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雀红豆不了情》

淡泊如风

连雀即太平鸟。 冬日的沈阳万泉公园里,时常会有成群结队的太平鸟落在山丁子(红豆)果实的树枝上,边吃边舞,相互传递着,那齐心合力的画面,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人叹为观止,更吸引着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 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又称:连雀,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4-35厘米,体重40-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颏、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级飞羽羽干末端具红色滴状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 太平鸟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中。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近百只的大群。主要以油松、桦木、蔷薇、忍冬、卫茅、鼠李等植物果实、种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体态优美、鸣声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br> 太平鸟的雄性成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顶后部及羽完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围眼至眼后形成黑色纹带,并与枕部的宽黑带相连构成一环带(枕部的宽黑带被羽冠扰盖);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愈浓;翅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色雎鲜明白端,形成翅班;初级飞羽黑色,自第2枚以内的外翈端部以及内翈端缘有明显的黄色狭斑;次级飞羽外翈黑色具白羰斑,内翈黑褐色;次级飞羽的羽轴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红色蜡质突起;尾羽黑褐色,近端部渐变为黑色,羽端有5-7mm宽的黄端斑;中央2对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并向外伸出红色的细针状蜡质突起(在旧羽常因磨损而不显)。颏、喉黑色;颊与黑喉交汇处为淡栗色,其前下缘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颊纹;胸羽与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颏、喉的黑色斑较小,并微杂有褐色;初级飞羽羽端的黄色缘较雄鸟小,有的标本呈淡黄或近白色;次级飞羽端的红色蜡突极小;尾端黄色较淡。虹蟆暗红色;嘴黑;脚、爪黑色。 太平鸟在我国多数地区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候鸟和旅鸟。 太平鸟在繁殖期主要以昆虫为食,秋后则以浆果为主食,也吃花揪、酸果蔓、野蔷薇、山楂、鼠李的果实以及落叶松的球果。 在我国可见到的有大太平鸟和小太平鸟两种。大太平鸟体长约20厘米,通体灰褐色,头戴漂亮羽冠,颏、喉黑色,有黑色贯眼纹,两翅斜贯一道白纹,有十二枚尾羽末端为黄色,故又名“十二黄”,本文介绍的就是大太平鸟。 在中国古代,太平鸟名为连雀。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杨桦林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果园、城市公园等处,与人类颇为亲近。在古代,每逢冬季来临,它们就成群结队来我国过冬,曾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区、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四川、新疆、甘肃等地。因它们头戴凤冠,羽毛柔软,尾羽末端或红或黄,形象俊美,又不畏人,故深受人们喜爱,是自古以来有名的观赏鸟。 古代花鸟画家对各种鸟类形象如此熟悉,是因为向来有重写生的传统,目的是“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形。孔子论《诗经》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宋人将孔子对《诗经》的论述引入“绘事”,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曰:“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诗人重草木鸟兽之“名”,画家则重其“形”,分别从诗和画的角度起兴寓意,故曰“相表里焉”。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元、明、清时期,其中,明代著名花鸟画家边文进的表现尤其突出。<br> 太平鸟作为一种珍稀禽鸟,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在民间颇受养鸟玩鸟者的喜爱,在工艺品上刻画太平鸟纹,也应是理所当然之事。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我们可以在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br>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开头一句是“十二红帘窣地深”。“十二红帘”是什么帘?据考证,这种帘幕就是绣有“十二红”的帘幕,古代女子闺房之中,“十二红帘”是常有的装饰。且这种帘幕在宋代已经出现,南宋词人吴文英的《喜迁莺》中就有“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之句。可见“十二红”在古代也是佳人的象征,“十二红帘”的流行时间,至少已有数百年。<br> 头顶凤冠披绛裳,<br>金羽飞红十二黄。<br> 人言此鸟亦如凤,不向梧桐爱萋菶。<br>上林何树可相依,万年枝上春风动。<br> 颗颗山丁粒粒情, 引来连雀娇美容。 <br>今生有缘长相守,红豆枝头太平鸣。 太平鸟在古代一直被视为珍稀禽鸟,象征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p class="ql-block">本篇为《盛京太平》续篇。</p> 作者简介: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会员,辽宁省侨联摄影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华侨摄影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