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 篁岭之秋

鸥鹭(风光画意摄影+歌者)

<p>画意摄影给予人们更多美的想象,或是一种意境的表达,或是一种唯美的追求,让人深深陷入一种摄影和画的朦胧之中,似画非画,一种跨界的艺术体现。</p> <p>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村落“天街九巷”似玉带将精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p> <p>其实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一幅图,婺源的山不高,隐隐地起伏,温柔地把村庄拥在怀里;婺源的水不深,潺潺地流出山谷,委婉地环绕着村郭;婺源的村庄小而宁静,百来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边。</p> <p>白墙灰瓦,重重叠叠,倒影如画,在日色的推移中,宛如一抹淡淡的乡愁;而那缓缓流过的岁月,更是一首让人低徊不已的诗。</p> <p>篁岭晒秋,更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名字。当你尚未与其谋面时,或许就在心底对她做过种种遐想。</p> <p>而当你在某个黎明或者黄昏有幸一睹她的芳容后,相信就不得不惊叹:这里的确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p> <p>徜徉十里水乡,问询千年古木,谛听断桥残垣,迎迓古道沧桑……这是每一个行走在婺源青山碧水间的旅人当有的梦想。</p> <p>因"晒秋"闻名遐迩,</p><p>却低调地存在于最美乡村婺源的一隅,</p><p>她有个悦耳的名字——篁岭,</p><p>她有种独特的景观——晒秋,</p><p>她有着“遥远的小山村”的遥远记忆与意境。</p> <p>篁岭的秋色,</p><p>一眼望去,</p><p>枫叶层林尽染,</p><p>菊花遍地飘香,</p><p>尽收世外桃源与长天一色。</p> <p>篁岭的秋色,</p><p>晒在屋顶上,</p><p>许我五彩缤纷的出彩,</p><p>相见,回眸,</p><p>便是满眼金黄的成熟。</p><p>篁岭,晒秋人家秋最美。</p> <p>婺源的秋,有丰收的暖黄,有马头墙上的明清古韵,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湖畔夕阳,更有想一去再去的彩林与古村。有时不一定用色彩去表达,素色也包含着万紫千红……</p> <p>走进江西婺源县篁岭古村,只见整个山间,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组合。这是篁岭古村传承500多年的“晒秋”情景。&nbsp;</p> <p>“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p> <p>自古以来这里的村民就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nbsp;</p> <p>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p> <p>“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p> <p>被誉为“最美中国符号”的篁岭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连在一起仿佛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p> <p>晒秋,从字面可以理解为秋天晾晒农作物。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些罢了。</p> <p>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方式和场景,也已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p> <p>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经典的徽派建筑,也是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也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历史的徽州古村。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p> <p>篁岭古村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受地形限制,山中村民没有空地晾晒农作物,只能使用竹晒匾晾晒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了房前屋后的竹晒匾世界。</p> <p>婺源篁岭景区,地处石耳山脉,面积15平方公里,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民俗晒秋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p> <p>如果说,婺源古村是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篁岭无疑是一朵雅致动人的奇葩。</p> <p>如果说婺源石城看的是自然的秋景,那么篁岭看的就是人文的杰出秋色了。</p> <p>可以说,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也是人文的杰作,更是造物主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