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民族工业个碧临屏铁路。 个碧临屏铁路公司里挂了一张云南窄轨示意图。中间一段支线就是个碧临屏线。<div><br></div><div><br></div> 个旧市个碧临屏铁路公司旧址。<div><br></div><div><br></div> 个旧市内的金湖公园。个旧以产锡著名,个旧锡矿开采的历史从西汉就开始了,现在仍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中外闻名的“锡都”。<div><br></div><div><br></div> 1910年法国人修通了从昆明经河口出境到越南海防港的滇越铁路。由此极大地带动了整个个旧的锡矿产业。当年个旧矿商们(资本家们)联名上书清末的云贵总督,提议修条从个旧接轨滇越线的铁路,即将颓倒的王朝哪里还顾得上你呢。次年1911年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再上书云南都督蔡锷,蔡锷在批复中最后说:“在路车未成以前,不准轻易停止,仰及遵照。”可见当年修路的决心。<br>公司院里保留着个碧临屏铁路使用过的寸轨和蒸汽机车的给水设备。<br><div><br></div><div><br></div> 个旧金湖旁停放着一台寸轨铁路使用过的机车,不知是不是真的古董机车?滇越铁路轨距为1米,叫做米轨。个碧临屏铁路轨距为0.6米,被称做寸轨。我国现行铁路的轨距是1435毫米,这是1937年由国际铁路协会规定的国际通用标准轨距。<div><br></div><div><br></div> 个碧临屏铁路通车以前,靠骡马运输,然后经蛮耗口岸走红河水路南下,需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能到达越南海防。在铁路修通后,锡外运改由经蒙自关在碧色寨转运,一天即可河口出境到达海防港,再由船运至香港转世界各地。个碧临屏铁路公司总部设在个旧。<div><br></div><div><br></div> 个旧市老城新貌。<div><br></div><div><br></div> 个碧临屏铁路也叫个碧石铁路。铁路从个旧73公里到滇越铁路的碧色寨站与之衔接。再从个碧线中间的鸡街站104公里经临安修到石屏。整个线路呈T型。<div><br></div><div><br></div> 铁路运输的便捷,大大促进了个旧锡矿的生产,也使锡出口量激增。在铁路的鼎盛时期,锡出口量几乎与生产量等齐。光绪十五年蒙自海关设立。宣统元年滇越铁路通车至碧色寨,根据《中法商务专条附章》设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在修铁路这件事上不要说什么爱国民族资本家在和法国殖民者争夺路权,为了国家资源不被外国人染指等等,其实都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使然。<div><br></div><div><br></div> 碧色寨车站已经停运,设备荒废,车站设备仅作为展示存在。老旧的手动道岔被形象地叫做扳道岔。道岔是火车的“方向盘”,用于控制车辆的运行轨迹。<div><br></div><div><br></div> 信号灯是车站值班人员传达给火车司机行车命令的设备。这种矮柱两灯信号机,是站内使用的调车信号机,灯光为蓝白两色。请问哪种颜色灯光是禁止信号?<div><br></div><div><br></div> 这个笨重的圆型铸铁盒是电缆的接配线盒。它把信号电缆接通分配到信号灯道岔铁道上传达着信息和命令,它是信号线路的节点。铁路科普小常识:调车信号蓝色灯光为禁止信号,白色为允许信号。<div><br></div><div><br></div> 现在碧色寨站舍已经成为了历史保护建筑。电影“芳华”曾用碧色寨车站作为拍摄地。 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电影主人公刘峰与何小萍的人生被涤荡的支离破碎。在中国社会谁又能够幸免呢?电影的最后场景两个人在车站相会,刘峰抱了何小萍的木椅还在。大家借冯小刚大导演的眼光所选择的场地,来这里摄影拍照。<div><br></div><div><br></div> 碧色寨也乘着个碧石铁路的旅游热,重整古寨准备迎接游客。<div><br></div><div><br></div> 老寨子里的民居都是用石头垒的,很有当地特色。也烙有贫穷的印记。当它能坚强地把特色展示与世人的时候或就是财富,就是文化。<div><br></div><div><br></div> 就会像顽强地从石缝中绽放出来的小花。<div><br></div><div><br></div> 明清设临安府下辖建水州,历经年代演变如今是建水县下辖临安镇。建水古城的“文献名邦”牌坊。<div><br></div><div><br></div> 临安站在建水古城东门外。修筑个碧临屏铁路时建水仍属临安管辖,1918年10月个碧石铁路鸡临段开建,到1928年10月历时十年个碧石铁路鸡(鸡街)临(临安)段才得以通车,临安站正式开始运营。掐指一算临安站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div><br></div><div><br></div> 临安站老站舍,建筑具有强烈的法式色彩。<div><br></div><div><br></div> 站台上卖香烟的小女孩。2016年10月个碧石铁路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列为文物保护单位。<div><br></div><div><br></div> 火车造型的售卖亭。<div><br></div><div><br></div> 站内停放着古老的蒸汽机车默默地见证着个碧石铁路的荣衰。<div><br></div><div><br></div> 建水古城号新内燃机车正在待命,准备接挂旅游列车。铁路旅游线路走古老的个碧石线路从临安至团山一段,共设4个站。<div><br></div><div><br></div> 中途停站乡会桥站、双龙桥站都仅停车三十分钟,供游客拍照留念。乡会桥车站近百年的历史建筑,据说是滇越铁路上唯一一座中西合璧的车站。<div><br></div><div><br></div> 乡会桥改作咖啡馆的站舍,由于站停时间太短,极少有顾客光临。<div><br></div><div><br></div> 双龙桥站的双龙桥。火车一停站,就在兼导游的乘务员的催促下直奔双龙桥。双龙桥座落于建水古城西,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上,谓之锁住双龙。 非常美丽的桥,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div><br></div><div><br></div> 被鲜花簇拥的铁路。旅客们全然不顾铁路安全常识,争相在发动的机车前,在轨道上拍照留影。“铁路部门”也大大地放纵了他们一回。<div><br></div><div><br></div> 列车到到团山站折返。团山站停车一个半小时,参观团山村一定不够时间。团山古村的文化是千百年来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而成,历史遗存众多。2006年被选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既然来到就要一探究竟,于是我们放弃了回程的火车。<div><br></div><div><br></div> 石屏老火车站是个碧临屏铁路的终点站。车站大门湮没在一条窄小的街道里。站门站舍虽经翻新但仍保持着原貌。<div><br></div><div><br></div> 进站后右手边是售票窗口,候车就在站台的飘檐下面。圆拱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占文采自武乡侯,云端千年严与中州并驾;造飞车访奇弘国,风行万里斯为发剏之初。此联作者是时任教云南大学石屏籍学者的袁嘉谷。得知火车开进家乡,老先生特地撰写了一副对联送到开通典礼现场。<div><br></div><div><br></div> 石屏古城门楼子“通贡门”, 在建水古城外见到牌坊上写的:文献名邦,其实原本说的是石屏古城,因为石屏县里出了个云南唯一的状元,就是那位给石屏站开通送对联的老先生。石屏历史文化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古迹众多。<div><br></div><div><br></div> 新的石屏火车站。在今年10月1日石屏火车站米轨旅游观光列车正式开通。<div><br></div><div><br></div> 米轨小火车项目建设规划图从石屏修轨到团山站共六个站,这样就可以与临安到团山的旅游线路联通了。<div><br></div><div><br></div> 新石屏站候车室。现行石屏每天只有开往团山的一班火车。<div>每日一班行,旅客两三丁,</div><div>站员四五名,途经六站停。</div><div><br></div><div><br></div> 米轨旅游项目的简介既回顾了历史,又展望了未来。重整个碧石铁路用车轮轨道串起一路风光连接古今,我们期待着旅游观光列车能让古老的个碧石铁路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