 七桥瓮——明朝正统五年建</p><p><br></p><p> 七桥瓮(上坊桥),东西向,位于光华门外约3公里,承天大道以东、友谊河路以西。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建,称上坊桥,因是七孔半圆形石拱桥,造型如瓮,故民间习称七桥瓮。</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  该桥是拱卫京城的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京地区保留至今规模最大的古代砖石组合拱桥,堪称中国古代拱桥中的杰作,更是中国唯一一个用“瓮”而不是“桥”来命名的古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此桥分两层,上层拱圈为城砖砌筑,下层拱圈为石拱。石料取花岗岩和石灰岩,以糯米汁、桐油和石灰为粘结物砌筑。桥外观如龙静卧,七瓮排列整齐,深沉宽阔,分水桥墩成梭船型,桥墩既可导航,又是精美的石刻艺术。</p><p><br></p><p><br></p> <p>  墩间顶上镌以巨石雕琢的披鳞甲的水兽,在河水漫尖顶时,拱拱相连,结成整体。桥两侧栏杆下方各有14只兽首,与桥墩水兽上下呼应,形神如生,整体造型艺术别具一格。</p> <p>  该桥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重修。1955、1964、1974、1978年四度整修,2008年又对整座桥梁进行了综合修缮。 </p> <p> 中和桥——明朝初年建</p><p><br></p><p> 中和桥,位于光华门外,南北向,中和桥路与大明路交界处以北,明朝初年所建五孔石拱桥。</p><p> </p><p><br></p><p><br></p><p><br></p> <p>  明朝弘治五年(1492)二月改建,清康熙四年(1665)修,嘉庆十六年(1811)又修,光绪五年(1879)再次整修。</p> <p>  1937年抗日战争时遭破坏,日伪时期曾用混凝土对南边一洞修补。1946、1947年两次维修。1952年,因中孔桥墩出现6立方米空洞,再度维修。1965年因旧桥阻水,又损坏严重,故予以拆除,在其上游80米处,重建新桥为3孔钢筋混凝土T型梁。</p> <p>  近年来,随着大明路道路扩建与出新,中和桥也得到拓宽和整修。</p> <p> 九龙桥——明朝初年建</p><p><br></p><p> 九龙桥(亦称通济桥),南北向,位于通济门外,龙蟠中路东水关东侧,明朝初年建大石拱桥之一,为一座横跨秦淮河的五孔石拱桥,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秦淮河在此处分为内外两股支流。</p> <p>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他的王朝和繁荣明朝的经济,建造了这座桥。其为“锁”住大明朝的“风水”,给此桥起名为“九龙桥”,希望借助龙的神奇力“镇住南京的风水”,以永保大明朝的宏伟基业代代相传。</p> <p>  清光绪十年(1884年)曾重修。1937年抗日战争中孔被日军飞机炸毁,后以木桥面维持交通。1938、1942、1947年3次简易维修。1956、1958、1965年三度整修。</p> <p>  1996年龙蟠中路建成后,在九龙桥东侧旁又新建了通济门桥。2001年东水关遗址公园建成,九龙桥按历史原貌修复,桥两侧拱壁上分别装龙首,栏杆立柱上雕有莲花柱,使之成为公园内一景——古桥夕影,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一部分。</p> <p> 长干桥——五代十国建</p><p><br></p><p> 长干桥(曾名长安桥、聚宝桥),南北向,位于中华门外,扫帚巷与雨花路交界处以北,五代十国时吴杨溥始建,为南唐宫殴御街直达城外长干里的必经之道。</p> <p>  南宋咸淳五年(1269)间,户部尚书马光祖重建,更名长安桥,为五孔石拱桥。明初复建,又名聚宝桥。太平天国时期,在天京防卫战中桥遭破坏,清朝光绪二年(1876)修复。</p> <p>  1932年9月整修,1937年抗日战争时被炸毁,日伪时期搭木桥维持交通。1946年草修,两年后崩塌,临时架设军用便桥,维持交通。</p> <p>  1951年1月,重建后的新桥为钢筋混凝土桥梁,并恢复为长干桥。“长干桥”,由南京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刘伯承题写桥名,汉白玉碑镶嵌在桥头栏杆左右。1975年6月因汛期排洪仍不顺畅,再度扩建,部分为预应力T梁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排桩,扩建后的长干桥长百米,宽约22米,8孔桥。之后又多次维修。</p> <p> 赛虹桥——明朝洪武年间建</p><p> </p><p> 赛虹桥(又名赛工桥、赛公桥),南北向,位于集庆门西南长虹路上,赛虹桥立交以北,明朝洪武年间建造为3孔石拱桥。</p> <p>  明朝建都应天府(即南京),工部与应天府筑城竞赛,分段包工。应天府(传说以沈万三财力为主)提前竣工,并以余力建成此桥,名其“赛工桥”,后吏官为避讳上之嫌,以“工”“虹”音近,取“长虹卧波”之意,改名为“赛虹桥”,沿用至今。另一传说,此桥为沈万三与其儿媳比赛建成,故亦称“赛公桥”。 </p> <p>  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重修。清朝康熙年间及同治十年曾予整修。抗战初期,桥梁部分被炸毁,除南孔未毁坏外,中孔、北孔仅剩东侧7-8米,长期未整修。</p> <p>  1950年初出现坍塌,已难保证安全通行,于1954年、1958年两次进行整修。整修工程包括拆除松动的砖石拱墩墙,修平砌齐中孔、北孔,向西接宽(1954年接到9米宽)旧孔,墙体重新灌浆抹缝,整修桥面和砌砖栏杆等。1975年再次整修。之后又多次扩建与整修。</p> <p> 三山桥——明朝洪武年间建</p><p><br></p><p> 三山桥(曾名觅渡桥),东西向,位于水西门外,水西门大街东端。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建成7孔石拱桥,全长76.5米,宽12米,名为三山桥。</p> <p>  清朝康熙六年(1667)重修,改名觅渡桥。嘉庆、同治年间又修。1934年中孔加做钢筋混凝土板。抗日战争时炸毁桥梁中孔,1946年将中孔修复为木桥。1953年重建为3跨单悬臂中间加自由梁的钢筋混凝土桥和重力式桥台桥墩,并恢复三山桥名。</p> <p>  1985年,随水西门外大街拓宽,该桥也同时在旧桥两侧各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建钢筋混凝土桥T型梁和钢管排架桥墩,全长均为81.4米。</p><p> 2004年9月30日,三山桥成为外秦淮河上的第一座景观大桥正式竣工通车。</p> <p> 石城桥——明朝初年建</p><p><br></p><p> 石城桥(又称汉中门桥),东西向,位于汉中门外,明朝初年建成石拱桥。因汉西门明朝称石城门,故名石城桥。《清一统志·江宁府》记载:石城桥“在江宁县西石城门外,跨城濠。本朝康熙十八年修”。</p> <p>  1934年3月改为石台木面桥,墩台系用条石砌筑。因长期失修,木梁腐朽,于1954年用叠合木梁,重修桥面。</p> <p>  随着城西地区交通的发展,因桥面过窄,桥下断面束水,严重影响水陆交通,于1970年拆除旧桥,在旧桥100米处,重建箱型桥台,净跨70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p> <p>  建设中发现桥台位移下沉,建成后不拆架通车,拆架后大面积开裂,主拱下落。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不尊重科学,未打基桩,故1971年又对桥体进行加固。之后又多次扩建与整修。 </p> <p>民国以后桥梁</p> <p>红旗桥</p> <p>秦虹桥</p> <p>雨花桥(民国建)</p> <p>饮马桥</p> <p>集庆门桥</p> <p class="ql-block">凤凰铁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注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字撰稿、图片拍摄、美篇制作,均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0二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