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跑渣的年终总结

王士勇

<p>时光静水流深,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匆匆而过。</p><p>这一次疫情,跑马弃了谁</p><p>这一年跑量,坚持给了谁</p><p>这一轮赛事,相逢遇了谁</p><p>这一杯浊酒,豪情醉了谁</p> <p>一到年终,各类工作总结接踵而至,作为一个跑者,也不在乎多写这一篇,唯一不同的是,这是自己主动要求加餐的一份,没有了限定时间必须上交任务般的催逼,这份总结也就成了纯粹个人性的事情,写起来还是挺令人愉快的,就如同我这五年来坚持下来的长跑运动。</p> <p>回首2020年,也是个人跑步的第五个年头,悦跑圈累计跑量5594.3公里,年度跑量1558.31公里。全年参加各类正式比赛五场,其中全马一场,半马三场,越野跑一场,十公里一场。实现了各个项目的全面PB。其中十公里PB了2分钟,半马PB了3分钟,全马PB了4分钟。这些数据是年近五十的我交出的诚意答卷。匀称的体型,轻盈的脚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高效的工作,愉快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跑步的馈赠。现就全年跑步工作总结如下</p> <p>所谓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任何工作和学习,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关键。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跑者,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尤其关注与跑步相关的思想论述。十九大倡导的“脚踏实地,蹄疾步稳”给了我精神指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提醒我不忘初心,“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激励我砥砺前行。</p> <p>但是真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跑者,不仅要有坚定的思想指引,还需要技术理论的支撑,年内我学习了乔治.希恩的《跑步圣经》和郑家轩的《无伤跑法》,平时还和跑团朋友加强在线上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跑步技能,在力量,柔韧,跑姿,耐力等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p> <p>今年元旦,我参加了马桥的迎新半马比赛,这个活动我已经坚持了三个年头了。每年的这一天,我都将其视为自己当年跑步生涯的起跑线,借用德云社的话说,就是开箱了。新一年激发新活力,新起点迎来新奋斗,用这一天的成绩来激励自己在当年的赛事中不断提高,不断超越。</p> <p>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各类跑步赛事和约跑活动也戛然而止。小区封了,公园封了,马路上也人烟稀少,抖音和快手上各种奇葩的跑步形式层出不穷,有绕树跑的,有绕着客厅跑的,有爬楼道的,有利用桌椅板凳在家进行越野跑的。于我而言,这些不过是跑者在极度无聊的情况下的发泄之举。</p> <p>新冠无情,跑者无惧,有人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连续21天的坚持,反过来说,是不是连续懈怠21天,也就终结了一个习惯。为了不荒废跑步这一良好习惯,家中摆放了三年,一直在阳台充当晾晒衣被功能的跑步机再一次闪亮登场,清洗、校油、插电、开机,就这样,在这个二月新年,我全月无休且跑量超二百,创造了个人悦跑圈新纪录。</p> <p>随着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形势也逐渐宽松,虽然没有正式的比赛,但被憋了好久的小伙伴们纷纷组织线下约跑,在跑团神鹿鑫哥的组织下,5月26日,我们光明跑团联袂杭州西湖跑团一起跑了个西湖群山小越野,原以为自己得益于跑步机的优势,疫情没有阻碍我锻炼的步伐,遵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原则,我在团内的排名应该有所提升吧。然而事实教育了我,跑渣还是跑渣,偷偷努力的不止我一个,我还是全程落后在收尾组。领队鑫哥几次三番来回折返催促我们抓紧跟上,实力的差距让我当时真是羞愧难当啊。不过好在我的的酒量没受疫情影响,在当晚的跑后聚餐中,我一马当先,大战四方,总量和配速均名列前茅,傲视神鹿鑫哥,一雪白天跑步之耻。</p> <p>西湖的一盆冷水,让我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上马年终大考PB的梦想基本偃旗息鼓。好在长久以来,跑步只是最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对成绩从没啥奢求,一贯的将“不以配速为追求,只以健康为目的”作为个人的跑步座右铭。但这成为不了我懈怠了理由,也正是如此,常年来,我的跑量不断攀升。所谓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源于个人的努力,这几年,成绩倒也在不断的提高。跑步为了健康的初心不能忘,成绩的提高却需要砥砺前行。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从六月份开始,我调整跑步时间、增加跑步频次、延长跑步距离、提高跑步质量。坚信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同理,PB成绩是努力出来的。</p> <p>金秋十月,终于迎来的本年度第一场官方赛事,上马十公里精英赛。还是由于疫情的关系,九千人的赛事,锐减到三千人,运气不是很好,没中签,最后是朋友帮忙,走的内线拿到了邀请码报名成功了。也是这一场比赛,让我做了第一份核酸检测报告。作为上马之前的预热,我这次发挥的不错,比之前的成绩PB了两分多钟,也终于让自己的排名挤进了三位数的序列。</p> <p>自此开始,我一发不可收拾。可能是跑马的步伐被压抑的太久了,需要一个爆发宣泄的过程,一口气报了四个比赛,而且是连续四周,每周一赛。淀山湖追日半马,上海马拉松,苏州湾半马,太湖蓝21公里轻越野。(其中淀山湖和苏州湾是由于杭马和广马抽签没中,转而报的比赛,不过也幸亏没中,要知道杭马和广马,我都是报的全程,以我这轮赛事后身体的表现而言,连续三场全马,我肯定要废掉了)。</p> <p>11月22日,这一轮赛事的序幕拉开,下午一点半,淀山湖追日马拉松鸣枪开跑,五公里,距离十米紧随小光头,十公里,和小光头并驾齐驱,十五公里,与小光头你追我赶。十九公里后,看了看手表,破二完赛已是铁板钉钉了(小光头叫陆一凡)。精神上松懈了下来,再加上一路都在全力奔跑,尤其是十五公里后沿湖的那段赛道,一路顶风逆行,关键是,我还是想把个人最好成绩留给上半马(今年上半马因疫情停办),所以最后两公里基本慢摇。最后完赛成绩定格在1:57分。</p> <p>半马实现了破二目标,让我自己不由得小小膨胀了一会,当晚在庆功席上不由自主的多喝了好多酒,并进而开始憧憬下周上马成绩的大幅突破。为了11.29日的上马大考,我做了充分准备。盐丸、能量胶、生姜精油、肌坚强,赛前还特意添置了新的战靴(钩子P37)。想想自己半马两小时,接下来半马两个半小时,再考虑后半程坡道多的难度系数,破445应该可以吧。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次上马又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好好上了一课。</p> <p>上马当天,从外滩金牛广场出发,我一路保持6分配速,按时补充盐丸和能量胶。到了25公里处,手表显示时间是2:28分,完全符合自己的既定目标。心中一阵窃喜,445拿下全马应该不成问题,甚至连晚上聚餐时吹嘘的话都已经开始在脑中酝酿了。正所谓是得意忘形,胜利的场景没容我幻想多久,不幸就迎面而来,26公里处,右腿小肚子外侧的一下痉挛让我瞬间感觉的到了不妙,看样子我要跑崩了。停下来揉揉腿肚子继续跑,才跑了不到一公里,左腿也出现了同样症状,不敢再全力奔跑了,遂改变肌肉运动方式,开始小步伐,低抬腿的向前运动,就这样跑走结合,以八分钟的配速又跑了十公里。到了36公里处,彻底歇菜,抽筋抽的我生无可恋,感觉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看了看时间,只要保持九分配,PB还是有希望的。跑是跑不动了,咬着牙快步行走,努力保持九分配速。</p> <p>最后的几公里,遇上了同样跑崩的老俞,两个伤兵相互鼓励或者说相互欺骗着跑到了终点。你还别说,最后为了冲线照片的完美,还咬着牙跑量一百米。这让我充分理解了,为什么有的女孩子跑的筋疲力尽时,看到赛道摄像师,马上能精神焕发的阔步向前了。过终点时4:54,比之前PB了四分钟。那一刻,真正体会了什么叫“脚在地狱,心在天堂”。别小看这四分钟,我在酒桌上能吹一小时。在26公里开始抽筋时,当时我要放弃很容易,有很多理由,咬牙坚持却是很难,但坚持的理由也很多,而赛后吹牛可能是最大的一个理由,没有之一。今年上马的口号是“哪里挡的住上马”,而我的口号是“哪里挡的住吹牛,尤其是在酒桌上”。</p> <p>上马的期末大考,成绩虽不理想,但也差强人意,不管PB多少,总是个人的成绩提高,况且名次还一下子提高了一万多(全马参赛人数少了16000)我也以不停步,迈小步的话语来安慰自己。接下来的两场半马比赛,基本成了我的恢复性训练。当然,主要还是陪老邱。俗话说“跟着老邱跑,吃喝不用愁,陪着老邱跑,红包保证有”。这两场比赛,轻松愉快,完全体现了玩赛的特点,以玩为主,以赛为辅。并且帮助老邱实现了半马成绩的突破,大跨步的提高了十分钟。同时完成了他的人生首野,虽然是轻越野,但最后七公里到赛道还是满虐的。</p> <p>啰里啰嗦的写了一大堆,只想说,我爱跑步,不为别的,只是单纯的喜爱。回看五年来跑过的这5000多公里路途,每一步都是印记,每一秒都是铭刻,每一次开跑都是对健康的追求,每一场赛事都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五公里,十公里,半马,全马,每一次完赛都让自己欣喜不已,每一次PB都让自己开怀畅饮。</p><p>人到中年力渐衰</p><p>强身欲效鹰涅槃</p><p>跑马越野折腾遍</p><p>展翅高飞再冲天</p><p>迎着风,跑起来,困难终将过去,希望就在前方。哪里挡的住跑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