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而求索探前路,悦于进取做人师

郑冉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泰山区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励耘团队”第五次活动: </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理念引领实践,写作助力发展” </b></p> <p>  寒风起,立冬至,时光踏着轻悄悄的步伐缓缓而来,冬天是磨练的季节,也是满怀期待的季节。冬日里的一股暖意于12月22日渐渐晕开,泰山区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励耘团队”的第五次活动——“理念引领实践,写作助力发展”在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通天街校区如期举行。泰山区教科研中心基础教研室鞠庆华副主任和刘君主任出席活动。 </p> <p>  活动由陈玉芝校长主持,她向与会的团队成员传达了区教科研中心对团队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包括完善成员评价机制、增强团队凝聚力、有计划地组织专家报告或辅导活动等。陈校长鼓励老师们借团队活动助力个人成长,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p> 智慧碰撞,寻“共鸣理念” <p>  拨云极目,苍穹染湛蓝;倚树听泉,技高声自远。教师成长共同体是专业性的教师团体,要想让共同体更为有效和自主,就要激活组织内每一个细胞的力量。激发底层活力的源泉在于对每一个个体的价值真正发现,然后推动、促动,活力自然就来了。充分重视共同体中每一个个体的价值,是共同体建设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有每个人的活力、每个人的主动,才会有整个共同体的活力。</p><p> 李传海老师首先分享自己“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评价”的教育理念。教育先辈陶行知曾这样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李老师指出评价要多元化,他结合自己三年级英语的教学,打破学生存在的思维定式的做法,班里形成互帮互助氛围,学得快的带学得慢的。“学生本身没有优差之分,只有特点不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做一个公正的裁判。”这一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p> <p>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君凤校长肯定李老师的做法,认为评价要有针对性、多元化、鼓励性,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列举了把评价落到实处的做法,勉励大家把评价作为推动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宋巧珍老师也赞同“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尺度多元化”的观念,结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提出单词也好,课本剧也好,口语表达也好,都应客观评价,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醒孩子的热情,受到鼓舞,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p> <p>  尚圣太主任、刘朋朋老师也就评价阐述了自己的认识,除了评价要多元,指出“评价还应立足方法,站在思维上,评价也应具备情感性。”带给老师们许多启迪。 </p> <p>  赵磊老师作了《成长的机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专题报告,从著名教育专家徐长青执教的课例出发,多个视角阐述学生的“说”——放开说,打开话匣子;敢说会说,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会说多说,多中选好,好中取精。</p><p> 亓树贞校长顺着话题,分别就“学生的说”阐述自己的感想:&nbsp;“多给孩子几秒,孩子给你一个精彩的回答。”“30秒微成长,给没回答上问题的同学‘再来一次’的机会,亓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赵老师的研究可从“说”开去,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将研究继续深入。同一个话题,黄文娟主任则立足美术教学,在课堂上,她不压缩孩子思考的空间,多一些探索,纠错的空间,还用评价提高学生兴趣,令人耳目一新。 </p> <p>  徐杰主任是小学语文名师,她结合语文教学,作了关于“情趣语文教学”的研究报告,情中得知,知中得趣,践行理念,“情”是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趣”是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情趣。于永正、贾志敏……一个个教育名家的名字,一个个意犹未尽的片段,让大家既有酣畅淋漓之叹,又有如沐春风之赞。 </p> <p>  泰山名师赵海主任赞同徐主任的做法,指出:教师先用情,再激发学生的情;教师教学的有趣引领学生学习的乐趣,“情”和“趣”是完美的结合。赵老师认为情境教学既要有常态性,也要有高度,勉励大家博积而厚发。张浩老师是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虽专业不同,他对比了注入式教学,提出情境教学中多了许多热爱和智慧,搭建文本与教师的桥,教师又搭好文本与学生的桥,这对于许多学科都有共性。</p><p> 智慧的思想碰撞闪耀,在互动交流的融洽氛围中演绎着教育的和谐形态。 </p> 集思广益,探团队教学理念 <p>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名优秀教师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觉醒和努力,更需要广阔平台的支持和引领。</p><p> 刘朋朋老师作了《推理课堂中寻找深度学习》讲座,立足学校的“生本快乐课堂”理念,提出“数学是生活数学、自然数学、说理数学、趣味数学的有机结合。”&nbsp;介绍了推理的渊源,推理在几何领域里的拓展,讲述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语言浅显易懂,令人耳目一新。 </p> 回顾2020,写作助力个人成长 <p>  陈校长与团队老师们共同回顾了2020年大家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写作等方面取得的荣誉,肯定大家的进步,也勉励大家多读书、多写作。阅读,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p><p> 郑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叙事,回顾教育写作历程,详细介绍自己如何利用写作的方式实现专业化发展、助推班级管理。她的成长故事也勾起了老师们的过往记忆,引发大家共鸣,为大家注入了新的写作的激情。李国强校长非常认同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向团队建议今后立足实际,开展写作沙龙、读书交流的活动,只要留心,用教育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中的精彩故事俯拾皆是,有记录和写的欲望,教育的眼睛会越来越明亮。 </p> <p>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泰山区教科研中心鞠庆华主任肯定了团队活动的充实、扎实,她指出老师们要下放学习的主动权,多给学生学习、表达、展示的机会,发展的立足点是课堂,要继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植在教育教学里,进一步丰实、形成自己资源库,完善精品课例,形成自己主张的成果,注重理念更新,加强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方法、过程,撰写生动饱满的教育叙事。鞠主任高屋建瓴的引领,犹如醍醐灌顶,给我们豁然开朗的感悟与收获。 </p> <p>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养成上下千年气,自有纵横万里风。我们慢慢咀嚼,我们细细品味,时光静静流淌,智慧悄悄沉淀。精雕细琢方为玉,千锤百炼始成钢。在助推团队发展、提高自身素养的道路上,“励耘”团队必将不忘教育初心,以活动为契机,以专家为引领,继续上下求索、追求卓越,继续求真务实、悦于进取,逐舟瀚海、扬帆远航! </p> <p style="text-align: right;">  编辑:郑冉 </p><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刘朋朋、赵磊</p>

教学

评价

学生

团队

写作

教师

老师

教育

理念

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