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饺子

骆驼

<p class="ql-block">冬至大于年。祈福来年丰衣足食,假日祈福,即体现了劳动人民追求美满幸福的一种愿望,也寄托着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依托,靠精神来激活生命的价值,靠依托去延续民族的兴旺,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一个缘由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至这一天,既然是一个民族节日,那自然就有着千年亘古不变的民族传统。冬至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又叫银元宝,又像耳朵,原名“娇耳”,是纪念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冬至那天,施药济民而来。有的地方把饺子叫“扁食”。在宋朝时的纸币叫“交子。”饺子与“交子”同音。有招财进宝之意,这大概就是饺子名称的来历吧。</p><p class="ql-block">饺子是北方民族普遍爱吃的一道面食,既经济又实惠,既暖胃又养人;可汤食。可干食;可配小菜,可饮小酒;可一人独食,可众人围坐。饺子馅儿,可随人意,可荤可素。有的人家,为了讨个吉祥喜庆热闹,在饺子馅儿里包入硬币或坚果,包进去的都是一种情谊,端上来的都是一桌和气。众人或家人欢声笑语,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好个欢喜。其实,好的饮食,不只是求个生理上的温饱和品位,而是在追求享受一种精神上的和谐氛围。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饮食行业的饺子宴,就是这种文化大餐的一种体现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饺子饭可以随时吃,但为什么千百年来,却讲究在冬至这一天吃的饺子才有意义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有一句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耳朵,是人体中最怕冷的器官,它常年裸露在外,像两个忠实的哨兵,具有着可敬的献身精神,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浓郁的酸辣饺子,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身都是热乎乎的,那真叫一个“爽”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半个世纪前,那个冬季可真是一个冷啊,北风一吹,天寒地冻,教室里、家里都是冷冰冰的,我的耳朵,手脚早已冻的红肿开裂,又常年吃不饱穿不暖。但是每逢冬至这一天,母亲就会给我们包饺子吃。饺子馅儿,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再拌入一些粉条或者豆腐,没有肉和油。那时肉是凭票供应的,母亲也舍不得花钱买肉。记得,有一次母亲和面时,在白面粉里掺了一些玉米面粉,那时白面粉叫细粮,玉米面粉叫粗粮。粗粮的比例大于细粮。所以,细粮比粗粮金贵。毌亲持家过日子,不得不精打细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饺子馅里,没有肉和油。母亲为了给饺子馅里增香提味,还拌入了大葱和生姜,盐也味重。由于白面里掺有粗粮,饺子皮就擀不薄,包出来的饺子皮厚个大,但我们弟妹照样吃的是香喷喷的、热乎乎的,肚饱身圆,冻肿的耳朵,热血一涨又感到痒痒的舒服,不由得上手去搓揉几下。</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有一年去农村看望下乡的妹子,顺便拜访经常照顾妹妹的老房东。正逢冬至节气,老房东留我们吃饺子,山区缺少蔬菜,老房东用山里自产的核桃,粉条,小葱拌馅,用当地的辣椒和柿子醋做调料,那顿饺子饭,我吃的真是一个香啊,满嘴都是核桃油。以后,我再也没有吃到那种极具特色风味的饺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下乡时,有一年冬至,农场杀了一头猪,白菜,萝卜,大葱都是农场自产的,我当时正好在食堂帮厨,又抽调了几名农场大妈来帮忙。冬至那天,食堂里是热火朝天,叮叮当当,分工明确,你擀我包,包好的饺子像一排排元宝铺摆的到处都是。中午时分,饺子宴开始,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欢声笑语。腾起的热气笼罩着饭厅,感动地结满冰花的窗户玻璃纷纷热泪流淌,那热闹欢喜的场面,至今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冬至,由于疫情的影响捣乱,人们自觉静默家中防阳、躲阳、抗阳,过一个非常时期的冬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常说:吃斋念佛,慈悲为怀。我不会念佛,也不愿吃斋。但面对到处都在发生“羊吃人”的恐怖病例,为了避邪驱巫,讲个忌讳,今年冬至没有吃羊肉饺子,因为“阳”、“羊”同音,不吉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莲花清瘟”包不成饺子,但素饺子里面却放进了许多葱、姜、蒜。中午,一碗又酸又辣的水饺冒着热气,让我看着精神大爽舒坦,吃得身上冒汗通气降温,不用再吃“布洛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愿随着冬至的一碗饺子能赶走肆虐的疫情,让疫情早日“阳过”,人民都能“阳康”,自自在在、滋润舒心的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饺子不就是一道饮食吗?怎么就和民俗扯到了一起?怎么就和亲情缠缠绵绵?怎么就和疫情结下仇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小的饺子,你包进去的到底是什么?是温饱、是祈福、是念想、是亲情、是幸福、是感恩、是文化、是历史、是传承......,我是说不清,谁能来说清?但我知道,只要民族昌盛,只要中华崛起。饺子,作为一道美食和文化,将会永远存在。那种扯不断,驱不散的民族情只会越来越盛,越来越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