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我校“以读促写,凸显语用”语文主题研讨活动拉开了帷幕。麻校长鼓励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本次主题研讨课活动,希望老师们提前准备、积极备课、踊跃参与,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授课,立足课堂,课题引领,以研促教。</p> <p class="ql-block"> 孙丽副校长就本次研讨主题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布署。</p> <p class="ql-block"> 11月30日和12月7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校特级教师、</span>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周宏老师分别在主校区和分校区为全体教师就本次研讨主题做了题为《以读促写,立足语文教学之本,突出语用,彰显语文课程之魂》的专题讲座。周老师结合自己近34年的教学实践,紧扣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特点,以鲜活的教学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们介绍了六种随文练笔的方法,引领老师们寻找读写结合点,语用生长点,撷取语言文字的精髓,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周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是这般的赏心悦目,如此的魅力四射!</p> <p class="ql-block">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老师们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加本组老师的试讲活动。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评促教,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大家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p>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十分重视本次研讨活动,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参加组内教研,给所有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积极地推动了本次课题的研究和实施。</p> <p> 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经过一个月的研讨、听评课、磨课的准备,我校于12月23日上午召开了校际联盟主题研讨活动,进行了“以读促写,凸显语用”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分别是由四年级武爱芳老师执教的古诗《出塞》,五年级车雅君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五年级郝晓燕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六年级冯日栋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p> <p> 对于此次校际联盟主题研讨活动,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全部参与到听课、评课活动中。</p> <p> 四年级武爱芳老师执教的《出塞》是七绝诗的压卷之作,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武爱芳老师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教学的破题,选择“塞”字为突破口,不仅复习了这个多音字,也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古诗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然后再通过朗读去体悟。初步体会古诗大意,从而引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长去感知征人生活的艰难、惨烈、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戍边战士不能回家乡的事实。最后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战士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武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了互文的写作手法,多次采用朗读,配乐朗读的方法,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本诗的情感,在读的基础上也将古诗背了下来。</p><p> 《出塞》这堂课,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自身学识的重要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p><p><br></p> <p> 《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心性敏感,对外界事物感受力强,同时又充满女性的宽厚慈爱,因此到了她的笔下,她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五年级车雅君老师充分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功扎实。</p><p> 课堂教学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说说为什么喜欢,加深了对课文內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观察自然的习惯。这一堂课叫《四季之美》,我们却体会到了“语文之美”。</p> <p> 《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五年级郝晓燕老师执教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堂课中教师动足了脑筋,设计了带着问题读、有感情地朗读、身临其境的品析读等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和群鸟欢腾的快乐场面,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榕树的句子。这堂课中老师的朗读教学给大家留了深刻的印象,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读中促进思维训练目标的有机整合。</p><p> 媒体运用推波助澜。课文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对写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描写,展现了众鸟自由、快活的生活。老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p> <p> 六年级冯日栋在教学《伯牙鼓琴》时,着重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孤寂、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理解并有感情朗读课文。要想理解文言文,首先要把文章读通顺。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文划出停顿节奏,并通过课件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在理解课文开始,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渗透对文本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方法指导。</p><p> 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伯牙在断琴绝弦之前在子期的坟前吟诵了一首诗,让学生进行感悟朗读,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p><p><br></p> <p>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深入其境,也会被文中的故事和人物及景物感染,学生的情感也会随之提升。这时,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一个小练笔,学生因情而动,及时开笔,实现读与写的相得益彰。</p> <p> 四位献课老师课堂上以读促情,注重读写结合,设计的小练笔安排合理,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又很好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将教学和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落实得有效,不仅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p> <p> 听课的老师用心聆听、认真记录。</p> <p> 四位老师都很用心的就本次研讨的主题进行了示范课的展示,她们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听课教师毫无保留的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分别从多角度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议,把对听课的看法、见解、收获认真的填写在了语文学科研修活动反馈记录表上。</p> <p> 从这四节展示课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献课教师过硬的素质、扎实的教学功底,老师自然的教态让师生倍感亲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她们的教学风格各异,教学设计都能紧扣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严密组织教学,由浅入深,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p> <p> 本次校际联盟主题研讨活动不仅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语文教师感受到四位教师课堂教学的的魅力,也让教师们体会到教学中既要研究课堂、又要研究学生,也要研究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成长。同时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加强了联盟学校的校际交流。</p><p> 相信通过校际间的联盟活动,必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