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淡泊宁静

<p>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出家前有二房妻室,一在上海,一在日本,由其日本妻子千里迢迢来到寺院,他闭门不见,妻子绕寺院哭喊三天,李叔同出门相见,把自己唯一的一块手表交于妻子。随后进入寺院关门!</p> <p>中国妻子</p> <p>日本妻子</p> <p>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p><p>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p><p>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p> <p>送别 词:李叔同 </p><p>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诗文简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p> <p>李叔同在出家前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送别》,同时他也是一名著名书法家,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p><p>不管叫李叔同还是弘一法师,他都是个很传统的人,虽然留过洋,对西方文艺深有研究,虽然前半生风流倜傥,但他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传统的,所以他会成为佛教律宗的一代宗师。</p><p>《送别》问世,风靡海内,近百年传唱不绝。民国期间曾作为小学生的必唱歌曲。电影《城南旧事》就以此曲作主题音乐,并贯穿于全剧之中。小时候看《城南旧事》,那种说不出的离别的伤感在幼小的心里是完全不懂的,因为不曾和谁离别过。而现在,一想起,很多时候心中就黯然的伤感,总想着能留住前行的脚步。</p><p>音乐、美术、书法、文学、话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内心的折射,当一个人内心美好到一定程度,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高于多数人时,就会产生优秀的作品了。</p><p>弘一法师前半生逍遥快活,后半生艰苦卓绝,人生的两端都经历够了,那就真的死心了,这样就能活在当下了。</p> <p>李叔同书法</p> <p>李叔同书法</p> <p>李叔同书法</p> <p>李叔同临死之时写了四个字,总结他的一生,悲欣交集,悲催的是前半生贪婪人生,欣慰的是后半生伴佛至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