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消失的金刚碑

淡泊

金刚碑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镇境内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离北碚城区5公里,这里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水流潺潺。因缙云山中有一块高6米,宽2米的天然巨石,相传唐人在巨石上题刻“金刚”二字,又因此地有一石深入嘉陵江中,人称“金刚碚”,故得名“金刚碑”,从清康熙年间兴街,至今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div><br><div><br></div></div> 古镇金刚碑院落就坐落在这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左右两侧都是护山环绕,重重护卫,中间部分地势宽敞,且被嘉陵江流水环抱,形成了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金刚碑迎山接水,有远处的温塘峡相映成彰,山水拥街,街含山水,优美的自然环境成就了风水家称颂的“形胜之地”。 独一无二的风水造就了金刚碑光辉的历史。金刚碑古镇因产煤业的兴起而带动了整个古镇所有行业的发展。到清同治年间,镇上各个行业兴旺繁盛,成立了以煤、盐、船、驮、牛、马为首的行业帮会“七帮会”。作为水陆交汇的码头在当时已经陆运密集、船运发达,各种商号、客栈、茶楼、酒肆林立,川剧、评书、划龙舟、放花灯等各种民间活动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 民国时期,该镇已经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其繁荣写照。极盛时期,沿街河两岸有商店、货栈千余家,煤窑沿山排开,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樯如林,生意一派兴隆。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更加有名,因为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作陪都,一大批著名经济实业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寓居金刚碑,一时名人云集,把金刚碑的繁荣推向了顶峰。当时的金刚碑可谓繁尽一时,曾有人笑称:“莫看那时大家都穿着粗布衣,你在金刚碑茶馆头随便一坐,碰到的个个都是大腕。” 由于种种原因金刚碑已衰败不堪,在2017年初当我再次来到古镇发现,在山麓和溪水之间,夹杂着数十栋老建筑的老街入口处已经安装上了铁门,门上挂着“古镇尚未开发 严禁私自入内”的标语。 今天利用练习做美篇之机将我2010年、2013年已经2016年几次造访金刚碑的照片整理出来留存记忆,以待凤凰涅槃后金刚碑再现。 2010年10月14日初防金刚碑(当时初用单反50D,手艺装备都不怎地,不过达到了记忆之目的) 从隔壁煤疗院进入古镇的道路 老街尚有少数居民居住生活 残存的门洞能想象昔日的昌盛 2013年8月9日再次造访金刚碑,由于是一早进入古镇,几乎没遇见什么人,照片里缺少了些人气,不过多了一份安宁(初入5D3照片画质有所提升,胜感欣慰) 巨大的黄角树是时间的印刻 古镇江边悠闲喝早茶的市民 嘉陵江晨曦 2016年3月1日再次走进金刚碑,这次感觉古镇多了一些人气,也许是说古镇马上要封闭改造的原因,让更多的人赶在撤出前在看上一眼最后的金刚碑。 2017年初古镇已完全封闭,准备进入全面改造升级(以下照片来自朋友冒险进入拍摄) 据网络了解,这里已经开始准备整体打造,不久的将来,涅槃重生的古镇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艳,我们拭目以待…… <br><br><br> <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