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研课、研理念、研学法、研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假,教师要经营出一堂真正意义的“好”课,其实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完善,“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研讨、反思,让顽石通透金属般质地的过程。在刘明兰老师的带领和督导下,12月14日,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研活动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由郑舒馨老师主备的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本单元侧重体现想象之美。</p> 各有千秋 <p class="ql-block">《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雾在哪里》和《雪孩子》中的想象充满童趣,想象美好纯真。</span></p> 单元重点 <p class="ql-block">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雪孩子》一课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不出声,郑老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体现出了指导的层次性。</p> 牛刀小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首先郑老师就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各种课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分析。<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次,郑老师展示了单元先导课《雾在哪里》。她</span>充分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习得写作的能力。首先,让孩子们找到雾把大海、天空和太阳藏起来的景色。然后把这两段话进行对比,孩子们会发现这两段话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都用了“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句式。然后,让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表达雾把海岸、城市以及自己藏起来时景色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学会了有条理的说话。其次,根据图片并运用“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句式。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积累运用学过的词语,丰富孩子的想象。这一环节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神经,开启了学生的想象的大门。最后,在没有图片的帮助下,让孩子自己展开想象,进一步感受到雾的淘气和顽皮。孩子们掌握这种句式并能合理想象,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br></p> 众人拾柴火焰高 <p class="ql-block">针对郑老师的展示,二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围绕每种课型,各抒己见、集体研讨,大家纷纷阐述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和设计思路,也很中肯的提出了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及更好的教学思路。大家在交流中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别人的思考中获取新的信息,从而生成新的智慧。</p> 锦上添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研讨尾声,教研员刘老师也对本节课提出了一些建议:1.对生字学习中练习“组词”的看法,刘老师认为部分生字的“组词”对低年段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以调整为老师用语言描述意思,学生说出词语,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理解能力,又积累了词语,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2.在低年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多进行正强化,多说“是什么”,少说“不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充分发挥教师间同伴互助的作用。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加快了教师们的成长过程。透过教研活动的内聚力、引导力、提升力、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让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 冬日是寒冷的,但教研之花在九曲小学悄然绽放,从未停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