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

千城传播

<p><br></p><p>&nbsp;</p><p>1.恬然点评立群诗《父亲》:</p><p><br></p><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而每个父亲的经历、命运和生殁时间都不尽相同。这首诗,作者笔下的父亲是个异乡人,从诗的字里行间不难辨出他的身份:绝不是“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和“走资派”。父亲由城镇被“风”“吹”到了一个陌生的山村。他弱不禁风,任人把玩,农活难干,牧牛牛也欺负。他喜欢书和酒。酒是劣质白酒。他醉酒是为了回梦中的故乡。可看出他读过书,有文化;他生活困苦,心中压抑才喝酒。他离开人世时,是早春二月,睡在阴冷的地板上,穿着儿子第一个月的工资买的那件长棉袄。他葬在山坡上,一棵杉树孤独地守望着,守望着他的孩子们在山村度过的十年时光。</p><p>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纪实诗。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读到第一、二节就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被下放山区、被人不当人看的善良、瘦弱的男子形象。父亲如山村稻田里的稗子,“任人随手拔出远远扔向田埂圳沟”。植物和动物呢,一个不认识父亲,一个也欺负父亲。第三节写道,时事变了,子女走出了山区,“如一朵朵蒲公英” 被风吹走,唯独父亲不走。为什么父亲不走?第四节以简炼的诗句,把父亲的内心世界揭示的淋漓尽致。第五节看似诗句过长,却是作者对父亲凄凉情景的补叙,和对父亲的哀思。第六节,从侧面写父亲对书的痴情和酒的“迷恋”,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守望、呵护,寓意深刻。这就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父亲。诗的最后,点明了在山村度过的时间。这首诗的后两节,有些句子看似冗长,其实不然,读起来回味无穷,心酸:父亲,一个黑暗年代的受害者,最终成了异乡山野上的一个游魂……</p><p><br></p><p><br></p><p>2.立群祭母:</p><p><br></p><p><br></p><p>吾母长眠地</p><p><br></p><p>松杉茅四围</p><p><br></p><p>门前花已枯</p><p><br></p><p>新蕾庭前续</p><p><br></p><p>长梦影恍惚</p><p><br></p><p>慈容何处觅</p><p><br></p><p>相见应不识</p><p><br></p><p>天国添仙女</p>