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召开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议

琢玉人

<p>2020年12月19日下午,在泸溪思源实验学校小会议室里召开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议。在泸溪县教科所所长杨元国简单介绍了本次会议目的后,会议进入了开题开题论证阶段。</p><p><br></p><p><br></p><p><br></p> <p>首先,泸溪思源实验实验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陈利英从课题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课题核心概念的鉴定、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等方面,对该校承担的课题ND205684《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自信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述;接着杨元国所长主要从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步骤方面、研究保障等方面对他主持的编号为JD206471的课题《基于地方性知识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述。</p> <p>课题论证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课题开题论述、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题前期开展情况后,对这两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证,提出了论证意见。</p> <p>泸溪思源实验学校杨志祥校长主持的编号为ND205684《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自信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选题关注到了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当前的国际形势,切合学校课程改革实际,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研究出“自信课堂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及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质与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理论,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目标与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规范并优化我校“自信课堂”的内涵,探寻出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自信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理念融入“自信课堂”教学,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为其增添了新内容、新方法,促使课堂教学相能力本位转变;开辟了以学科为案例,课堂教学为载体,备课组、教研组、学校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新模式;对老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这些对今后的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怎样培养学生都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推广价值。该课题组研究团队组建科学,汇聚了该校的教学教研中坚力量,科研能力强;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梳理工作,对学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实施步骤具体,可操作性强,而且有两三年的研究基础及初步的理论成果,研究有的放矢,实践有例可鉴,有步可循。</p> <p>杨元国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编号为JD206471《基于地方性知识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课题在研究价值上,把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乡村教师这一特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情景性、具体性与特殊性,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内涵。通过研究,以地方性知识扩展师生的知识结构,保存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能有效解决乡村社会文化虚空问题,摆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在研究特色与创新上,从地方性知识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试图从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相关性上理解乡土文化和乡村教师的发展,彰显人的本质力量和文化对于人具有的本体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以地方性知识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聚焦乡村教师人与乡土文化的相关性,彰显文化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这既是研究视角的转换,更是研究范式的转变。</p> <p>课题论证结束后,两个课题组的老师表示,将听取课题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对课题开题情况进行调整,使研究目标更有导向性,研究内容与目标更切合更可操作,更细化研究步骤与人员分工,提供课题研究的各项保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高效开展。</p>

课题

研究

开题

教师

乡村

课堂教学

素养

地方性

论证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