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没有饥饿感的采访(往事回忆)

美友1339363

<h3><font color="#010101">  2008年1月12日以来,沿河自治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低温雪凝灾害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一段时间,沿河大地千里冰封,电力、通信设施严重损毁,公路交通阻断,燃油、供水、粮食及其它食品等重要物资出现困难,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县四大班子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启动应急预案。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武警官兵、人民群众战严寒、斗风雪,穿冰山、攀险岭,辗转鏖战于一片片茫茫雪原,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志凌云之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次没有饥饿感的采访<br> <br>  干我们这个行当,吃饭时间不得吃饭是经常的事,有时是因为会议,有时是因为随领导调研或检查工作,有时是因为自己的采访……往往饥肠咕噜,口干舌燥。但有一次采访没有饥饿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是2008年2月27日,星期一。这天,雪融冰消,阳光灿烂。我那颗被20多天冰雪日子潮湿的心,这天也风干了忧伤。因心情很阳光,我没吃早点就到了办公室。还没坐下来,腰间的手机就唱起了歌。县供电局局长郭文军来电话说,他们要到红花盖抬电杆,200多人抬一根,因地形险要,其场面惊险、壮观,还有省地领导亲临现场,希望我同行,9点钟前在东风码头乘船。我欣然答应,并匆忙跑回家挎上相机赶到码头。<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船从东风码头顺流而下,20分钟就到了媳妇坨。在媳妇坨可以遥望到红花盖的山梁。从媳妇坨到红花盖的山脚,是一条新修的路面坑洼不平、狭窄的通村公路。<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沿着弯弯曲曲的通村公路,我们一行10多人艰难爬涉,步行2个多小时后,有两辆运送电网抢修材料的大东风车从黑獭来到我们的身边停下。大家也不考虑是否安全,爬上车厢,人货混装地颠簸20多分钟后到达红花盖村山脚下的射香村。<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时已快12点了,应该吃中午饭了。石坝村党支部书记、农电工田永飞告诉我们,中午饭已经安排好了,是吃面条,他买了很多面条,凡是参加的群众都有一份。但要把第一根电杆抬到红花盖后,才回山脚下吃大锅。<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一会儿,红花盖的村民们扛着抬电杆用的木棒陆续赶来,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八九岁的儿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共有200多人。附近麝香村的群众也放下自己的农活,赶来协助。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准备之后。12点15分,第一根电杆在噼噼拍拍的鞭炮声中启运。<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麝香村到红花盖,是一条坡度至少在70度以上,垂直距离超1000米的弯来拐去的羊肠小道,这是村民上山下山的唯一山路。但电杆很长,不能走弯路的,抬着电杆就只有攀悬岩、上陡坎、踩荆棘。<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村民们喊着号子,200多人象蚂蚁搬家一样,抬起电杆就向山上撑去。<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场景太惊险了,抬杆的人与地平线几乎成水平。我们很担心,若拉绳的人稍有松动,或步调不一致,苯重的电杆就会摆动,或下滑,造成事故。若是绳子断裂,后果不堪设想。我那颗悬着的心就像拉电杆的绳子一样,绷的紧紧的。<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路都是惊险而又感人的画面,我的相机一直对着他们。平时我喜欢喝水,但这天,我却忘了包里有矿泉水;平时我有晕病,一饿就会昏倒,但这天,我的肚子却不敢唱空城计。<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根电杆安全抬到指定地点的时候,已是在下午3点多钟了。村民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庆贺。<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村支书请我们和村民们一同下山中餐,地区供电局党委书记尚勋宏提议说:“难得来一趟,我们还是到村里看一下吧。”<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是,我们又步行20余分钟,与在县地税局工作的老干部田永连一道到了他的家,因为他的长子是该村村委会主任,他这次是专程回家帮助抬电杆。<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午四点过钟,田永连为我们备了一餐地道的农家饭:腊肉凉拌不用炒,昏浆豆花糊海椒,还有盐需折耳根,油煎鸡蛋拌面条,包谷烧里加蜂糖。<br><br><br><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天晚上,我们借着月色,乘着机动小船,星夜回到了县城。</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