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每一条路都是给愿意行走的人准备的,每一条路都是愿意行走的脚走出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名师指路。</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寻求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求单元教学方法,促进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发展,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唤醒学生内驱力,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智慧和数学教研团队的专业成长,12月18日至21日,王君海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在王君海校长的带领下来到西安市太华路小学大礼堂参加“聚焦单元教学.促进高阶思维”“名师之路”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b></p><p class="ql-block"><b> 三天时间转眼即过,每一天的讲座都是满满当当的,清晨迎着还略带微寒的清风走进大礼堂,出来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就在近处吃点饭,休息一下,下午的讲座便又开始。</b></p> 学贵得师 <p class="ql-block"><b>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共有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校长,给与会老师带来精彩的数学教学课堂及相关微讲座。各位名师或语言干练,或思维敏捷,充分展现了数学教学中凝结的思维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首先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昌平区城关特级教师、小学校长柏继明,她带来的一年级《位置》。</b></p><p class="ql-block"><b> 她从数学中讲到位置(横为排、行;竖为列),又回到生活中,给出门牌号,让学生找位置,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高于数学,孩子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b></p> <p class="ql-block"><b> 接着她带来的微讲座《小学生课堂常规与学习成正比》,其中谈到了“《我教老师如何发火》”这篇文章令人钦佩,值得一读。</b></p> <p class="ql-block"><b> 最让人震撼的是江苏省,全国著名数学教师强震球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示范《度量》。</b></p><p class="ql-block"><b> 这堂课的设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课进行了创新设计。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是一节具有创新思路和鲜明特色的好课。</b></p> <p class="ql-block"><b> 令人特别期待的吴正宪老师终于出场了,她带来的三年级《周长》,吴老师从什么是……为什么是……有什么用等几个角度展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她明白自己在这一节课最想做的是什么?并围绕自己最想做的事层层深入,展开教学活动。课后她总是不断的反思自己,所以她的每一堂课都上的如此精彩。</b></p> <p class="ql-block"><b> 每一位名师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独有的一面。</b></p> <p class="ql-block"><b> 老师们的精彩授课,牵动着台下观摩教师的心弦。我们时而沉思、时而感伤、时而澎湃!</b></p> 学贵以研 <p class="ql-block"><b> 晚上回到宾馆,我们也进行了扎实而又热烈的研讨活动。</b></p><p class="ql-block"><b> 教研就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王君海工作室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外出学习的好方式放在教研活动中学习,每位出去的教师都要谈自己的收获和看法,使教师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b></p> 学贵心语 <p class="ql-block"><b> 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西安返回后后,教师们意犹未尽。此次外出学习学习的老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深切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王君海</b><b>:王君海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了自己的几点收获。</b></p><p class="ql-block"><b> 1.数学教学是问题教学,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中产生的用数学的思维解释现实生活的一种欲望。所以就要得到数学思考,数学思考的建立是在学生积极的数学活动中,它是建立数学思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b></p><p class="ql-block"><b> 2.在教学活动中,要依据编者意图和学生获得能力的途径,利用“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进行。</b></p><p class="ql-block"><b> 3.阅读与理解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建立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b></p><p class="ql-block"><b> 4.回顾与反思将问题深化,有效信息的应用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间的联系。有需要就会引发动机,才会产生积极稳定的成长兴趣,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使数学素养有效提升,我们在数学内涵中展开教学,在数学的深度中引发学生活动、引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愉快面对生活的信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颜萍鲁:</b><b style="color: rgb(1, 1, 1);">颜老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这次学习的心得。</b></p><p class="ql-block"><b> 1.越伟大,越平凡。用故事阐述教师拥有一颗平常心,才是生命本质的追求,只要守住了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能做出伟大成绩。</b></p><p class="ql-block"><b> 2.有错误,找优点。在学生有错误时,曲线寻找事件中的优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管住自己,用光明的想法战胜黑暗的想法,进而约束和管理自己。</b></p><p class="ql-block"><b> 3.课堂上,做什么。课堂只做四件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 4.寻长处,共进步。提议每个教师找出20条自己的长处。把这些长处强化,让它成为自己发展的资源、创新的起点、幸福的源泉。</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白海英</b><b>:“名师之路”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学观摩会是短暂的,但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b></p><p class="ql-block"><b> 两天时间里,我们分别观摩了柏继明、周卫东、强震球、张继刚、徐斌、吴正宪、王葭萌、郝高峰8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b></p><p class="ql-block"><b> 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赢得了在场教师一次次掌声,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使所有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他们对新课标准确深入的领悟、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深入浅出的课堂让我们叹为观止。</b></p><p class="ql-block"><b> 在这里,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也感受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体会到他们所透露出的无穷的知识力量和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b></p><p class="ql-block"><b>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加强自身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向名师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努力。</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胡小琴</b><b>:此次培训领略了名师风采。徐老师的实验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从容不迫的大家风范,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节课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通过画图找出解题策略--替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理性的数学精神和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b></p><p class="ql-block"><b>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多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牛成瑶</b><b>:此次学习再次让我零距离接近名师,使我在许多方面都获益非浅。柏继明老师的一流教学风格,课堂上的真善、美都值得我学习。强震球老师的风趣幽默,惊心动魄的教学、惊心动魄的课堂、惊心动魄的循循善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周卫东老师、徐斌波老师无ー不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b></p><p class="ql-block"><b> 但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要数来自吴正宪老师。吴正宪老师本次执教的内容是《周长》整节课以度量的教学过程给我们展示了她绚丽的个人风采。</b></p><p class="ql-block"><b> 面对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吴老师的亲和力始终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在座的老师们都被王老师的优秀形象所吸引。课堂上,虽然孩子们对老师不熟悉,表现的很腼腆,但吴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为孩子们开创了广阔的思维想象。激发学生大胆去想象,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自我发挥的机会,激起了孩子们对周长的热情。吴老师善于表扬,语言时而朴实、真诚,深深打动在场的所有人;时而诙谐幽默,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发挥数学美。</b></p><p class="ql-block"><b> 我也希望通过学习,我自己也努力在今后的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特点,做有温度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张媛媛</b><b>:有人说:“教育是无痕的”,我说;“这次外出学习是有痕的,收获是无痕的”,虽然仅仅只有三天的时间,但是这三天的日子里,我不仅聆听了名师的优秀课例,而且也感悟到名师背后的艰辛与泪水,同时我也真正地领悟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真正含义。</b></p><p class="ql-block"><b> 苏州著名教育家徐斌,他写了12年的教学反思,30岁就成为名师,我想作为年轻的我们,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样,一生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不断地反思中,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进取。</b></p><p class="ql-block"><b> 还有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吴正宪老师,她每一次亲近地和孩子们对话,不断地启发,耐人寻味地将周长解释为周为周,长为长,周长为周长。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强震球老师的《度量》,正如他在讲座中讲到的:“这样教,才有意思”让我再次领略到了名师们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b></p><p class="ql-block"><b>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培训中也认识了几位老师,在来去的路上我们一路谈笑风生,走走停停。让我感到了团队的力量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 最后我要说的是非常感谢我们的王君海老师,一路一直像一棵大树一样保护着我们,时而向后看,时而望望前面,怕我们掉队。</b></p><p class="ql-block"><b> 感谢陪伴我们的每一个伙伴,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成长,不忘初心,转变教学理念,深度学习,我们还是要在读学材下好大的功夫,读学材的时候要将数学理论有机结合才能将数学核心素养与学生探究活动落到实处。</b></p> <p class="ql-block"><b>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整体规划教学内容,遵循数学内容逻辑,围绕主题开展教学;将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将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引导学生通过情景与问题、自主与合作、总结与反思,体验数学魅力,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生未来发展所具备的良好思维习惯和文明教养。</b></p> <p class="ql-block"><b>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研讨、收获成就名师之路,名师之路虽已结束,但在我们的心中名师之路仍在继续,给我们的震憾也永留心中,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早日走上这条充满阳光和爱的大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